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支柱,它在德国经济迅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被经济界人士称之为“秘密武器”。为了开展中国、德国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合作,经国家教委批准,先后有南京建筑职业技术培训中心,第二汽车制造厂职业教育中心等十几个合作项目。这些合作项目无论在教育投资效益还是培训  相似文献   

2.
导语: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始建于1982年,前身是南京建筑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和南京市建筑工程学校。南京建筑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是教育部和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合作,第一所进行“双元制”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实验的学校。2000年两校合并成立南京职业教育中心,2005年2月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为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相似文献   

3.
中德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不同。德国"双元制"模式处于成熟和稳定期,中国职校制模式处于过渡和发展期。中德职业教育发展差异,来源于文化传统、经济发展阶段、劳动力市场和产教融合模式不同。借鉴德国经验,高职院校要促进职教集团完善职业标准,突出学生的通用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4.
"双元制"平度教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平度市位于胶东半岛腹地,属青岛市管辖,是中国北方地区典型的县级农业大市,现有人口130多万.平度市从1988年就开始探讨研究引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1991年,平度市职业教育中心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正式签订协议,合作创立中德"双元制"农业职业教育项目--平度农业职业教育培训中心,这是赛德尔基金会在华12个教育合作项目中唯一为农业培养人才的教育项目.10年来,双方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为平度市培养了近万名素质较高的专业人才,推动了平度市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被称为平度市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2000年11月6日,教育部所属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召开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庆祝会是以召开中外职业技术教育经验交流的方式进行的。除中国国内有关部门负责职业教育及企业培训工作的领导、院校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参加以外,还邀请了与中国长期合作的德国有关政要、专家出席。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在联邦德国政府和有关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十年前,中德在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开展全面合作,并在北京、沈阳和上海三大城市分别成立中德职业技术教育合作研究所。这次庆祝大会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刘京辉博士…  相似文献   

6.
11月29-30日,"2011年中德职业教育交流大会"于天津市海河教育园区召开。大会的主办单位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德国职业教育联盟,承办单位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对外合作与信息服务部、天津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  相似文献   

7.
中国与德国政府在职教领域的重要合作项目--中德唐山农村职业教育合作项目的试点工作自1998年10月开始以来,经过中德专家和一线实践者四、五年来的共同努力,项目试点单位在借鉴德国"双元制"办学模式、探索适宜当地职业教育发展道路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合作与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德国"双元制"和我国"学校主体"教育机制进行比较,分析中德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差异的原因,研究两种教育机制对课程与教学的影响,提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探索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阐述了德国构建的独树一帜教育类型——"双元制",以及充分展示的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的职业性、实践性特点。同时,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精髓予以深刻的诠释,并从中德职业教育现状的对比中,提出了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09年11月28日,中国教育国际合作交流中心在京举办了"中德职教合作三十年庆典"活动,中德-北京电器模具培训中心作为中国推行德国"双元制"模式最早的学校之一备受与会领导关注,被赞誉为"中德职业技术教育合作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1.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其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尤其是企业与职业学校的高效衔接,将职业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融合,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当前德国"工业4.0"对接"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对德国职业教育的研究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具有共同性和前瞻性,尤其是针对德国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方面的研究,更有助于破解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瓶颈,促进我国职业教育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2.
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以"双元制"著称,随着中国与德国之间职业教育的交流与合作的加深,德国的双元制模式也不断被引入到中国。通过介绍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及其经费来源特点,与中国现存的职业教育经费来源途径进行比较分析,说明其对扩大中国职业教育经费来源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在名校林立的北京职业教育界,有一所背景特殊的职业学校--中国-德国北京电器模具技术培训中心(以下简称中德北京培训中心),它的建立是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在中国第一次的实践,见证了改革开放后我国教育改革特别是职业教育改革开放所经过的历程.  相似文献   

14.
德国"双元制"是目前世界比较成功的职教办学模式之一,如何在中国职业教育中实现"双元制",一直是职教界探索的热点.东莞市长安职业高级中学经过多年的校企合作探索,实行了以"车间进校"这一模式的中国特色"双元制",建立起校企互惠互助、彼此促进的双赢机制,用利益纽带和责任义务使双方建立较稳定的长期的合作关系,开创了"双元互动,校企双赢"的人才培养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德国职业教育独具特色,其职业教育和培训主要是通过"双元制"来进行实施的,建立了以生产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本文通过对中德职业技术教育比较,分析了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职教体系、师资培养、管理体制以及评价方式,并对近年来在我校汽车专业的运用探讨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10月14日,以"扩大交流、拓展合作、促进发展"为主题的2010中德职业教育交流大会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来自中德两国教育界、科研界和企业界近300名代表,为加强两国职业教育交流合作献策,就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产业结构调整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和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制度等内容作了广泛交流与深入探讨,并就职业教育评价体系构建和主动适应行业企业与经济发展、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及课程的设置与创新等四个专题进行了分会场讨论.  相似文献   

17.
德国“双元制”实践基地建设方案探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内涵,并以太仓中德培训中心为例,研究了"双元制"实践基地的建设基础,探讨了德国"双元制"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18.
巫莉丽 《文教资料》2010,(24):122-124
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以其"双元制"模式闻名世界,并为全球各国所借鉴。随着时代发展变化,德国国内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并非一成不变。本文从"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具体模式与特点出发,介绍了德国国内近年来对于"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所进行的新思考,并就德国职业教育体系改革进行了有关探讨。  相似文献   

19.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以创建"中德工程训练中心"为平台,深化与德资企业的对接,创新"双元制"教育模式,实施"政行企校"四方联动的董事会管理下的专业运行机制,形成基于德国"双元制"的"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嵌入德国职业资格标准的"三模块递进式"的课程体系,并实行"行企校"三方参与的课程质量监控与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20.
记忆     
<正>1913年4月1日,博世集团创始人罗伯特·博世在德国斯图加特设立了博世第一个独立的职业培训中心,标志着博世"双元制"学徒班职业教育模式的开端。一百年来,该职教模式已在全球20多个国家成功开展,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企联合的模式,培养了超过10万名优秀的年轻技术人才。博世"双元制"学徒班职业教育模式于2007年引入中国,已在苏州、北京、长沙、南京等地开展。经过三年学徒班职业教育,通过毕业考试的学生可获得由德国工商会颁发的德国专业技能技师证书。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