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世界范围教师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远在北欧的芬兰,以“质量高、差异小、奇迹教育”等评价成为了世界教育的“超级明星”。文章从芬兰的基础教育切入,立足于具体介绍芬兰基础教育成功的一个核心因素:成功高效的教师队伍建设。没有成功高效的教师队伍就没有芬兰基础教育的成功,而成功高效的教师队伍则直接得益于芬兰教师教育大学化的程度、培养模式、质量保证体系、教师评价体系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2.
正芬兰目前是全球课时最少、课后复习时间最短、假期最长的国家。近十年来,芬兰的基础教育以其特色吸引了全世界各个国家的专家到芬兰考察,而且,芬兰的基础教育在各项世界级评比中总是处于前列。芬兰教育最大的特点是平等地对待并珍视每一个孩子。芬兰的教育不带头、不鼓动、不排名,不提倡精英教育,而是平等地对待每一名  相似文献   

3.
芬兰的基础教育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很有特色,其成功源于有效的教育哲学、弹性课程设置与学能评价、高质量的教师培训、完善的图书馆服务、文化同质等因素。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视野下芬兰基础教育也面临一些挑战。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芬兰制定了基础教育质量标准,同时构建了从国家、地区到学校三位一体、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质量评价体系,并为此成立了国家教育委员会和教育评估委员会等质量保障机构。无论从教育质量标准的指导思想、维度划分、指标设计、评价重心,还是从有关的教育立法、实施策略等芬兰基础教育都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5.
挖掘芬兰学制成功的秘密需要梳理其学制的变革并总结其现行学制的特点。回顾芬兰历史,其学制经历了探索期、发展期、成熟期和深化期,当前由早期教育、学前教育、基础教育、普通高中与职业教育以及高等教育构成。芬兰学制的优点在于独特的基础教育设置、多维的学生支持体系、公共资金扶持下的各级教育、每个教育阶段的高度自主权和完善的教师教育体系。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芬兰学制需要解决教育系统预期目标未能充分实现和教育不公平性有所增加的两大问题。  相似文献   

6.
自从2000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结果公布之后,芬兰基础教育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研究人员被芬兰教育体系呈现的少教与多学、少测与多学、多样与公平的悖论所迷住了。运用生态系统理论分析芬兰基础教育“轻负担,高质量”的原因,这为我国基础教育提质减负提供了有益借鉴:要提供学生指导,促进个性发展;协同家校合作,促进健康发展;发展教师教育,满足教育需求;提升职业教育,促进多元发展;改革教育系统,实现公平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从课程理念到课程设置都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弊症。为此,必须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世界各国都在加快教育民主化进程,教育民主化程度反映一个国家的民主化程度,更能体现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因而只有在国民素质普遍较高、民主意识普遍增强的基础上,才能体现较高的政治民主。  相似文献   

8.
芬兰的教师教育较为领先,我国的基础教育则相对落后。反思芬兰教师教育模式有助于我国师范教育质量和教师职业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芬兰在国际教育测评中,特别是在“国际学生评价项目”中的成功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研究者及政策制定者的关注。通过对芬兰在IEA和OECD等组织的测评项目中所取得的成绩情况进行梳理,认为芬兰教育在国际测评中取得了以成绩卓越、均衡公平和持续发展为特性的成功。通过考察芬兰教育成功的特点,以期深化对芬兰教育和教育成功的理解,为我国基础教育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0.
<正>芬兰的基础教育,因为在PISA等国际测评中有突出的表现,所以备受关注,前往芬兰学习、调研取经的教师和教育专家络绎不绝。大家都想探究芬兰基础教育成功背后的奥秘,看是否有什么经验可以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推广。《这就是芬兰教育》一书的作者钱文丹2015年到芬兰求学,之后在芬兰从事对中国教师的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11.
芬兰的基础教育是全世界公认的最好的教育。但是在芬兰,学生在校的时间是最短的,小学是9:15-14:00放学,中学是8:30-15:00。芬兰的基础教育,奥秘在哪里?芬兰的教师说:"我们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教育效果会如此地好,我们根本没有想过要得第一还是第几。"2014年,我随朝阳分院骨干研修班赴芬兰学习近一个月,对芬兰的教育有了多角度的观察和比较深入的思考。从而受到一些启发,产生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不断提高,文化自信成为中国走向世界必将面对的重要课题。我们应该在努力保持自身发展优势的同时,始终以包容、开放的眼光,关注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近年来,芬兰基础教育阶段学生"高成绩、低负担"的亮眼表现,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美国、英国、日本、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教育考察团纷纷前往芬兰,探寻芬兰基础教育的成功密码。  相似文献   

13.
如何在提高教育公平的基础上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是世界各国在发展基础教育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芬兰基础教育的质量在发达国家中名列前茅,教育的均衡化程度也在世界居于前列,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实现了有质量的均衡化发展。文章从经济社会背景、发展阶段、学校教育改革、师资培养模式、教育投入等方面分析了芬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衡化发展的主要特点、发展脉络及成因。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技术课程与工艺课程的讨论出发,考察芬兰基础教育阶段技术课程的发展史,并从课程原理,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内容以及课程实施四个方面着重分析2004年芬兰技术课程框架——"工艺",进而总结芬兰基础教育阶段技术课程的特点,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技术教育的改革,技术课程的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5.
教育民主化是当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把教育民主作为一个核心理念.然而在教育现实中,却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非民主化倾向.通过调查,从教育管理、教育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四方面对当前中小学教育中的非民主化现象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6.
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2000年和2003年负责组织实施了由32个主要工业化国家15岁学生参与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The Program for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在两次公布的评估结果中芬兰学生的总体水平远远超过了美国、英国、德国及北欧的其他邻邦,这也引起了国际教育界对芬兰基础教育的极大关注。芬兰基础教育不仅整体水平很高,而且不同地区间各校的差异很小。芬兰在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方面为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正>在社会变迁推动、国家教育宏观发展政策指引及周期性课改传统促进等的背景下,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于2013年启动了基础教育新课改,2015年审查通过了新的基础教育国家核心课程标准,并于2016年8月在中小学全面实施。"现象教学"是芬兰新课改的重要概念,受到外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以致出现对其本义的歪曲和误解。一、芬兰基础教育新课改的误读:取消传统学科教学  相似文献   

18.
(一) 教育民主化是先进的教育理念,是现代化教育的显著特征。正在全面启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渗透了教育民主化的精神,这无论是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高度,还是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都具有十分深刻的民主意义。 一、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策略体现了教育民主化的方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新课程的七个培养目标。实现这些目标,应该具有的先进理念和应对策略是: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  相似文献   

19.
受芬兰、瑞典教育机构和学校邀请,刘育民副厅长带领广东省教育厅基础教育考察团一行七人,于2005年11月中旬考察了北欧基础教育课程状况。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基础教育经过多年发展成绩令人瞩目,在新的教育发展阶段,需要重新认识并系统思考基础教育.深入分析芬兰、日本、韩国等国家基础教育发展的新实践和新趋势,对于"十四五"时期我国构建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意义重大.我国应围绕先进的教育理念、一流的教师队伍、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和效益优化的教育保障四方面,合力构建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为建成教育强国、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