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播人与广播收听状态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播人是否爱听广播,又是怎样听广播的呢?  相似文献   

2.
李媛 《中国广播》2010,(7):57-59
近年来,中央电台各套频率为适应听众收听节目的要求,不断深化改革发展,传统的受众听评工作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受众听评工作,如何在广播与受众之间更加切实地起到桥梁作用,为频率改进节目及提高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是摆在广播受众工作研究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广播受众服务功能入手,浅析新时期中央电台受众听评工作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3.
阎安 《中国广播》2012,(11):33-36
听评工作是广播电台受众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新的媒介环境中,广播受众呈现出分众化、主体化、社群化的态势,传统的听评工作面临调整,亟待创新。要建立科学的听评体系,把听评意见和收听率反馈数据结合起来,把专家意见和群众意见结合起来,把策划听评活动和开展常态听评结合起来,防范可能出现的误区。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有线广播站的编播业务,改进广播宣传,我们河南省广播事业局从一九八○年开始,组织县、市广播台、站开展录音报道学习活动,每年交流两次节目,在这些交流活动中,大家听评了各站选送的各类型的录音报道。结合各台、站实践,探讨了“怎样发挥有线广播的特长,搞好自办节目”、“广播宣传怎样自己走路”、“怎样写好录音报道”等问题,特别对“录音通讯”这一常用宣传形式的采写和制作进行了专题座谈,并初步统一了认识。现就我们对录音  相似文献   

5.
随着近几年广播改革的深入.广播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又重新受到社会各界关注。还在持续的这次“广播热情回归”,尊重听众意愿、重视听众反映、研究听众心理是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动因。因为.在广播从业人员头脑中.一些以往从未触动或触动不深的神经被新的媒介竞争形势重重地拨动了。重视听众工作、引导广播听评正在汇入广播发展的主旋律。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例.1996年和1997年中央台连续两年在全国开展大规模的听众参与的“听评周”活动。听众认为.这是中央台走群众路线、依靠社会力量办广播,多出精品、精办节目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河北广播》2004,(1):42-43
引进听众参与听评,是不断提高广播节目质量,使之更加体现。三贴近原则,真正为听众喜闻乐听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此,2003年11月下旬,我台通过广播以及河北广播电视报,向社会发出招聘启事,为新闻频率招聘广播节目听评员。  相似文献   

7.
4月26日,我省申报第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广播剧听评会在南昌召开。这次听评的广播剧是我省在1998年花大气力创作生产的三集广播连续剧《正气歌》,童话广播剧《神羊峰》和三集广播连续剧《遥远的井冈山》。听评会开得紧凑、热烈,与会的十多名专家学者在认真审听后畅所欲言,容观、公正地评价每一部作品。他们一致认为:今年申报的广播剧整体水平与往年相比有明显的提高,作品所选取的题材重大,主题鲜明,内涵深刻,演播充分调动了广播传播手段的优势,融播音、音响、音乐为一体,气势宏大,感染力强,后期制作精良,具…  相似文献   

8.
广播节目听评属新闻阅评的范畴。广播是单通道、有声语言传播媒体,它与报纸、电视新闻阅评有着相同和独特之处。本就广播节目听评艺术作一初浅探讨:  相似文献   

9.
2009年10月29日,由山西省残疾人联合会与山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共同主办了2008年度山西省残疾人事业好新闻评选。全省报评的广播作品6件,按照要求,评出一、二、三等奖各一件,有三篇作品淘汰。广播评委对报评的6件作品经过认真听评,  相似文献   

10.
张俊 《视听》2018,(6):116-116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来临,广播节目听评工作需建立一套科学、客观、严谨的听评体系,并不断调整自身结构,持续发展和完善,实现对广播节目质量的监管,促进节目质量的提升,推动广播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蒋舟 《青年记者》2012,(15):70-71
提升广播节目质量,听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督导方式,尽管部分电台已有一些尝试,但怎么听、怎么评才更有效率,怎么组织更加合理,如何通过听评达到突出节目定位、增强市场竞争力的目的,却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话题.近年来,笔者所在的海峡之声996巴士广播通过不断完善节目听评机制,边听边议、边听边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节目收听率稳步提升,有两位主持人获得了"全国十佳音乐节目主持人"奖项.下面结合开展听评工作的实践,谈一些做法和感受.  相似文献   

