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媒体短视频应运而生,其制作简便并且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和参与性。短视频的高产、灵便冲击着我国电视民生类的新闻节目,也使一些电视节目的受众群体减少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广告的收益。本文主要对新媒体短视频冲击下电视民生新闻的应对措施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提供一点参考价值,让新旧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2.
进入新媒体时代后,短视频得到了迅速发展,短视频具有良好的社交属性,脱离了传统媒体限制,赢得了大量“粉丝”的关注,这对于电视民生新闻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新的机遇。本文分析了新媒体短视频发展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影响,并探讨新媒体短视频冲击下电视民生新闻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特别是抖音、快手、微视等短视频平台的异军突起,传统电视媒体受到了巨大冲击,即使是收视率较高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也不例外。对此,本文就全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价值、节目特点及面临的挑战,以及电视民生新闻的短视频化传播进行分析研究,探寻电视民生新闻如何强化互联网意识,发挥短视频制作优势,促进电视民生新闻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4.
如今,民生新闻节目出现了疲态,受众也在多档民生新闻节目的现状下出现了视觉疲劳。有的电视台在晚间黄金时段竟然有两档以上的民生新闻节目,各种问题应运而生,到了民生新闻节目普遍的瓶颈期,也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如:节目内容同质化、娱乐化、低俗化、缺乏人文关怀等问题,收视率同时也在下滑。民生新闻节目是市级电视台争夺收视率的重要战场,笔者以在福州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新闻110晚报》工作的经验,结合目前实际,以此节目为研究个案,对当下民生新闻节目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如今,新媒体的涌现,影响并逐渐改变着传统新闻的制作、播出方式。新媒体的冲击也迫使传统电视媒体,改变传播策略,与新媒体合作,走出一条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进步,传播媒介更新换代,现代信息科技发展速度加快,新闻传播业开始融合新媒体技术,通过其强大传播力与广泛受众群体,为传统电视民生新闻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尤其是近些年,短视频行业发展日新月异,为信息传播提供了新的媒介,电视民生新闻融合短视频,很大程度上塑造并优化了新闻传播力与影响力。基于此,针对短视频时代电视民生新闻传播力优化途径,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黄振锋  张建 《视听界》2015,(2):97-98
新媒体传播注重受众的主动性与参与性,在资讯和娱乐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给传统电视媒体特别是民生新闻带来很大冲击。在移动互联时代,城市台传统收视王牌的民生新闻节目如何应对挑战?一、强化舆论监督和评论,保持节目的品牌效应目前,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对新闻事实缺乏系统性的探究,没有对新闻形成有效跟踪和监督。在新的媒体环境下,民生新  相似文献   

