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殊儿童家长选择学前教育机构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对36位年龄在2~7岁之间的特殊儿童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特殊儿童入园接受教育的比例低于同龄的普通儿童;大多数特殊儿童的家长希望将自己的孩子送到特殊儿童幼儿园、特殊学校学前班、残联的康复中心等机构接受教育,但也有部分家长选择让他们的孩子上普通幼儿园。家长的希望和选择对各类学前教育机构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大班儿童数学认知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对两所幼儿园六个班级的149名儿童在大班末期的数学认知发展水平进行了跟踪考察.结果表明:(1)与中班时相比,大班末儿童的数数策略、数符号表征以及加减运算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而数量守恒概念和估算能力仍在发展之中;儿童的空间概念、分类能力和排序能力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2)儿童的几种数学认知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3)大班末儿童的数学认知发展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存在园所差异.(4)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家庭学习环境和儿童入园时的数学发展得分是预测大班末儿童数学认知发展水平的两个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3.
"日本许多幼儿园、保育所以及小学着手将混龄教育活动纳入教育课程,有意识地增加混龄教育活动时间。日本的幼儿教育主要由两大板块组成:一是幼儿园,二是保育所。学校教育法规定,幼儿园归类于"学校",属文部科学省管辖,招收3岁到5岁儿童,实施入学前教育。保育所在性质上非"学校",是厚生省主管下的育儿福利设施,招收5岁以下的孩子,主要职责为养育孩子。向政府申请让孩子入保育所的父母必须有较正式的工作或因其他理由白天无法照顾孩子。事实上,日本教育对年龄的要求是近乎苛刻的。4月2日之前满六周岁的儿童方可入小学,差几小时或几天的孩  相似文献   

4.
严贤 《家教指南》2006,(9):28-30
问:孩子多大进幼儿园比较好?确认可以送孩子去幼儿园的标准是什么? 答:目前绝大多数幼儿园是从三岁幼儿开始招生,也有一些幼儿园开始接受二岁或更小的幼儿入园,主要是根据家长的需求来调整入园起始年龄,国家并没有硬性的规定。如果单从孩子的角度来说,还是三岁以后上幼儿园比较好。因为从婴儿心理发展的基本需求来说,首先要满足婴儿的心理安全感,然后他才能产生其他更高的心理需求,如自尊、自信、求知等等。而心理安全感的获得需要经过孩子的真实体验和反复感知,大多数孩子三岁左右才有可能获得初步的安全感,  相似文献   

5.
民办幼儿园的特点是小规模、低投入、低收费、机制活和方便儿童入园,让孩子"有园入".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当前民办幼儿园教学小学化倾向严重,难以保证孩子"入好园". 教育部在相关文件中已经规定,幼儿园要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锻炼幼儿强健的体魄,激发探究欲望与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培养积极的交往与合作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之所以大多数幼儿园仍然背道而驰,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小学化,笔者认为有四个方面原因:  相似文献   

6.
张咏 《学前教育》2004,(4):36-37
在幼儿园里,我们经常会看到小班孩子一边哭一边喊:"找妈妈,我要找妈妈。"(也有哭喊着要找姥姥、奶奶的。)新入园时,这种情况尤为多见。教师一般认为这是孩子入园的必经阶段,哭几天就会好了。诚然,因依恋关系的暂时性切断而产生分离焦虑是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但是"找妈妈"绝不是没有意义的语言,也  相似文献   

7.
一、3—6岁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孩子满3岁后,陆续进入幼儿园。随着孩子的入园,家庭教育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此之前,家庭是唯一的教育孩子的承担者,而现在,幼儿园与家庭同时对孩子进行教育。换句话说,家庭教育面临着一个新特  相似文献   

8.
我园是一所乡镇幼儿园,有9个班18名教师,她们大部分年龄在25岁-35岁之间。目前,有11名教师的孩子在本园就读,3名教师的孩子在附近小学就读。还有两位教师的孩子明年也将入园。最近发生在她们身上的一些现象引发了我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这个阶段对于孩子的职业启蒙至关重要,是孩子生涯的起点。本文基于36岁孩子的认知水平,考虑从幼儿园教育的游戏设计和角落设计入手,建立儿童生涯启蒙教育"3w"体系,使游戏开展和功能区开发协同作用,唤醒孩子职业生涯方面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10.
每年四五月份,许多适龄的孩子该报名上幼儿园了。幼儿园是孩子人生第一个小社会,入园也是孩子与父母分离,尝试独立生活的开始,而幼儿园的好坏,对幼儿的影响很大,因为3岁~6岁是人一生中发展最快也是最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长环境,对孩子的将来至关重要。孩子入园是家庭中的一件大事。那么,选择什么样的幼儿园,才能给孩子一个最适宜的发展天地呢?本期“宝宝入园早准备”将和家长一起,以客观、理智的心态来精挑细选幼儿园,帮助家长为孩子也为自己做好入园的准备。  相似文献   

