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绘画色彩元素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在当代的语境下更是成为艺术家传达自我意识的输出方式。本文通过对中国绘画色彩发展的简要回顾、当代绘画色彩元素的基本特征、当代绘画色彩元素的运用三个方面来阐释中国绘画色彩元素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绘画艺术博大精深,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绘画艺术形成鲜明的民族特色,产生了自身独特的和谐美特征,并长期屹立于世界民族艺术之林,本文从中国哲学、美学,中国绘画的线条,中国绘画的色彩出发,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和谐美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对中国绘画的色彩语意进行分析。分析了中国绘画的色彩观念、中国绘画的色彩运用原则、中国绘画的艺术手段,并对中国画的色彩再创造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娄婕 《家教指南》2006,1(5):45-50
本文试图沿着中国绘画色彩体系的发展脉络,结合敦煌石窟艺术,重温和研究中国绘画传统的色彩观念、绘制技法和审美理想,进一步发扬丹青传统.  相似文献   

5.
色彩是绘画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绘画艺术,从古至今,对于色彩的运用发生过比较大的变化。唐朝以前,中国的绘画作品中色彩的运用极其华丽而丰富,而宋朝开始,随着水墨画的绘画观念的推广,中国画作品中的色彩运用开始出现变化,水墨画的色彩运用特征逐渐占据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中国画色彩经过漫长的历史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是研究中国画绘画观念、形式语言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纵观中国画传统色彩观的发展演绎,可以大体概括为:由丹青重彩———以墨当彩———融通中西。文章着重分析了西方绘画色彩与中国民间绘画色彩对当代中国画色彩语言运用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色彩在东西方绘画艺术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东西方艺术对色彩的诠释和运用各有精妙 ,自成体系。了解和研究东西方相异的色彩观 ,对于理解和把握绘画艺术中色彩之精神 ,架设东西方文化相知相融的桥梁 ,有着弥足珍贵的意义。一中国绘画源于书法。书法讲究抽象之美 ,讲究构成因素点、线、面自身独立的审美价值 ,讲究构成诸因素相联的韵味。中国的美学思想受道家学说影响极深 ,中国的绘画艺术是老庄美学思想学说的载体。在绘画上 ,本用来书写的笔墨逐渐演化为绘画的工具 ,单纯的墨色黑白 ,正偶合着道家阴阳转换的宇宙学说。中国绘画对色彩的…  相似文献   

8.
动画设计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借鉴与运用有利于加强艺术间的融合,促进国产动画片的艺术性表现,保护和开发中国文化艺术遗产。特别是现代动画设计对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条、色彩与意境的运用,能充分体现出浓重的中国民族艺术风格,对于加快发展中国现代动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色彩作为绘画艺术的外在表现形式,承载了整个绘画艺术的情感,情感也是色彩组合的最终归宿.文章分析了色彩的演变与发展,阐释了色彩与情感的双向关系.如何让色彩与情感达到完美结合,最重要的就是让情感与色彩共生,从而实现内心与艺术的合一.  相似文献   

10.
绘画是人类创造的诸多艺术种类中最为古老而又最具生命力的艺术形式之一,人们通过不同的笔触运用、不同的色彩调和、不同的描绘视觉营造出不同的艺术形象,将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等内容通过绘画尽情地展现。绘画自身的种类极为繁多,东方绘画追求传神达意,色彩运用以中国水墨独具一格;而西方绘画则推崇形似写实,各种灿烂色彩的使用随处可见,油画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1.
从传统中国画的观念和材料的变革论述,阐明走向现代的中国山水画需要新的绘画语言,借鉴西方现代艺术色彩观念和材料语言,丰富中国画色彩语言是重构中国现代山水画色彩体系的必然。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画的雏形"汉画"以"简淡素朴"为美的审美原则,具有强烈的本土仙道思想观念.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受印度佛教美术的影响,在龟兹古国又形成了一种着色浓烈的西域画风.以汉画"简淡素朴"为美的中土画风和以"浓烈为尚"的西域画风,其着色都是一种观念之色,一种心象之色.两种画风不断融合而形成着色浓烈的晋唐画风.汉画所展现的笔墨趣味性成为一种带有强烈本土文化倾向的传统,为唐代文人、仕宦画家所继承发展为水墨画.从此千载不移,这种选择与本土哲学文化和社会思潮有着极深的渊源.以黑、白成像的南宗画与本土哲学思想的核心相吻合,与文人的人生观相契合.因此"色彩观"即思想观、人生观.  相似文献   

13.
油画色彩琐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色彩是绘画的重要表现语言,色彩运用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作品价值.东西方不同的审美观念对色彩的认识存在差异,在色彩的运用上中国绘画侧重于色彩的主观性,西方绘画更强调其真实性.西方绘画无论是古典绘画中的罩染法,还是印象派对光色的运用,在表现语言上都以色彩为核心.  相似文献   

14.
张大千是20世纪享誉海内外的国画大师,其"师古人、师造化、求独创"的艺术见解极具代表性。他所创造的泼墨泼彩画法,极大地发挥出了色彩的能量,色彩效果极为明丽、绚烂。张大千的绘画艺术既保持了东方艺术之神韵,又对复兴中国画色彩艺术、促进中国画现代化变革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文学艺术在北宋呈现出蔚为壮观的景象。北宋婉约词有着蕴藉含蓄的词情,文入画派有着“迥出天机”、“参乎造化”的写意风格,词与绘画在文人士大夫的抒情中有着共通的艺术精神。从色彩描绘、时空意识、形神兼备的艺术精神等方面探讨了绘画美学思想对北宋婉约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水墨画的墨色审美起源,根植于原始农耕采集文化和阴阳五行思想,老庄和禅宗则为其奠定了主要基调。中国水墨画对墨的艺术运用,完成了原始黑色向纯粹的审美境界升华的过程,最终形成了中国水墨画独特的墨色语言系统。在万千变幻的“墨色”中,构成了一个个别具一格的“心象”和“墨象”同构的“墨境”世界,别有一番“墨韵”,具有高度的艺术审美意义和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7.
诗词格律作为美术专业的选修课,一直以来都是以欣赏和文学常识与众生共享。本文试图将色彩与中国古典诗词格律相结合,分析格律与色调、和调与旋律、平仄与色阶以及如何根据主观情志理解色、音、声的规律、韵律、取舍及和调,将诗词格律赏析课带入绘画色彩教学,同时深入了解中国古典文学与色彩艺术之间同血脉、同发展的传统美学根源。  相似文献   

18.
色彩语言是表现意象油画"意象性"的重要艺术语言,具有朦胧、自然、超越的审美特征。意象油画通过主观用色的方法,体现出浓郁的传统美学风格和审美情趣。民间美术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宝藏,是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借鉴民间美术丰富的色彩表现形式,可以开拓意象油画色彩语言的表现力,使之更加丰富和具有浪漫色彩。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艺坛中,吴冠中是最引人注目的画家之一。吴冠中的艺术创作,始终保持着装饰绘画的特点。他将工艺设计中的形式美因素和装饰绘画因素融合到国画创作中,从而形成其国画作品的审美形式特征,这一特征具有鲜明的装饰形式美或唯美倾向。传统的中国画是以笔墨、传统、文人画为主,而吴冠中的彩墨画介于具象和抽象之间,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现代西方绘画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中有诸多可视因素,如画面中点、线、面、色彩、黑白元素的运用,并且通过聚散、疏密、强弱、虚实以及变化来丰富画面的装饰美感,表现了东方艺术特有的意境和西方绘画艺术的形式美、现代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