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对长株潭地区15所高校990名大学生的抽样调查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大学生创业能力由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创新精神三个维度构成;(2)大学生创业意愿强烈,但社会能力、专业能力、创新精神不足,制约了大学生创业行为和创业结果.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对策建议: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实施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业教育模式;组建"专兼结合"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深化校企合作,建设创业孵化基地等.  相似文献   

2.
国内高校针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已初步形成了若干种不同的培养模式,但针对地方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依旧较少。本文结合地方院校的学生实际,首先从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文献分析,其次对"多元化、立体式"的大学生创业模式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最后分析了"多元化、立体式"创业教育模式的实施和成效。  相似文献   

3.
鼓励大学生创业是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之一。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不仅是推动其创业的重要抓手,也是培养其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提升就业竞争力和职业能力可持续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提出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三步走"的培养模式,重点阐述了如何在"三步走"的培养模式下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创业模式的探讨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生创业已成为高校研究的热门话题,但很大一部分集中在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方面与大学生创业的实务操作,目前对于大学生创业模式的研究比较缺乏。创业模式的选择是创业者创业成功的最要因素,为此本文结合现有的几个大学生创业的团体与大学生创业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现有可行的大学生创业的几种模式:代理加盟创业、依附创业、入孵化园、法人股份制以及各自的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了笔者指导下的温州大学"0 1"大学生创业工作室的一种新型的创业模式。  相似文献   

5.
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上,要注重"多元化,立体式"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通过模式对各种资源进行利用,从而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本文立足大学生"多元化、立体式"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探讨了模式的内涵、意义和具体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高校为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对创业教育进行了积极探索。微商实践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成为众多在校生创业实践的主要形式。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分析,结合大学生微商实践的现状,提出通过合理利用大学生从事微商创业实践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的方案,构建开设微商创业相关课程、组建微商创业学术性社团、开展微商创业竞赛以及将学生微商实践纳入素质学分"四位一体"的基于微商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体系,为高校学生培养创业能力提供了一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为考察当前大学生"互联网+"成功创业模式与路径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对2012-2015年期间入选《福布斯》中文版"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中从事"互联网+"创业的大学生成长经历和创业案例进行质性分析.得到如下结论:①大学生"互联网+"成功创业模式主要有:"互联网+"销售、教育、游戏、广告、医疗、企业管理、金融和生活服务;②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存在典型的成功路径;③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应注重培养以下内容:创业意识、计算机和网络技能、融资能力、坚毅的人格特质、法律知识、团队建设能力和创业实践.  相似文献   

8.
胡瑞年  黄志 《考试周刊》2013,(35):169-170
良好的创业能力是大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的关键所在,创业能力包括专业技术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社交沟通能力、创新求变能力等,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大学生在校应做好创业能力及素质的准备,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创业梦想。本文主要探讨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八项技能",以期为想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加强地方院校创业教育刻不容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教育对大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将是不可估量的,目前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已成为热I'1话题,本文从大学生的创业背景入手,分析了目前主要的几种创业模式,引导大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业模式,并重点阐述了大学生创业的条件准备工作和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全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大学生成功创业的案例却屈指可数,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成为了高等教育研究的紧迫课题。作者在分析国内外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研究的基础上,取众家之长并结合自身实际,展开了团队模式下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探索,采取了"参与赛事、承接项目培养自主能力,会议交流、校企合作训练社交能力,阶段考核、表彰先进磨砺生存能力,项目分组、责任到人锻炼领导能力,以老带新、梯队接力传承创业技能"等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支持向量机分析表明,团队培养模式下作者所采用的具体培养方法对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富有实效。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微博、SNS、视频分享网站等新媒体的发展突飞猛进,它们以前所未有的开放性和互动性,创造了新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新媒体”一直都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它的承接与更新是技术和社会双重驱动的结果.这种既分裂又融合的新媒体传播几乎重塑了人类生活的所有重要领域:一方面,它导致了网络文化的变迁,受众集媒介生产者和接受者于一身,通过各种方式主动参与新媒体,与互联网“对话”;人们的生活中,真实和虚拟、线下与线上逐渐融为一体;新媒体的传播使人们的文化实践“脱域”,同时也加强了本土化认同,全球本土化趋势越发明显.另一方面,它也创造了极大的商业价值,新媒体传播带来了新市场、新模式和新力量,为我们铸造了一片供更多合作伙伴共同创造、供用户自由选择的商业新天地,但新媒体经济繁荣的背后也隐藏了商家和新媒体自身的危机.  相似文献   