11.
魏敏  李青 《教育导刊》2004,(18):27-30
对大多数城市儿童来说,3岁左右,就要离开父母进入幼儿园,他们将面临自己吃饭、穿衣、等待、分享、遵守集体规则等问题。对此,幼儿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也由此带来了幼儿入园焦虑问题。作为幼儿教育机构如何针对幼儿入园焦虑问题,提供相应的有效的教育策略,帮助孩子顺利地从家庭生活进入集体生活,是本文思考的主题。  相似文献   

12.
正每年9月幼儿园新生入园的时候,孩子们总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入园分离性焦虑症。孩子焦虑很正常,遗憾的是许多家长比孩子还要焦虑,并把担忧、焦虑传染给孩子从而更强化了孩子焦虑的程度。这是非常不利于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因此,减轻家长焦虑也是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孩子入园,引发家长入园焦虑刚入园的孩子容易产生的焦虑行为包  相似文献   

13.
0~3乳婴儿是人生起始阶段.对孩子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显示,人类生命的最初三年,是大脑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为3岁以下儿童提供充足的食物,医疗服务和认知教育,可促进几童健康发展以及个性,言语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因此,国内外学术界对这一时期的教育非常重视。开展托幼一体化研究,改善3岁以下社区散居儿童家庭教育环境,提高家庭教育水平,让社区非入园乳婴儿享受优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我园结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五”立项  相似文献   

14.
《学周刊C版》2015,(31):207-208
2014年2月,教育部启动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是扩大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覆盖率,提高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了掌握河北省适龄幼儿入园现状,查找幼儿"入园难""入园贵"的原因,了解家庭在孩子入园时遇到的困难,同时也为了给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提供可持续发展策略,"河北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课题组进行了系列社会调查。本文是针对适龄幼儿入园相关问题对幼儿家长进行走访调查后所做的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15.
虽然一般幼儿园都规定3周岁的宝宝才能入园,但是,有些不到年龄的"小不点"因为家里没人带,或者家长有意让孩子提早加入集体生活、开展学前教育,也被早早地送进了幼儿园。提早入园对"小不点"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开发真的有利吗?  相似文献   

16.
2—3岁的孩子离开了朝夕相处的父母和长辈,离开了熟悉的家庭生活环境,来到一个陌生的幼儿园。面对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小朋友,陌生的环境,他们哭闹无所适从、情绪不稳定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对此,家长要积极引导,提前帮助孩子建立对幼儿园的兴趣。入园前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听话能力,说话表达能力,使其在刚入园时,不会因为表达而焦虑。入园后家长还要端正态度,坚持不懈地送孩子入园。幼儿园老师亲切和蔼,平易近人的态度也是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三岁半的孩子正是进入幼儿园的年龄,这也是孩子生活上的一个重大转折。当他们直接从家庭或条件不太好的托儿所进入正规的幼儿园时,常常有许多孩子很长的一段时间难以适应幼儿园新环境的生活习惯、行为要求。他们害怕上幼儿园,过不惯集体生活,于是就出现哭闹现像,令家长感到束手无策。为此,我们在新学期开学前专门请来了杭州市城建幼儿园的胡亚男老师谈谈家长如何做好孩子入园的准备工作等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1~3岁儿童上幼儿园在挪威越来越普遍.在挪威,大量年幼儿童入园是对学前教育的巨大挑战.为了确保1~3岁儿童教育的质量,有必要重视对1~3岁儿童的研究.挪威学前教育工作者在这方面的尝试和努力可供中国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入园难"问题在美国同样存在,因而父母为孩子择园更加用心和专业。他们通常遵循尽可能早、兼顾多种因素、多方申请确保一个等原则,并考虑幼儿个体因素、家庭经济条件以及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教师专业素养和相关政策及运行情况等。择园过程相对比较规范和严谨.体现出父母在对待孩子上幼儿园的事情上所具有的专业精神以及对儿童的理解与尊重。在中国."入园难""入园贵"是一个假命题,实际情况是入公办园难、入有质量的民办幼儿圆贵。在美国."入园难"却是一个真问题,是幼儿园规模有限、父母兼顾多种因素所致。政府支持、法律保障将会使这一问题得以缓解。  相似文献   

20.
《甘肃教育》2014,(3):F0002-F0002
正甘谷县第二幼儿园创建于1988年,占地面积1183.43平方米,现有教职工43人,在园幼儿300人。分设大、中、小9个年龄班,甘谷二幼以"创办孩子喜欢、家长信任、社会满意的幼儿园"为己任,着眼于每个孩子的全面发展。幼儿园先后被评为"甘谷县优秀学校"、"天水市儿童美德教育工作优秀学校",获全国妇联和省妇联"巾帼建功集体"等多项荣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