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有一次,我听到一位幼儿园的小朋友对老师说:“老师,他把垃圾盛到路上了。”老师听了憋不住笑了起来,可又顺着孩子的话说:“罢了,下次不在路上盛垃圾就是了。”又有一次,一位家长中午到幼儿园接孩子回家,孩子不肯坐在自行车后面,要  相似文献   

2.
陈老师是一所幼儿园里的中班老师,近来有件事情让她很苦恼:这几天她连续接到几位家长的投诉,说他们小孩的一些诸如铅笔、手帕等小物品不见了。一开始陈老师对此没有太在意,认为是小朋友自己不小心弄丢了,但是为了给这些投诉的家长一个交待,陈老师还是留心现察了一下班里小朋友的情况。可是观察的结果却让陈老师十分震惊,那就是在她任教的班里确实有小朋友而且不止一个小朋友有这种“偷窃”行为。这一状况让陈老师很困惑,她不明白为什么小朋友会出现这种行为,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向家长们交待,她更担心的是这种“偷窃”行为是否会在班里面流行开…  相似文献   

3.
大人国的歌     
“六一”儿童节那天,幼儿园里来了几个叔叔、阿姨,他们都是来看望小朋友的。叔叔阿姨们看望了小班、中班的小朋友。又来到了大班。大班的老师.请一个叔叔给小朋友说说话。那个叔叔说:“小朋友们,叔叔最喜欢幼儿园了,幼儿园就像是个小人国——快乐的小人国。”他说着说着就念起儿歌来了:小小的椅子小小的桌,小小的朋友多又多,小小的手儿画又写,小小的嘴巴爱唱歌,  相似文献   

4.
一位阿姨带着幼儿园的孩子去赏花,她给孩子们出了一道题:说说你们最喜欢哪种颜色的花?为什么喜欢呀?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抢答:“我喜欢红色的花,它像太阳。”“我喜欢粉色的花,它像妈妈的脸。”“我喜欢黄色的花,它像我的裙子。”“我喜欢……”突然有一位小朋友问:“阿姨,您最喜欢什么颜色的花呀?”这位阿姨停顿片刻回答:“我最喜欢小朋友们。因为你们在阿姨心里是最好看最美丽的花!”  相似文献   

5.
分类思想人人有. 幼儿园老师在桌上散乱地放置下列若干物品:2本书,3个苹果,1支笔,1辆玩具汽车,2个橘子,1只玩具小白兔,1块擦皮……老师对一位小朋友说:“你能将桌上的物品整理一下吗?”预期的现象发生了——这位小朋友将桌上待整理的物品分成3部分:水果、玩具与学习用品.  相似文献   

6.
爱的思索     
在幼儿园里,任何一种课程模式,任何一种教育教学活动都需要通过教师去贯彻实施。要达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目标,教师仅有高超的教学技能、技巧是不够的,还需要对孩子充满诚挚的爱。这种爱应源于责任感、事业心,发自教师的内心。 爱在理解 一天,午餐活动即将结束时,小朋友姜×问我:“你今天带我们散步吗?”我点点头。他又说:“我最喜欢你,最喜欢和你一起散  相似文献   

7.
当前,幼儿园的课程越来越趋向于生活化、综合化、多元化,《纲要》中也多次提出“一日生活是课程、教师是课程”等先进的教育理念。笔者所在的幼儿园也正在进行园本课程的研究,对这些教育理念并不陌生,但在真正实施的过程中似乎并没有将这些先进的理论运用于实践,直至有一次,听到一位幼教专家提出“课程是事件”的观点后,对幼儿园的课程实施才真正领悟了其中的深刻内涵,感触很深。案例一:踩雨的思索一天早上,小朋友吃完点心后习惯地来到自然角观看他们喜爱的动植物。这时,天空中正下着蒙蒙细雨,很多小朋友都被雨深深地吸引了。瞧,小朋友一个…  相似文献   

