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的教学任务是通过读写训练,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不单指听、说、读、写的能力,还包括对语言信息的查找、筛选、归纳、概括和删改、编辑能力。信息技术丰富了语文教学的信息载体和传输渠道,为语文学习提供了新的资源,通过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学生能自觉地、有效地使用各种基本的信息工具,进行简单的信息加工处理,并能使用这些工具去完成语文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2.
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规定: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在小学阶段更注重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把计算机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工具,使学生掌握这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并借助于这一工具来帮助他们学习,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呢?为了更好地做到这点,首先谈谈信息技术课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把计算机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工具,使学生掌握这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并借助于这一工具来帮助他们学习,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  相似文献   

4.
闫娟 《中小学电教》2008,(2):104-104
<正>信息技术课是中小学阶段"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信息技术,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这门课,是摆在我们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亟待解决的任务。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在上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中的两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把计算机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工具,使学生掌握这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并借助于这一工具来帮助他们学习,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在小学阶段,我们更注重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把计算机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工具,使学生掌握这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并借助于这一工具来帮助他们学习,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在提高教学效果上我总结了若干经验。  相似文献   

7.
高中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融合的基础学科。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结合信息技术课的特点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学会对数据进行处理,并能用简单的编程来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应根据学生自身的基础条件和学生学习的努力程度,按照每个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手段,对之进行教育,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本文通过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以及具体运用、随时关注学生学习情况五个方面对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现代信息技术就是一种推动教育跨越发展的重要教学手段。信息技术是一种工具,不仅是教师教学的工具,也是课堂反馈测评工具,而且是学生学习的工具。一.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立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集中注意力。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获取学习资料。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终身学习意识。四.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全面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创新能力。五.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冲击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手段。无论是课前引导、课中探究还是课后拓展,信息技术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冲击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手段。无论是课前引导、课中探究还是课后拓展,信息技术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所谓自主探究,是指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探索方法,并在老师的适度点拨训练引导下,得到原创性的知识。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我们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把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作为基本的目的任务,是符合学科本身的基本性质和特点的。笔者结合多年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谈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走进了学校教育,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信息技术是小学教学的基础课和工具课,学生通过学习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拓宽视野,了解更多的新兴科技,还可以提升获取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因此,教师要重视信息技术教学。具体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教师不仅要在课前做好备课工作,还要深入研究课堂管理方法,不断改进教法,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4.
高中信息技术是一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学科,微课是现代化信息技术作用下的产物,主要以视频短片形式进行教学,长度一般为5分钟左右,主要呈现教学难点和重点,通过合理的采集、制作、编辑和播放方式,具有教学简单、立意深刻、主题突出等优势,深受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喜爱。将微课应用到高中信息技术课堂,能助力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发展能力。本文从科学应用微课教学,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借助微课教学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运用微课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三个方面阐述。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教学主要是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培养他们信息应用的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和操作水平,同时.一些研究性的学习活动更能够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信息技术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上面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它通过要求学生进行自主性研究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探索、分析、研究.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就要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工具.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课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其与生活联系紧密,又以计算机为平台。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因此,在信息技术课上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并加以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本人的教学经验,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加强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实施: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知识更新比较快、实践性比较强,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操作应用能力以及信息素养,在信息课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促进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目的的实现。为此,教师应该采取有力措施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一是要共享学习资源,提供自主学习帮助;二是要归纳学习内容,培养自主学习意识;三是要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创设自主学习环境;四是要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运用到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根本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如何把信息技术应用于生物教学之中,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我通过近年来的工作实践,对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整合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那么,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任务驱动,促进自主学习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方法,很适合电脑初学者。  相似文献   

20.
王哲成 《天津教育》2014,(21):25-28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通过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创造生动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