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生物课程教学的复杂性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生物课程涉及生命系统的复杂性,高中生物教学系统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它的复杂性。复杂性科学的新进展为我们研究高中生物课程与教学系统的复杂性提供了新的视野与方法论。基于复杂性科学的基本观点,高中生物课程涉及生命系统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生命的非线性、自组织性和系统性。高中生物教学系统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教学目标的不确定性与非预期性;教学过程的非线性和突现性;教学内容的动态性与生成性;教学方法的无序性与互动性。  相似文献   

2.
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逻辑推理等方法,以复杂性科学为理论基础,反思现实高校田径课程设计。研究指出:高校田径课程是一个复杂系统,随着对高校田径课程所蕴含复杂性认识的不断深入,高校田径课程的设计将从简单走向复杂,复杂性范式将引领高校田径课程设计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复杂性科学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它正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科学等各个领域酝酿成型。本文在复杂性研究范式下,对纷繁复杂的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实践进行充分的关注,运用复杂性科学系统所具有的非线性、系统性、混沌性等特征作为新的平台,对大学课程设置进行科学地分析和理论地引导。  相似文献   

4.
王剑 《成人教育》2013,(4):56-59
课程改革是高职教育研究的核心领域,高职教育的职业性、高等性和教育性等因素决定了高职教育课程改革过程具有复杂性特征。然而在实践中,由于对高职课程改革复杂性的认识不足,导致了高职课程改革的诸多不畅。鉴于此,以复杂性科学理论为指导,从组成要素的多样性、系统结构的多层性、系统行为的开放性、系统的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等五个方面论证当前高职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对于指导高职课程改革和实践、提高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现代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计主要基于科学课程的理论,当前大学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知识的联结。复杂性科学关于整体性、关联性和开放性的理论观点,为通识教育课程的研究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复杂性科学的视野,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理论应当从传统的精义论、均衡论和进步论转向联结论;通识教育的课程编制也应从学科中心、问题中心和方法中心转向以主题为中心的关联组合。  相似文献   

6.
复杂性理论改变了人们原有简单、线性思考问题的方式,将事物间的关系与内部的本质呈现了出来。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迫切需要复杂性理论提供理论支持与方法支撑。通过梳理国内现有研究文献,对教育技术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大领域中复杂性理论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与评述,发现在教育技术各个领域中都有复杂性理论的研究。在设计领域,复杂性适应系统、混沌理论以及复杂性思维被应用于教学设计中;在开发、利用与管理领域,研究大多基于复杂网络视角进行的研究;在评价领域,综合模糊评价法的应用较广。在分析复杂性理论在教育技术学中的现有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复杂性系统科学与教育技术新的研究关系,以促进复杂性理论在教育技术领域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比较课程论是一门研究典型性课程问题和指导性课程理论的学科,它孕育于课程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又超越了课程论的研究范围。作为教育这个复杂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比较课程论在研究对象、基本内容和主要任务的选取上都体现了一种复杂性思维。目前,比较课程论需要进行科学和学科化的完善,复杂性思维对比较课程论的学科建设提出了以下要求:一,建立多元的研究范式群;二,支持自组织的学科体系结构;三,促进开放式的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8.
西方课程研究的复杂性取向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这场课程研究的范式转向是在"概念重建运动"逐步深入、对现代课程理论进行全面反思与批判的背景下,借鉴复杂理论、混沌理论等研究复杂系统的研究成果对现代课程研究中简单思维的自发纠偏,进而实现课程研究的复杂性自觉的跨学科对话。深入分析这场课程研究范式变革的主要观点与核心论题有必要从其课程研究的本体论、认识论以及知识论三个维度来剖析这场复杂性转向的旨趣与意义。  相似文献   

9.
课程改革:复杂性理论的启示与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杂性理论是对西方近代以来科学研究中所表现出来的简单性思维、静态封闭、线性还原以及机械决定论的扬弃和超越,强调的是复杂性、关系性、非线性及动态开放的思维方式。走向复杂性理论的思维审视课程改革,它对当代课程改革的意义和启示就在于:走向复杂:课程改革的思维品性,推崇整合:课程设计的有效路径,超越“话语平移”:课程改革理论资源选择的本土路向,寻求创生:课程实施的本真图景。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有关系统科学、非线性科学或称复杂性科学相关文献为基础,通过对教育复杂性和技术复杂性的简要分析,结合学科各个实践领域系统剖析了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学的复杂性,最后分析了复杂性科学对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复杂性科学的发展历程,表现出不同类型的复杂性与多元的研究进路,呈现了复杂性多元理解下的一些基本特性——非线性、多样性、整体性等。基于复杂性科学的视野反思科学课程的实施,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一是复杂性科学彰显的整体论思维与多元研究进路,表现为对综合科学课程形态的一种价值追求;二是复杂性科学蕴含着多维度的科学本质内涵。三是复杂性科学的开放性、自组织性促使我们对开放的科学课程的关注与追求。  相似文献   

