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当前,非正规就业已经成为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创业教育是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教育.要以创业教育引导高职毕业生非正规就业,提高毕业生对非正规就业的认识,转变就业观念;加强创业实践教学,提高高职毕业生非正规就业能力;营造创业文化氛围,提升高职毕业生综合素质;倡导多方参与合作,全面保障非正规就业毕业生权益,促进和鼓励职业院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  相似文献   

2.
专业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有机结合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战略目标,是实现毕业生良性就业的重要选择。强化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教育观念,实施"融入式"教育及分层指导,建立创新创业导师库,构筑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形成创新创业引领合力机制等,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是提升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高校在“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计划的引领下积极开展了大学生创业教育,但仍存在政府作用不明显、高校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社会创业文化氛围不浓厚、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有待提升等问题.为此,这就需要协同、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充分调动政府、企业、高校、大学生等参与主体的资源和力量积极参与到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共同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大等现状,阐述了高校基层院系服务大学生创业的现实意义,对高校基层院系服务大学生创业工作的优势进行了分析。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树立科学的创业理念;构建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大学生创业品质;拓宽创业实践平台,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营造创业文化氛围,创设良好的创业环境等,提出了构建高校基层院系服务大学生创业体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论创业教育热背景下高职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职学生创业意识教育实质上是一种素质教育,它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开展,对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就业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大对创业教育的宣传力度、建立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营造宽松的文化氛围和构建创业服务体系等途径和策略可以实现高职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校的就业教育起步较晚,加之西方创业型就业教育的理论在中国没有本土化,使得创业型就业教育缺乏理论与实践经验。文章主要从社会、高校等方面论述实施创业型就业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探讨高校实施创业性就业教育可行性,提出高校要实施创业型就业教育必须在课程和课堂的实践体系上进一步深化,在大学生创业型就业能力培育上设计更加合理的体系和培训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的大学生普遍存在创业知识缺乏、创业能力不强等问题,因此,高校应转变观念,真正重视创业教育,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努力使更多毕业生成为创业者,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在就业教育中,学校要从单纯的就业教育转向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主的创业教育,把培养创业型人才作为  相似文献   

8.
随着就业竞争的日益激烈,高职院校必须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创业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实践活动,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高校创业教育受到各界重视,也同时面临改革的机遇与挑战。从创业教育主体大学生视角出发,借鉴柯氏学习效果评价理论模型的思路,分别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及培养环境三个方面探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高校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路径。通过建立多层次有特色的培养目标,普及型、专业型、融合型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以及形成创业文化氛围,提高高校创业人才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促进我国人才建设和创新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以创业带动就业”是我国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项重要决策。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应当具备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的各种条件,个人内在方面主要包括素质养成、能力提升、市场认知和经验积累等;外部条件包括社会环境、政策支持和法律保护等。大学生创业的途径与方法主要有延迟型创业、积累型创业、依赖型创业、特长型创业等。  相似文献   

11.
高校生态圈以大学生创业发展能力提升为基础,通过融合各培育主体,达到培育主体合作共赢、满足就业需求、拓展就业理念、提高就业能力等目标。高校生态圈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育对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表现在完善就业培育模式、满足社会就业需求、降低流转成本等方面。为进一步完善这种培育模式,需要以就业、资源整合为基础形成多元化的培育主体,并在其基础上完善经验性的培育指标和具体的培育任务,最后形成培育系统和流程化管理,以此构建完整的以就业关联性为基础的合作平台。  相似文献   

12.
对于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毅 《怀化学院学报》2009,28(7):114-115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增加,传统就业模式满足不了就业的形势,通过创业教育创新就业模式,达到"创业带动就业",使就业这一民生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高校作为创业教育的主体刻不容缓。分析创业教育的现状及成因,探讨创业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希望通过创业教育,增加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从而化解就业矛盾和危机。  相似文献   

13.
创业文化由来已久,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就业压力的增加,创业教育受到越来越多高校的重视。但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文化建设还不完备。因此,必须通过营造良好校园创业文化氛围、建立系统的创业教育模式、搭建创业平台等对策,加强对高校创业文化的培育。  相似文献   

14.
信阳师范学院历来重视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坚持实施“一把手”工程,不断改善就业创业工作条件,加强就业创业指导队伍建设,强化就业创业指导教育,建立了“党政领导主管、职能部门统筹、相关部门配合、院系层层落实”的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近年来,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力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育学生的创业意识,形成了创新创业的良好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5.
当前的金融危机导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步入就业"新盲流"行列。我国大学生创业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创业模式也在不断地丰富,每种创业模式形成了各自的特点,但创业模式存在着创业主体思维、背景、能力等方面的制约因素。大学生必须注意创业模式的选择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大措施,也是实施国家创新战略的需要。社会各界对高校大学生创业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将生存型就业等同于创业型就业,弱化了创业型就业的创造创新要素,造成政策层面对创业型就业的忽视,影响了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开展。只有提高创业认识,优化创业政策,改革创业教育,才能切实提高我国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7.
创业教育不同于传统的高职教育,它不仅为学生提供培养就业能力的基础,而且要培养学生毕业后具有创造就业岗位、把握新的机遇的能力和个性品质.因此创业教育的教学环节应渗透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创业技能等教育思想.这些都是适应创业型人才培养要求的高职教学管理及评价机制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8.
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成为衡量优质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正确认识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形成和创业型人才的培养规律,努力探索财经类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对于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倡导创新创业教育的新形势下,创新性实验的内涵日趋丰富,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作为平台,创新性实验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创建了新的载体、提供了实践环节、营造了文化氛围、增加了了解社会的机会、发现了个性特质。创新性实验使学生受益匪浅,激发了创新创业的主体意识、唤起了创新创业的激情、拓宽了学科专业知识面、优化了创业能力结构、促进了创业优良品质的养成。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实施创业型就业教育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创业教育理念滞后、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队伍缺乏等众多因素影响了高职院校创业型就业教育的实效性.分析了高职创业型就业教育研究背景,梳理了影响实效性的因素,提出了增强创业型就业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