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省档案馆藏唐开元二年的6件档案,是国内档案馆中少有的档案珍品,已经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我作为辽宁省档案馆的档案工作者,对档案工作者和史学专家研究这几件唐代档案十分关注,特别是这几件唐档是敦煌文书,还是吐鲁番文书的研究?为此,我拜托甘肃省档案局李虎副局长请教了敦煌研究院的李正宇和施萍婷研究员,查阅了武汉大学陈国灿教授等专家学者的有关文章,并对比日本宁乐美术馆等所藏的唐代吐鲁番文书。现在可以断定,这6件档案是唐开元二年的吐鲁番文书,而不是敦煌文书。  相似文献   

2.
作为现代学科,档案学与历史学两者之间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现代历史学是从阅读和利用档案开始的,而历史档案整理尤其受到19世纪历史主义等史学思潮的影响,并以此为思想动力,从中发展出档案整理的经典理论,即来源原则.立足于数字人文推动下历史档案整理的时代转型,通过对历史档案整理理论和实践的追溯,尤其以德国布伦内克自由来源原则为分析重点,得出历史档案整理走向单个文本并将历史档案整理视作历史解释的理论指向,以及史学研究对历史档案文本作细化描述的利用需求.但在历史档案整理实践上,由于档案数量庞大,深入文本的理想及对文本内容的细颗粒描述,不得不因条件制约而止步.这是中外历史档案整理史上曾面临的共同困境,而必待时代孕育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王可风的民国档案工作入手,以其档案学研究成果为基础,凝练出他的档案学思想。明确其档案学思想不仅涉及到档案与史学关系的理论认识,更关注实践经验的总结,探索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历史档案整理原则与编研方法,甚至提出了建立档案史料学这一学科的设想,为我国档案学研究做出了贡献,对当前的民国档案工作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一直以来,档案的开发整理多集中于较为珍稀的历史档案,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如长芦盐务档案、保定商会档案、清代南部县衙档案等的整理与出版。这些档案的整理开发极大地推动了相关史学研究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应看到,拥有珍稀历史档案的档案馆毕竟还是少数,得到开发的档案也不过沧海之一粟。实际上,就档案的功用而言,其对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资鉴功能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中国知网的计量可视化分析工具对三十多年来我国档案学界对宋代架阁库及其相应的法规设置的研究趋势进行整理,归纳总结了此问题在我国档案学界研究情况,在分析研究内容结构的同时,指出今后我国在宋代架阁库问题以及档案史学研究领域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档案学者为什么要具有大历史的视野和档案史学者如何参与大历史的研究"两个方面的问题。说明了档案史研究与大历史之间的关系,从大历史观的角度说明了档案史在档案学中的基础地位;较具体地阐述了档案史学者如何在本学科范围内、一级学科范围内参与历史研究,以及如何参与各种专门史、断代史和文明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历史由过去的事件构成 ,档案是历史事件所遗留下来的证据。两者虽然不属于同一事物 ,却具有特殊的对应关系。档案因具有原始、真实的史料价值而受到史学研究者的青睐 ,由此而产生了档案利用与史学研究之间不可割裂的密切联系。对于档案利用与史学研究之间的这种关系 ,中西方的档案学界与史学界有着同样的认识。西方档案工作者自豪地称自己为“历史学者的助手(thehandmaidensofhistorians)” ,或者更加明确地像谢伦伯格那样将档案工作者比喻为“为学者砍柴挑水的人” ,中国的档案工作者更是以周恩来总理的鼓励自勉 ,学习司马迁利用档案进行历…  相似文献   

8.
吴雁南是国内外公认的史学专家,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的教学、研究以及教材编写工作。首先厘清了高校名人档案的概念,然后以吴雁南名人档案为个案进行内容分析,深入研究名人档案的收集(征集)、整理、立卷、开发利用等方面,以期对高校档案馆开展名人档案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档案馆编研工作委员会暨《档案与史学》编辑委员会近日举行扩大会议,研讨今后编研工作新思路,提出编研工作结构调整、档案信息开发向建国后转移、谋求全市联动等设想,争取缔研工作在新世纪里上一个新的台阶,为上海市档案工作创一流作出贡献。会议于11月18日至20日举行,出席会议的有上海市档案馆副馆长史梅定、仓大放,馆编研工作委员会暨《档案与史学》编辑委员会全体委员,《档案与史学》编辑部部分成员。上海市委党校科研处处长朱华教授、《世纪》杂志副主编沈飞德、东华大学社科系教授徐有威应邀出席了会议。整个会议气氛热烈…  相似文献   

