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宋燕  曹冰洁 《幼儿教育》2013,(Z1):38-39
喜欢动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在听了故事《猴子学样》后,班上的孩子掀起了模仿猴子调皮多变动作的热情。我们设想,如果以故事《猴子学样》导入,用普通帽子作为道具,将猴子调皮的动态与欢快的音乐节奏相结合,来开展这一音乐游戏,幼儿一定会喜欢。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我们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发现虽然幼儿乐于模仿猴子的调皮动作,也具备一个接一个传递物品的经验,但真要让  相似文献   

2.
要使孩子更聪明,家长从小就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下面列举了10种比较容易操作的思维训练方法,家长们不妨选择其中的几种,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思维能力训练。续编故事结局大多数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家长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可以有意不将故事讲完,而让孩子自己续编故事结局。这样,就给了孩子一个思考的余地,因为故事有趣味,孩子会乐于积极地开动脑筋。看图改正错误家长可以随  相似文献   

3.
中国小说很早就注意借助道具来串联剧情,展示环境,刻画人物。李渔作为一个成功的戏剧家的同时还是当时的一个畅销小说家,李渔把道具功能巧妙地运用到他的小说创作中。借助道具来凸显故事主旨,推动情节发展和塑造人物形象。在李渔小说中,道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正孩子天生喜欢听故事。一个生动而又有趣的故事不仅丰富孩子的知识面,增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促进孩子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发展。孩子的年龄小,社会生活经验极少,因此,听故事成了孩子认识世界、接触世界的最好途径之一。给孩子讲故事不仅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孩子的灵魂,培养孩子高尚的情操,还可以培养孩子喜欢阅读和乐于认识简单的标记、文学符号的兴趣,因此,我们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合理地对孩子进行启发和诱  相似文献   

5.
着重研究了像孩子一样保持一颗童心去进行表演创作对演员的重要意义。孩子般的好奇心、用真诚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都会对表演创作起推动作用。把孩子的某些特质用在表演创作中,可以帮助演员更快进入角色。一个演员要通过有效的途径去寻找、追溯孩子般天真纯朴的心,进而自如地在舞台上进行表演创作。  相似文献   

6.
学写戏剧     
习作要求生活中充满戏剧性的故事,请把近期生活中的一件有趣的事改编成三五分钟的短剧。要注意设计安排一些道具,用一个场景。也可以把你喜欢的小说的部分情节改写一个小短剧。  相似文献   

7.
周国均 《新读写》2008,(10):4-4
孩子是故事的忠实听众,无论是古代版的历史故事、神怪故事、寓言故事,还是现代版的校园故事、科幻故事、动漫故事,孩子们都乐于与之结缘。讲者津津有味,听者聚精会神,从故事里增长知识,从故事里明辨是非,听着各种各样的故事,孩子们渐渐长大。他们从单纯听故事的孩子,成长为会写故事、讲故事的中学生。 金山区山阳中学开设的“新故事创作和演讲”实验班,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经过几年的实践,学生们创作出一批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的故事佳作。这里选登几篇.让大家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8.
在连环画的创作过程中,需要对连环画创作的很多方面进行考量,如道具,场景,构图等。但从创作的总体来说,塑造人物是最重要的。文学艺术作品的以塑造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为创作的主旨。并以此来达到教育人,感化人,影响人的目的。在连环画的创作中,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不容忽视,一些鲜明女性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可以增加连环画作品的视觉感染力和生命力,从某一程度上还可以侧面推进连环画故事剧本创作的进行。本文主要针对成语故事题材中的女性角色形象进行探究,并从多角度挖掘女性形象在连环画创作中的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9.
专家导读     
阅读是需要启蒙和培养的,而且是因人而宜的,应该为每个孩子设定一个计划。一般来说,孩子开始缠着大人讲故事时,学习阅读的时机就成熟了。一开始,选择符合儿童心理的有趣的书给孩子讲故事很重要,如果孩子喜欢一遍又一遍地听同一个故事或看同一本书,那也是很正常的,孩子喜欢熟悉的东西,所以非常喜欢重复。正因为如此,选择一本好的书或杂志给孩子非常重要。作为中国最早的儿童杂志,《小朋友》是值得大人们信任的,它丰富的内容能促进孩子观察力、想像力、知识积累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还能让孩子在阅读中学会安静、思考和优雅。热爱阅读的…  相似文献   

10.
答:画中有诗,画中有故事,画面就活起来了。一个故事在孩子心里所引起的情景可能远比现实事物更加鲜明、更加完美。在虚构的故事天地中,孩子的视野大大开阔,想象被装上了翅膀,并由孩子自己生成意象,在诗画、故事画创作中,尽情充分发挥自己的意图,进行感情移入和创造性的劳动。  相似文献   