12.
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达军 《高教论坛》2012,(2):116-118,122
根据当前市场需求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要获得可持续性的职业发展必须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可以界定为"在国际商务环境下,能够运用英语进行国际商务一线业务操作的能力"。高职商务英语专业需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细化专业方向,重组课程体系,优化实践教学,强化学生跨文化意识和商务意识。  相似文献   

13.
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内含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内涵。宏观模式关注学生的“宏思维”能力培养和“全人”素质;中观模式关注学生各能力间的关系以及获取的序位;微观模式关注学生能力的具体实现。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统一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当今世界融资融券业主要有3种典型的业务模式:市场化信用交易模式、专业化信用交易模式和中间型信用交易模式。它们各有特点和利弊影响。3种融资融券模式对中国大陆开展融资融券业务有3点重要启示:(一)交易模式的选择要根据自身的国情而定,并随着证券市场的发育程度不断完善;(二)融资融券业务对中国大陆金融市场各参与主体都有积极影响;(三)健全证券信用交易的相关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15.
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学生职业素质的提升,而学生素质和技能的提升,关键在于其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自己的特色。专业设置以职业素质的培养为坐标,教学设计以职业素质的培养为宗旨,课程模式以职业素质的培养为前提,教师队伍建设以职业素质的培养为方向,培养途径以职业素质的培养为目标。这样才能打造品牌,以质立校。  相似文献   

16.
一体化教学同传统教学相比,有着自身独有的特点和明显的优势,表现为"双师型"师资配备为保证教学质量提供可靠的前提条件;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突出技工教育的职业性强、专业性强的特点,也符合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开展思想品德教育;产教结合,变消耗性实习为生产性实习,教师教有特点,学生学有所长.  相似文献   

17.
中国开展文化素质教育从1995年开始,至今已过十余载。回顾以往,中国文化素质教育一直在自身逻辑和社会逻辑的博弈中前行,受内在发展与外在驱动的双重作用,穿梭于"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矛盾之间。为此,坚持文化素质教育,有利于促进文化素质教育和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课程体系和教学的深化改革、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文化素养的加强等,对促进卓越人才培养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商务日语教学中,以缓冲语为中心的商务礼仪教育十分普遍和重要,"缓冲语"虽然不是敬语,但却是商务礼仪表达的重要环节,被列为大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商务日语知识要素之一。但是,缓冲语的教学在当前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学习日语的中国人在一些重要场合常常会出现失礼的现象。研究、了解缓冲语的使用环境和使用方法,归纳一些经常使用的缓冲语表达方式,有利于学习者在正式的商务礼仪交往中,表现得更为礼貌和得体。日语教育者应该充分重视以缓冲语为中心的商务礼仪教育。  相似文献   

19.
Developing understanding of models and proficiency with modeling practice is challenging for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is 2‐year study first investigated existing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employed by teachers while teaching Earth and Space Science with dynamic physical models. Summ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troduced a conceptual framework, based on analogical reasoning, to help students strengthen and deepen the connections they make between a model and its real‐world referent. The framework draws explicit attention to correspondences and non‐correspondences between model and referent, an often overlooked component of modeling practice which underpins the ability to evaluate and thus improve a model. Teachers were guided to reflect on their own instructional use of models and to plan for integrating specific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around models into their Year 2 practice. Classroom observation data reveal that from Years 1 to 2, teachers shifted from a more didactic approach in which they used physical models primarily as tools for demonstration toward more student engagement with models as problem‐solving tools. On an assessment measuring their students' ability to reason with and about models, pre‐post learning gains were higher in Year 2 than Year 1 across students at all ability levels. Together, these findings present evidence that teachers can learn to guide their students toward using physical models in ways that approximate key aspects of how scientists use runnable models, as envisioned by the Developing and Using Models practice of the Next Generation Science Standards.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article it is described how the department has encouraged learning outcome discussions among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typical development process of a new course is described. A two dimensional learning outcome model is also briefly introduced. This model is used to discuss what kinds of knowledge and skills are relevant in a specific course and how teaching models for these subjects can be designed and assessed.

The teachers have gained more experience of various alternatives to organise a course in order to fulfil its objectives, regardless of what they are. The students now meet a variety of teaching models during the education programme. Each of them adapted to the aim and the objectives of the cour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