10.
历史证明,编史修志离不开档案。孔子开创了档案文献编纂之先河,他整理六经、搜集档案、尊重史实,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将档案编纂与史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主持编  相似文献   

11.
档案文献编纂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到了现代才开始形成的.历史上一些学者、文献学家、历史学家,在文献整理编纂和史学研究的实践中,把目录学、校勘学、版本学、历史编纂学与档案文献编纂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熔为一炉,对档案文献编纂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12.
据<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家语·本姓解>诸书载:孔子曾对相关档案资料作过整理工作.对此事之具体情况,今之学者已进行过考察,主要成果有刘红<整理古籍文献的先驱--孔子>、李淑芳<管窥孔子档案文献编纂及其成果>等,这些论述虽彰显出孔子档案整理工作的成就,然其多是从史学角度切入的,缺乏以档案整理工作为中心的本体观照与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3.
龚自珍作为中国近代思想史和文学史上较为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学者们对其社会改良主义革新理论和文学艺术思想研究颇多。然而,他在一生的官场生涯中,长期接触、整理和利用官府档案,形成一些档案思想,值得档案史学研究者重视。尽管他的档案思想缺乏系统性并存在局限性,但其中有些对今天仍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一、档案与史学的关系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作为原始记录保存起来的以备查考的文字、图表、声像及其它各种方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史学则是一门研究过去时空中的人的综合性的人文学”①。从定义上看,二者有很大的一致性:一是档案与史学成果均属于文献范畴,在内容上可以互相补充,工作方法上可以互相借鉴,提供利用上可以互相辅助。二是档案与史学成果均是以文字、图表、声像的方式记录在一定的载体上,使人、物、事的历史面貌重现,为人们证明所获得信息的真伪提供依据性。三是档案与史学研究的共同目的是印证历…  相似文献   

15.
《档案与史学》1997年第3期载有陈修良同志《刘晓同志领导白区工作的回忆(二)》一文,其中有段文字云:  相似文献   

16.
司法档案这一传统史学研究中被忽视的历史资料受到新史学家重视。他们应用多种方法研究司法档案,为西方史学的更新作出了贡献,但在司法档案的运用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出土简帛与中国早期藏书研究》一书以出土简帛与传世文献的彼此对读和相互印证为主要研究方法,勾勒了我国早期文献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等方面(所谓"藏书")的基本史实及其演进规律,而所藏之"书"是包括档案的.该书的档案学研究价值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厘清了档案与图书的异同,认为档案整理包括两大基本类型,并非所有的档案整理都会形成书籍.二是澄明了档案整理和图书整理的确切关系,揭示了档案整理相对于图书整理的前提地位.三是揭示了档案事业发展的动态特征,从而超越了在自然历史的层面上历时性罗列相关档案学史料的层次.  相似文献   

18.
友言在先     
<正>自1921年"八千麻袋事件"披露于世以来,社会各界对明清档案进行了广泛的关注,整理与编纂代不乏人。尤其是建国以来,不管是档案馆馆藏的官方档案还是散落民间的民间文书,在收集、整理、编纂、开发利用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的重视。这里,我们选取三个方面的典型进行探讨:第一,明清官方档案的编纂,此一领域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为龙头,全国省市档案馆互为支撑,近七十年来整理与编纂出版的明清档案汇编数量极为惊人,并引起了史学  相似文献   

19.
伴随20世纪西方新史学对于19世纪传统史学的革新,西方史学对于档案的利用也出现巨大变化。新史学对于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的开拓直接影响到历史研究中档案利用的范围和面貌。  相似文献   

20.
荣孟源论档案史料编纂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荣孟源(1913-1985),山东宁津人,是国内外颇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和史料学家。荣先生的史学成就离不开丰富的档案史料工作经验,其一生最大的贡献在于“以整理近代历史档案推动近代史的研究”。早在延安时期,他就参与过史料工作。从建国初他追随范文澜先生创建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开始,更是一直钟情于被他称之为“我的专业”的近代档案史料的整理和编纂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