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文献法和调查法,对普通高校篮球选项班学生裁判技能教学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发现在篮球裁判技能的教学中存在教学方法简单、缺乏临场实践等问题,提出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手段对学生进行裁判技能的教学,提倡以导师制成立学生裁判协会,增加学生课堂内外的学习实践机会,为切实提高学生裁判技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针对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临场裁判能力不足的现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体育专业篮球裁判员能力的培养途径,应加强篮球技战术理论和篮球规则、裁判技巧学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更直观的观察到临场执裁时裁判员位置移动的变化,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执裁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沈阳体育学院2014级篮球专修学生进行调查。从对裁判的了解、篮球规则与裁判法的掌握对学生临场制裁能力的因素以及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临场次数、人为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对专修学生临场执裁能力的影响。对题目进行粗浅的探讨。结果表明篮球规则和裁判法、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临场次数、人为因素和外界环境对专修学生临场制裁能力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学生裁判员在临场执裁中对带球走和两次运球违例的判罚难以判断;对带球撞人和阻挡犯规难以判断;临场移动和选位是相对薄弱的环节。提高学生临场执裁的措施有:加强学生裁判员的篮球理论学习,使他们精通比赛规则和裁判法;在理论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直观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裁判员的感性认识;多组织教学比赛,为学生裁判员提供临场实践的机会;在组织裁判员等级实践考试中提高对临场执裁能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学生裁判员在临场执裁中对一些违例及部分犯规难以判罚;临场移动和选位是相对薄弱的环节.提高学生临场执裁的水平,应充分加强学生裁判员的篮球理论学习,使他们精通比赛规则和裁判法;在理论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直观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裁判员的感性认识;多组织教学比赛,为学生裁判员提供临场实践的机会;在组织裁判员等级实践考试中提高对临场执裁能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体育专业学生中存在的篮球裁判执裁意识及能力较差的现状,从专业学生篮球裁判员的兴趣、心理素质、理论培养和临场实践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力求为教师在裁判教学和学生的裁判学习中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学校体育教学的深化改革,传统的篮球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篮球教学的需要,使用网络、电视等多媒体手段,进行辅助教学将成为篮球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难度动作分解化,战术演示标准化、临场裁判学习的延时性等特点,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够全面、系统地提高篮球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运用访谈法和文献资料法,对乐山师范学院部分篮球专选学生学习篮球裁判的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阐述了篮球裁判员应该具备的临场能力,并探讨培养这种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以及在比赛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旨在为为提高学生的裁判能力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和逻辑分析法,调查了我校学生篮球裁判的认知、学习动机、掌握内容等方面的情况;分层次在篮球选项课和篮球裁判选修课中初步学习篮球裁判法和进一步提高裁判实践能力;使用技术图像分析和案例教学法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判罚难的内容强化训练,加强了学生裁判的道德教育和心理练习,重视理论学习、临场实践和身体训练,实践证明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临场裁判能力不足的现状,运用文献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从专业学生裁判员的心理素质、专业知识和技能、道德修养和拓展知识面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学生在校期间加强裁判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对培养学生掌握裁判知识、技术、技巧的途径做了论述.力求更好地为提高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执裁能力,并为今后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员的培养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This design experiment in prayer education for Jewish students was motivated by a current educational concern: educating for spirituality and religious practice. Educators are tasked with formally nurturing spirituality (Wright 2001). It is known that attitude to religious observance may change during adolescence (Hyde 1963), thus attitude to prayer needs attention. The effects/consequences of prayer understanding reach beyond religious practice itself, to encompass issues of faith, identity, spiritua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 (Sigel 2009). Her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is used to measure the effects of a tefillah (prayer and its understanding) course on student attitudes to pray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