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随机抽检的某省部分高校320篇硕士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对其文献复制比初次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硕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撰写中失范行为具有较为明显的特征:抄袭现象比较集中地出现在学位论文的绪论和文献综述部分,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是研究生抄袭的最主要的文献类型;在文献高复制比区段,社科类学位论文占比明显高于自科类论文;非全日制硕士学位论文复制比明显高于全日制硕士学位论文,导师指导同届研究生论文数量越多,其论文复制比问题越严重.基于以上研究结果,从加强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和学术规范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导师指导绩效考核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遏制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考察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复制比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文献分析的结果设计调查问卷,对156名应届硕士研究生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实证研究了影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复制比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导师因素、学术教育因素、学术行为监督因素、工作预期因素是影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复制比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依据这些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规范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学术行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科研究生学术忠诚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学术忠诚概念反映研究生学术研究的态度、努力和积极行为,并从实证角度探讨研究生学术忠诚的影响因素.调查发现,在研究生学术忠诚各维度中,学术认同得分最高,学术努力居中,学术理想得分最低.进一步研究发现,导师、管理、亚文化、专业因素对研究生学术忠诚均有显著影响;导师、管理因素对学术认同有显著影响,亚文化、专业因素影响不显著:导师、亚文化、专业、管理因素对学术努力和学术理想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学术道德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以江西高校为例调查发现,高校硕士研究生学术道德总体状况良好,但学术道德现状依然不容过分乐观,学术态度心存侥幸,学术失范现象居高不下,这是学校教育、社会环境、个人素养多方面影响的结果.开设学术道德教育课程,完善研究生质量评价体系,强化导师师德师风建设,净化学术环境,拓宽就业渠道是加强硕士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研究生学位论文作为研究生申请学位的依据,决不允许有学术不端行为的出现。本文从学术风气、研究生培养、学术道德监督等方面分析了研究生学位论文中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原因,并从多方面探讨了遏制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影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因素来明确提升学位论文水平的措施,有助于提高学校的整体科研水平.学位论文水平提升的关键在于提高研究生科研积极性、提高导师素质、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建立课题组制度等.导师应将服务学生成才作为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目标,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指导水平.  相似文献   

7.
从理工科硕士研究生的生源水平、培养条件、教学情况和培养结果四个方面出发,以365名理工科应届硕士毕业生为样本,对影响研究生起薪水平的学术因素进行了相关与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硕士研究生起薪高低与其本科阶段学校层次和研究生高校教学管理质量成正相关;与导师的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有正相关关系,与导师的敬业程度相关性不显著;与发表专利数量成正相关,与发表论文数量和高校学术氛围相关性不显著;硕士研究生学位类型对起薪没有显著影响,但在不同起薪段,两种学位类型所占比例存在差异。提出了改善研究生教育管理实效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学风和学术道德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调查发现,部分研究生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就业与学位论文压力大,学习、科研投入精力不足,存在"学术造假"现象。这是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研究生自身素质多方面影响的结果。加强研究生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要从德育维度出发,通过高校加强研究生理想信念教育、学风建设和学术规范训练、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加强研究生自身修养,净化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9.
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表现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研究生学风及学术道德现状调研数据出发,通过阐述当前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进而在研究生、导师、高校、社会等层面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剖析,可以就加强研究生学风及学术道德建设提出几点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学术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尽管学术道德建设不断升级加码,但学术失范现象仍时有发生.为了全面提升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水平,有效预防和根治学术失范顽疾,应进一步明确学术道德的内涵与外延,采取"政府-社会-高校-导师-研究生"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技术,共建、共享、共管学术信息化平台,构建符合学术活动自身规律的综合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1.
赵李  于萌 《文教资料》2011,(4):209-210,100
研究生作为高层次人才,是我国未来的中坚力量和创新人才,研究生的学术水平是影响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逐步暴露出的研究生论文抄袭、剽窃事件对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应充分重视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失落现象,分析出其行为产生的原因并探寻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最终提升研究学术道德水平,净化学术风气。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高校学术造假案频频曝光,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学术道德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利用Simmons模型调查与分析方法,对黑龙江省5所高校的400名经济管理类导师和研究生的学术道德行为进行了调查,结果得出有过学术不端行为的比例为4.5%±2.7%,进而从研究生、导师及学校制度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针对学术不端行为教育部和各高校出台了一些防止学术不端行为的措施。为防止研究生学位论文出现学术不端行为,绝大多数高校在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阅答辩前进行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经过大量调研,结合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思考,从研究生科研素质、导师职责和管理监督制度等方面提出建议,希望对高校开展此项工作起到积极作用,有效预防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出现。  相似文献   

14.
对国内某"211工程"高校850名在读文科硕士研究生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共同方法偏差检验,采用相关分析、层级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处理数据,采用相关程序对中介效应进行考察.研究发现: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影响后,导师魅力、导师指导对研究生学术努力行为均具有显著解释作用,其中导师指导的解释作用更大;研究生学术认同、学术理想对研究生学术努力行为也都具有显著解释作用,同时在导师对研究生学术努力行为的预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即导师对研究生学术努力行为影响中的一部分是通过提高研究生学术认同、学术理想达到的.  相似文献   

15.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在校研究生的学术行为方面问题展开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当前研究生学术行为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依据研究生学术行为现状的研究结论,从社会、高校与导师三个层面提出应对研究生学术不良行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北京四所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的问卷调查,分析当前研究生学术道德的现状。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生对学术规范的认知程度、个人读研动机与导师学术道德指导的程度、研究生评价制度均影响着研究生的学术道德行为。提升研究生学术道德水平,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即激发研究生学习的内生动机、开设学术道德课程,并内外兼修,提高研究生自律与完善制度双管齐下。  相似文献   

17.
低水平拼凑论文、雇佣他人代写论文或"搭便车"、编造实验或调查数据以及一稿多投等研究生学术诚信失范现象的道德归因主要是:研究生个人学术道德认知不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观念对传统学术道德的猛烈冲击;学术道德教育与学术现实脱节。因此,应从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净化学术道德环境;增进高校间的学术诚信合作;完善研究生学术道德监督机制方面防治研究生学术诚信失范。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的某些失范现象时有发生。文章根据无记名调查问卷结果,分析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个中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提高研究生学术道德素养,并提升其科研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学术规范主要包括学术道德规范、学术法律规范、写作技术规范和学术评价规范。当前研究生学术行为失范的现象屡有发生, 这与社会不良风气、学术管理体制、导师学术行为的影响有关, 但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的缺位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因而, 高校必须从弘扬大学精神、完善学术道德教育机制、开设学术规范课程、重视导师示范作用和鼓励研究生创新等几方面来进行教育管理, 以使其学术行为趋向道德和规范。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研究生群体中学术道德失范行为时有发生,这种学术失信行为不仅无益于优良学风的塑造,甚至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创新型国家的工程建设。违背学术诚信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既包括研究生自身的因素,又有导师和高校教育的因素,甚至还受制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文章主张内在道德约束与外部制度规制相协调,以期多层次多角度地解决学术道德失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