12.
对MOOCs的认识和研究不能局限于坐而论道,尤其要避免用传统课堂教学的经验、概念、思维方式来看待网络课程新时空中的新事物。以当代复杂性科学前沿美国圣塔菲研究所MOOCs为个案,组织跨学科团队开展研究性学习,剖析了网络课程与传统课堂的优势、互补特性及其理论根基,强调必须超越西方近代经典科学单向因果、线性思维方式的局限,以复杂性研究方法论指导MOOCs乃至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性。以切身体验说明,教师必须深入其中,成为MOOCs的学习者、体验者、研究者,在三重身份的反思和交流中,才有可能领略其知识观、学习观、课程观、教学观、评价观、管理-服务模式等一系列复杂而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探讨复杂性科学在喀斯特土地系统研究中的应用的适用原则、方法论体系及具体应用。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研究结果:复杂性科学在喀斯特土地系统中可以得到很好的应用,能够较好地解决喀斯特地区的土地利用问题。研究结论:复杂性科学应用于喀斯特土地系统还处于初始阶段,多数研究还停留在理论探讨方面,定性层面的分析比较多。在模型应用方面,参量设置和模型建立的系统考虑不够周全,随意性较大,对解决实际问题,可操作性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4.
系统科学、非线性科学(或称复杂性科学)的发展,为优化教育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和手段。本文以系统科学、非线性科学或者复杂性科学为基础,阐释了复杂性科学的定义,分析了教育的复杂性以及技术的复杂性,指出了教育技术学的发展需要复杂性科学的支持,研究了在电化开放教育中复杂性科学对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方法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复杂性理论研究事物的复杂性,新课改提出的高中科学领域课程的探究活动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它的复杂性,从复杂性理论的视角来研究科学探究的合理性值得探讨。研究的内容包括自组织性对探究机制的追问、混沌性对探究条件的追问和非线性对探究过程的追问等等。我们必须科学地把复杂性理论应用到探究活动中,才能使探究活动突破自身理论的局限,从而促进一个更加合理的探究系统的生成。  相似文献   

16.
课程走向自组织——后现代课程理论之复杂性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课程范式与科学范式的关系,从复杂性视角解读后现代课程的主要思想,讨论了后现代课程的基本走向——自组织。  相似文献   

17.
高中生物课程涉及生命系统的许多方面,具有复杂性.该课程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其复杂性.复杂性科学的新发展为我们研究高中生物课程与教学系统的复杂性提供了新的视野与方法论.高中生物教学系统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教学目标的不确定性与非预期性;教学过程的非线性和突现性;教学内容的动态性与生成性;教学方法的无序性与互动性.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生工作系统的复杂性解读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杂性科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为高校学生工作系统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与方法。高校学生工作系统具有复杂性的显著特征,复杂性视角下的学生工作管理应该注重系统中的初始敏感性因素、发挥系统的组织功能和优势、面向学生需求与选择进行工作调适、调整系统横向多边关系。  相似文献   

19.
关于复杂性科学目前还没有公认的统一的定义,不过一般认为复杂性科学是研究复杂性和复杂性系统的科学,它的基本内容大致包括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突变论、协同学、超循环论、自组织理论,以及分形理论、混沌理论、孤立子理论、非线性科学等。复杂性科学虽然目前还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但已被有些科学家  相似文献   

20.
法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政治评论家埃德加·莫兰最大的学术贡献是关于复杂性思想的研究,其精髓在于形成了一个包含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完整的复杂性哲学架构,并建议建立“宏大概念”、程序性和策略性眼光和元系统观点以认识对象.从复杂性的定义、复杂性思想的必要性、理论基础、原则和方法等层面,对莫兰的复杂性思想进行系统的探究对于当代中国复杂性哲学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