7.
金炜林 《东南传播》2020,(12):28-29
近年来,在新媒体的冲击和影响下,电视民生新闻收视份额逐年下降,广告创收市场日渐萎缩。面对节目时效性先天不足、与受众交互性弱、受众被新媒体瓜分与蚕食等现象,电视民生新闻该何去何从?本文以福建电视台民生新闻《帮帮团》为研究个例,在探索改变传统理念、移动直播提高时效、网台联动、强化服务帮忙意识等方面,打开一条适合电视民生新闻融合创新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出现播出受到客观条件限制、受众需求变化、内容老套、互动性差等问题。为了进一步加强新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的编辑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拓宽新闻传播途径;创新表现形式;发挥新闻的组合优势;强化新闻内容思想深度;有效利用大数据和新媒体平台加强互动。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以及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对于电视节目有了更高的要求。当下,新媒体的优势让民生新闻节目的策划与运营面临机遇和困难,民生新闻节目有其特定的受众群体,如何运用其特殊的传播理念促进民生新闻节目更快更全面地传播,是必须关注和讨论的。本文从民生新闻的策划入手,结合民生新闻节目的实际需求,探讨如何有效进行民生新闻的制作与传播,为民生新闻节目在当下新媒体语境下的继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媒体形态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短视频平台也迅速崛起。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新闻信息的传播渠道和传播范围,但同时也给传统电视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譬如电视新闻节目的受众群体逐渐转向各类短视频平台,致使其面临着受众急剧流失的现状。为了有效应对短视频的发展给电视媒体造成的冲击,传统电视媒体也开始以“新闻+短视频”的形式向用户推送及报道新闻事件。基于此,本文充分阐述了短视频自身所具有的一些主要特征,并深入分析了当前新闻短视频的发展现状,进而结合这些现状为融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短视频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1.
胡泊 《青年记者》2016,(14):47-48
民生新闻节目遭遇“疲软困局” 1.“内外受敌”导致民生新闻压力沉重.首先,民生新闻外部压力沉重.近年来,新媒体技术高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助推移动终端的信息传播,人们获取民生新闻资讯的方式越来越多,客观上消解了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受众需求.与此同时,我国电视节目形式近年来不断丰富,尤其是《奔跑吧兄弟》《极速前进》等明星真人秀节目和《蒙面歌王》《中国好声音》等娱乐综艺节目的崛起,人们被“明星类”“精英类”电视节目深深吸引,“平民视角”的民生新闻弱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民生新闻节目的受众需求,并提出电视民生新闻编辑要从受众的大众化心理和需求出发,主动适应受众观念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当前情况下新媒体发展,热门阅读新闻的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读报、看电视的行为正在一步步瓦解,人们选择更加轻松的手机新闻客户端、新闻网站等,这给传统的电视新闻带来极大冲击,又因时政类新闻节目具有严肃性、严谨性与敏感性,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较远,这些都造成了地方电视台时政类新闻节目的收视率走低的情况。如何改善这一现象,我们提出了地方电视台新闻报道的"四化"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介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短视频成为当下最流行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传统电视民生新闻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短视频时代,电视民生新闻制作需要加强创新思考,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将短视频与电视民生新闻有机结合,不断提高电视民生新闻内容质量,才能促进电视民生新闻实现更好的发展。本文对短视频时代电视民生新闻制作创新进行了思考,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短视频是当前媒体传播的重要形式,它以剧情高潮化特点满足了受众的碎片化阅读需求和沉浸式体验,其传播的多元化和商业化特点也促使电视民生新闻改变传统的传播方式,提升传播能力,更好地适应新媒体语境。  相似文献   

16.
公共新闻和民生新闻同属于新闻节目,但是在本质上却存在着些微的差异,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一部分电视台为了提升收视率将公共新闻的基本思想贯穿于民生新闻节目中,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电视民生新闻的实际受众接受度,因此,在公共新闻视角下研究民生新闻栏目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闻类节目一向被电视媒体所重视,因此,各电视媒体也不惜重金全力打造。尤其是近几年来,大量民生类,社会新闻节目的出现更是给新闻节目增添了一抹亮色。然而,遗憾的是,与其他类别电视节目相比较,我们的新闻节目创新的步伐还是稍显缓慢。电视节目的创新,提高收视率的前提是了解受众心理,紧紧围绕受众的需要制作节目。  相似文献   

18.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快速到来,其对传统民生新闻节目产生了一定冲击,但我们可以看到民生新闻节目对于新媒体的舆情导向更加显著,使得民生新闻节目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以《新闻联播》与《新闻天天看》为例,介绍了新媒体背景下民生新闻节目应创新取材方式与传播方式,将侧重点放于对观众评论的整合上,创下民生新闻节目的收视新高。因此,民生新闻节目应主动吸纳观众对于节目的评论,创造出符合观众需求的新闻节目,实现民生新闻节目全方位覆盖,引领主导声音。  相似文献   

19.
电视民生新闻在经历了极度繁荣的鼎盛时期之后,很多问题日渐凸显,加之新媒体兴起后的冲击与挤压,如何理性地看待民生新闻节目存在的问题,找到更为广阔的发展之路,是电视新闻媒体人需要思考和探究的。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的发展对传统媒体形成巨大的冲击,针对这种情形我国不断加大对传统媒体改革的倡导,使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优势助力下获得更好发展,并更好地发挥社会职能。电视媒体作为传统媒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观众信任,特别是民生节目为群众提供了更可靠的与自身息息相关的信息。但是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信息结构,新媒体的信息获取更便捷、更及时,使电视民生节目难以满足群众的信息获取需求。针对这种情况传统媒体需要尝试与新媒体融合,加强对电视民生新闻编辑的创新,提升人们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关注。本文主要对电视民生新闻编辑内容进行分析,明确电视民生新闻编辑需要具备的能力以及当前民生新闻编辑现状,并探究融媒体下电视民生新闻编辑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