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案例:某中学会议室,会议室前方赫然写着:“×××中学差生座谈会”。学校政教主任声色俱厉,一一罗列着学生中的种种不良倾向和错误行为,并不时点着学生的名字大声训斥,“你们作为各班公认的‘双差生’,无论是学习成绩、思想品德还是行为习惯,各方面表现都是存在很大问题的,对校风、班风带来了很大影响,学校政教处已给你们建立了双差生档案……,希望你们尽快醒悟,改邪归正,规范自己的行为,遵守校纪校规,不要再为班级和学校丢丑”。台下二十多个学生一个个耷拉着脑袋,神色紧张,大气不敢出。据说该校为了加强对学生管理,规定每学期各班均应向学校上报双差生,便于学校统一建立双差生档案,加强对这些学生的管理。会议室里学校政教主任正是按学校的工作计划和安排对双差生进行集中训导教育。  相似文献   

2.
我校四年级老留级生中,“双差生”面较大。他们品学皆差,得不到学校和家长的信任。年年留级.使他们的心理变得异常的恐惧和空虚,日趋于自暴自弃、甘居落后的状态。为探索改变他们双差面貌的教育规律,学校集中41人,办了个试验班。经过一年的实践,我们认为“双差生”是可以转化的。试验中的体会是:对“双差生”——  相似文献   

3.
“双差生”指的是在学校班级管理工作中,那些学习成绩差,且经常违反纪律或犯有道德过错的学生.“双差生”在班集体里,人数虽然不多,但影响面广,破坏性大,对各项工作的开展是及其不利的.因此,“双差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不仅是提高班级管理水平的一个关键步骤,也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本文拟就当前在“双差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施教的原则和方法,谈几点粗浅的意  相似文献   

4.
一“双差生”是个老生长谈的话题,也是困扰义务教育质量提高的一大难题.近年来,在校中小学生违法犯罪率呈上升趋势,而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学校里越来越多的“双差生”的出现。人们普遍感到,现在的中小学生越来越不好管理,原因也主要来自“双差生”的困扰。“双差生”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深层次看是现代家庭的畸形教育和社会大环境影响的必然产物。很多教师认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现实不衔接,家庭影响和社会现实带给学生的冲击力远远大于学校教育的感染力,学校教育虽是一块绿洲,但抵挡不住家庭教育和社会现实副作用的…  相似文献   

5.
做好“双差生”转化工作任艳平学校是培养人教育人的基地。学校的教育目的就是使所有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出品学兼优的有用人才,转化“双差生”就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双差生”在班集体里,虽人数不多,但由于他们学习不认...  相似文献   

6.
“双差生”在学校或班集体里,人数虽不多,但影响较大。做好“双差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是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一、教育转化“双差生”,要从爱护学生出发“人民教师奖章”获得者,天津市和平区吉林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如何做好职业中学技能班双差生的教育与转化工作,始终是困扰中等职业学校的难题之一。分析了职业中学技能班双差生的现状、特点,提出了一些教育与转化的看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副总理关心职校“双差生”本报讯:最近.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读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动态》杂志1995年第4期登载的《泰州市第二职业中学重视“双差生”教育转化工作》一文后批示;“教委:我想一个学校如能做好‘双差生’的工作.这个学校的整体素质必然是好的。我们...  相似文献   

9.
在学校的教育管理中,双差生的转化工作是学校教育管理的一个难点和重点,特别对于从事班主任工作的教育工作者来说尤为迫切。本人在多年教育教学实践中,对双差生的心理特征及行为习惯特征进行了探索,并针对他们的转化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以便于与同仁们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中学 ,常把一些表现差、成绩差的学生称之为“双差生”。这些学生一旦打入“另册” ,就更加肆无忌惮 ,影响班级、集体、学校 ,成为众矢之的、害群之马。其实 ,双差生的产生 ,首先是教师失职 ,他们没有去承担属于自己职责范围的工作 ,有 1%的希望而没有作 10 0 %的努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就是要面向全体、全面发展 ,歧视和排挤差生 ,最起码就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双差生”的提法 ,就是我们教师歧视学生的表现。教师要端正对差生的态度 ,理应改变对“双差生”的称谓。很多有远见的学校明文规定 ,教师不准喊“双差生” ,应称他们为…  相似文献   