11.
要使孩子更聪明,家长就要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下面列举了10种比较容易操作的思维训练方法,家长们不妨选择其中的几种,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思维能力训练。续编故事结局大多数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家长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可以有意不将故事讲完,而让孩子自己续编故事结局。这样,就给了孩子一个思考的余地,因为故事的有趣性,孩子会乐于积极地开动脑筋。看图改正错误家长可以随手画一张与常识相背的图给孩子看,让孩子把错误的地方找出来,把对的画上去,最后别忘了问一声“为什么爸爸(或妈妈)画错了,错在哪里?”鼓励孩子幻想父母要经常带…  相似文献   

12.
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通过美术知识的学习和美术作品的鉴赏增强创作意识,提升创作能力和审美能力.为了培育和提高小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习与掌握多样化的创作形式,力求创作素材的多样化、创作道具的多样化、创作思路的多样化.教师运用主题式多样化、场景式多样化、故事式多样化的方式开展创作教学,可充分挖...  相似文献   

13.
我们知道,小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当家长给尚不认字的孩子讲故事时,不妨尽可能地选择书上的故事,在讲的时候要把书捧在手里。这样可以使孩子耳濡目染,让他们知道,那些好听的故事是记在书上的,帮助他们从小就将读书的欲望与习惯植入心中。一般来说,孩子们喜欢有人物、场景以及他们熟悉的事物的图画和照片,也喜欢动物图片。特别是童话故事对孩子们来说是很有魅力的,不仅能吸引他们阅读,还能促进他们的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给孩子选购图书时,必须要认真甄别,以孩子喜欢为首要条件,要注重选择那些趣味  相似文献   

14.
高婷 《父母必读》2022,(12):36-39
<正>这个故事也许可以成为每一个孩子在未来面对压力和困境时的一束光,提醒他们:拿掉面具,做真实的自己,大口呼吸。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认识自我、了解自我的过程,我们读的书、看过的风景都是在不断地探寻自我,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光》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勇敢表达,做真实的自己的故事,这也是作者陈希自己的成长故事。她用真诚的笔触创作的这个故事,不仅受到了大家的喜欢,也入围了金风车国际青年插画家大赛,这是全球备受瞩目的原创童书插画大赛之一。  相似文献   

15.
<正>开元故事法,主张根据孩子的兴趣与需要选择或创作故事,核心理念是:"仁爱共勉,忠诚表达,情境共鸣,多元宽容"。本文主要介绍如何用开元故事法为孩子做情境教育。情境教育情境教育是让人在真实的、模拟的甚至是想象的情境下学习,是一种生动、具体、有效的学习方式。采用情境教育,最好能够兼具趣味。先举一个例子。我的女儿开元5岁时学加减数,算得不大好,又不大愿意做练习。我和她说故事,以她喜欢的公  相似文献   

16.
故事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孩子喜欢听故事,就像喜欢吃糖一样,故事对孩子们有着特殊的吸引力。一些经典的故事,他们可以百听不厌,而故事对孩子的教育作用也是深刻而长远的。课堂上适当地运用一些有意义的小故事来点拨课堂,可以让我们的课堂创造出许多意  相似文献   

17.
孙君 《学前教育》2007,(Z1):53-53
<正> 在本刊去年的7—8期,我曾约请当代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金波老师写了一篇题为《鼓励孩子创作口头文学》的文章。文章涉及的虽是一个老话题,但金波老师却赋予其新的灵性,读后深受启发。文章最后,金波老师鼓励家长记录下孩子的口头创作故事,帮助孩子编辑成"第一本书",因为那是孩子创作的"第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文后还附上了3名小朋友的口头创作故事及金波老师精彩的点评。我想金波老师这样安排的初衷倒不是为给文章添  相似文献   

18.
田芳 《河北教育》2004,(7):82-82
一提到“道具”,人们就会想到影视创作、戏剧表演、舞蹈、杂技、戏曲、小品等艺术表演形式。的确,道具是众多的艺术门类创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具选择运用的好,可以对整个艺术作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既然道具被许多艺术创作形式所运用,那么,如何将道具科学合理地运用到音乐教学之中.充分发挥道具在整个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呢?通过音乐教学的改革实践,我认为应注重道具选择及运用的新、巧、准。  相似文献   

19.
教研 《下一代》2013,(8):8-8
我们知道,小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当家长给尚不认字的孩子讲故事时,不妨尽可能地选择那些书上的故事,在讲的时候要把书捧在手里。这样可以使孩子耳濡目染,让他们知道,那些好听的故事是记在书上的,帮助他们从小就将读书的欲望与习惯植入心中。一般来说,孩子们喜欢有人物、场景以及他们熟悉的事物的图画和照片,也喜欢动物图片。特别是童话故事对孩子们来说是很有魅力  相似文献   

20.
王国兴 《宁夏教育》2008,(10):77-77
家长在给孩子选择课外书时。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一是兴趣原则。根据孩子的兴趣,从开发孩子的智力出发,适当地选课外书。如有的孩子喜欢听故事,有的孩子喜欢做游戏,有的孩子喜欢拼图案……孩子的兴趣是开发智力的基础。因此,家长在为孩子选购课外书时,务必考虑到孩子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