12.
首先祝贺河北音乐广播开播3周年。 河北电台开门办节目的方法是成功的,找听众,找听评员,大家集思广益一起把节目办好。音乐广播是社会分工的产物。以前河北电台就一个频道,想听只能听这一个,现在增加了很多选择,这说明电台发展了。但是竞争也随之加剧,大家要争取听众,节目就要往好里办。我对音乐广播比较偏爱,主要是因为它的领导班子和编辑班子比较虚心,善于听取意见。  相似文献   

13.
为落实中央台1996年工作要点中提出的精办每一套节目,精办每一个栏目,精办每一个节目的方针,促进和提高中央台的节目质量,1996年4月8日-14日,中央台开展了大规模的节目听评周活动。这次活动是对中央台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中央台第一、二、三套节目进行全面听评。听评活动采取台内和台外相结合、专家和群众相结合的方法,全面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听评标准是:1.节目方针要准确到位;2.节目内容要符合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符合党的政策和国家法规,还要做到事实准确;3舆论导向正确;4讲究宣传艺术,发挥广播特点;5.…  相似文献   

14.
陆云涛 《视听界》2001,(4):18-19
为从实践中探索新世纪的广播如何求生存、求发展,已有50多年历史的南通人民广播电台在2000年12月开展了一次“迎接新世纪广播节目展示听评月”活动。这次听评调查的做法新颖,效果显著,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兄弟媒体学习仿效。2001年4月30目的《中国新闻出版报》专题报道称赞:这是一种“提高广播质量的好形式”。  相似文献   

15.
十一、听评访谈录音 近几年,广播中访谈节目多了起来。这种节目的基本构成是:记者启动录音机后,向被采访的人提出问题并得到回答,然后记者将交谈录音做成节目。它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记者的提问,一是被访者的谈话。因此,听评这种节目,除了注意它的内容是否正确之外,还应该着重听评记者的提问水平和录音水  相似文献   

16.
常常见一些广播听众喜笑颜开地招唤着:“快来听啊,广播里开始说书了!”听众朋友喜听的书,就是广播评话。它突出说的特点,有说有评,既有评话的文学色彩,又不失新闻的真实性,通过情节的发展,悬念的设计,节奏的驰驰,句式的  相似文献   

17.
三、帮助编辑部把好真实关 新闻必须完全真实,这是新闻工作的一条基本原则。帮助编辑部把好真实关,应该成为听评广播的重要任务。那么,从哪些方面入手来做这项听评工作呢? 第一、听新闻要素是否交代清楚了。构成一条新闻的要素通常有五个,即:何时、何地、何人(对  相似文献   

18.
"所谓广播,从本意上讲,就是说话给人听."既然是给人听,所以,广播从诞生那天起,就一直有一个听众愿不愿意听、听不听得懂、爱不爱听的问题,也就是广播的可听性问题.也有人说,可听性是广播追求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19.
怎样编写广播对话,我们准备分三次说. 一、对话是广播的独特体裁广播对话,是广大听众喜闻乐听的一种语言广播形式,具有鲜明的适合听觉的特点。有时候,报刊也刊登一些对话稿,但是,宣传效果比不上广播。就象印在刊物上的剧本,总没有在舞台上演出影响大一样。为什么?很简单,广播对话是给人听的,而不是供人阅读的。由于是给人听,在编写对话稿的时候,就要注意语言生动活泼,明白易懂,可听性强。再加上播音员的再创造,使人不仅一听就明白,还给人一种享受。正因为这样,所以它就成了广播的独特体裁。说对话是一种广播体裁,还由于它适合发挥广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男女老少,文化高低,都能听懂,即所谓广泛性。并不是所有的广播节目都能做到这一点,象文艺节目中的相声、小说连续广播等,可以雅俗共赏,一些音乐、戏曲和文学节目,却只有一部分人能欣赏。语言节目中的对话,则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闻界第一个基金会是怎样建立的?为什么会设“提名”荣誉?中青年记者参评年龄为什么限制在55岁以下?第一届范长江新闻奖有10个名额为什么只评了9名?一位参评者为什么零票落选?四川省金堂县广播站编辑杨登榜是怎样登上了九龙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