11.
如何抓好“双差生”的教育转化工作 ,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应采取有效对策 ,做好“双差生”的教育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12.
学校不应评“双差生”罗瑞琪据了解,当前一些农村中学擅自搞什么评“双差生”活动,将一些思想、学习表现差(即所谓“双差生”)的学生撵出校门。为了避免向教育主管部门呈报,减少社会议沦,学校便“巧妙”地避用“开除”一词,而采取一些不负责任的借日搪塞学生家长和...  相似文献   

13.
双差生是指学习成绩和思想行为都较差的一类学生,这类学生在班上虽然人数极少,但其影响力巨大。因而一位优秀的班主任不仅要善于抓优生,而且更要重视抓好双差生,这不仅有利于班风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辍学。自己从事班主任工作多年,在此想结合自己的实践谈点粗浅的体会。 一、摸清发展轨迹——转化的前提 双差生是班级中的特殊群体,但他们并不天生就是双差生。“人之初,如玉璞。性与情,俱可塑”。每一个双差生都有其特殊的发展轨迹,都是特定的家庭、学校和社会背景的产物。班主任只有了解其发展轨迹,才有可能在转化工作中做到“知己知彼”,“有的放矢”。一般来讲,双差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达县市第三职业中学校,设立的“突出进步奖”已经一年多了。这是专门鼓励双差生的进步奖。这所学校原有200多名双差生,经常迟到早退、旷课、违犯纪律,严重影响学校的秩序。针对这种情况,学校提出了转化一个差生与培养一个优生同等重要的指导思想,召开“学校、家长转化教育差生研讨会”、“班主任对差生情况分析会”等,经常请  相似文献   

15.
转变双差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学习方法指导改革的出发点,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所以,转变双差生,不仅是班主任老师的工作职责,也是每一位科任教师的主要责任。但如何转变双差生?各有各的经验,各有各的办法,我这里谈一点粗浅认识。一、双差生的问题与实质所谓双差生,是指两种类型的差生,一种是指思想型的,即思想认识模糊,缺乏上进心,学习无动力,学不进且不愿学,还经常给学校和老师惹出些麻烦,这类学生是最令班主任老师头疼的学生。另一类是学习型的,即不会学习,不善于学习,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这类学生,常被老师称之为愚笨的学生。  相似文献   

16.
学校教育中,“双差生”的问题比较普遍。本文就一例双差生的咨询案例做探讨分析,就学生问题产生的原因(家庭、个人、学校的综合影响)入手,采用面谈的方式,使用合理情绪疗法、认知疗法、行为主义疗法等多种疗法进行咨询与治疗。学校对学生的身心的发展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17.
谭正祥 《学子》2013,(14):111
中职学校的学生差不多是每个学校里的"双差生",即文化课差和纪律差的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更应该及时的抓,并且做到实效性,让这些孩子成为社会的栋梁。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而面对众多学生特别是农村学校的所谓的"双差生",究竟该怎样去教?是因循守旧、任其成为所谓的"双差生",还是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19.
“双优生”、“双差生”是在学校教育中出现的一个非正式但又是约定俗成的用语.“双”指学生的“学习”和“品德”两个基本方面.导致“双优生”、“双差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这些众多因素中,家庭教育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从目前家庭教育研究的现状看,虽然研究成果很多,但专门针对“双优生”和“双差生”的研究尚未见到有系统的报导.为此,我们运用沙毓英、张锋等编制的《学生家庭教育问卷(11—  相似文献   

20.
天长三中的班主任,在积极探索和改革政治思想工作中,认真抓好“双差生”的正面教育,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使他们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转变。“双差生”有严重的自卑心理,自认为低人一等,自暴自弃。为了使他们心理健康、振作精神,学校采取以疏导为主的工作方针,帮助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