8.
晓荻 《家庭与家教》2006,(11):34-35
在幼儿心理学的理念里,小朋友成长的第一个阶段,也就是零到七岁,非常重视让小朋友“玩”,与时下偏重小朋友许多知识上的学习大相径庭。但是这个“玩”的个中学问又很不一样,怎样才能让小朋友适当地玩,玩出健康的身心呢?让我们走进美国华德福幼儿园,看看那里是怎样教孩子“玩”的吧。收与放的韵律华德福教育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和发展最快的教育运动,华德福幼儿园遍布于各大洲有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美国有许多华德福幼儿园,他们实施的教育方针已成为美国幼儿教育效仿的典范。在华德福教育中,韵律是一再被强调的一点,韵律就像呼吸一样,一吸…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老师和家长们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惑:要不要教幼儿园的小朋友识字?让幼儿园的小朋友识字,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是理论界莫衷一是的话题。那么,处于幼儿教育第一线的幼儿园老师和与小朋友接触最为密切的家长们又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让我们走进他们的世界,听听他们对于幼儿园识字的看法。5位家长观点——观点一幼儿园识字,可以为我们家长解忧。我听一些上小学孩子的家长说,小学一年级就要认识400个字。我们担心,如果幼儿园不教小孩子认字,他们进了小学后可能会跟不上进度。虽然我们让孩子上幼儿园的本意是想给孩子一个快乐的…  相似文献   

10.
在与家长的交往中,一直让人头疼的是,尽管老师的工作很卖力,成绩也很突出,但总有个别家长不满意,甚至故意“找茬儿”。比如我班王中的姥姥,她明知道自己的孙子在家也常流鼻血.却硬说孩子在幼儿园流鼻血是被小朋友打的。尽管我跟她再三解释,她还是找园长告了我一状;我真有点儿觉得冤枉。面对这样故意“找茬儿”的家长,老师是生气、抱怨,还是委曲求全、忍气吞声了事呢?一次语言课上,孩子们正集中注意力听故事,忽听王中邻位的小朋友说:“老师,王中的鼻子又流血了!”王中正聚精会神听故事,血快流到嘴唇了他还不觉得。我赶紧拿…  相似文献   

11.
我园自从主持了省级十五规划课题“幼儿个性和谐发展课程的构建”以来,把家园合作看做是课程建设的桥梁,幼儿个性展示的舞台,潜能发展的渠道,情感培养的载体,这些活动对于幼儿独立、自信、合作、创新的个性培养目标有着积极的意义。你们看,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活动,在老师精心的策划、家长主动的参与、幼儿尽情的展示中诞生了……一、家长培训,了解课程家长会是幼儿园最普通的活动方式,要说我园的家长会有什么不同,那就是把家长会变成一个课题培训的场所。在家长会上,我们首先要对家长进行课程理念的渗透,主题活动的开展,家园配合的要点等,更重…  相似文献   

12.
当孩子在幼儿园发生意外伤害,如磕碰、摔伤时,有些家长会不依不饶地找到园长理论一番。如何既有效地做好家长工作,同时又教育教职工进一步增强责任心,改进工作,也是摆在我们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下面是我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件事。 一次,大班的一位老师组织幼儿户外活动,x小朋友在玩跳绳,Y小朋友正巧踩到x小朋友的跳绳上,X小朋友一收绳子,Y小朋友一不小心摔倒在地,磕破了下颌,伤口有些渗血。老师马上带Y小朋友到保健室,经保健医检查处理后,送回到班上。晚上,Y小朋友的爷爷来接他,同班的另一位老师向家长讲明了情况,并道了歉。同时,x小朋友家长知道此事后,也一再说“对不起”,并表示要带Y小朋友到医院看一看。老师原以为这样就没事了,但第二天早晨,Y小朋友的妈妈来到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的小朋友最喜欢在沙池中、水池中玩耍。沙子、泥巴、水对于幼儿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沙子能堆高、挖“河”、修“路”,可设计成“幼儿园”、“城堡”;泥巴可压、可捏、可团成各种小模型;水的玩法更是变化多端。在这些自然的游戏中,幼儿的各种能力如感知力、观察力、想象力都得以发展。幼儿互帮互助、相互招呼、心情舒畅,可谓一举两得。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游戏是孩子的生命。”对于这一点,有些家长还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在幼儿园大门口,你经常听到的问  相似文献   

14.
在学前领域,既有殊相也有共相的课程故事、学习故事、游戏故事正在不同地区幼儿园推进。幼儿园课程发展故事存在讲述方式相对单一、讲述题材相对单调、讲述反思相对单薄的问题。幼儿园课程发展的故事讲述可以助力循证实践和理论的幼儿园课程完善与传播,助推转变“三观”的幼儿园教师成长与反思,助长看得见过程的幼儿学习与发展。达成幼儿园课程发展的故事讲述图景需要在“谁来讲”的主体上从单一走向多元,在“讲什么”的内容上从单调走向丰富,在“怎么讲”的方式上从单薄走向丰满。  相似文献   

15.
本刊1982年第六期上刊登了吴翌、潘天祥两位同志合写的《改善幼儿伙食,增加幼儿营养》一文,文章中提到上海市卢湾区太仓路幼儿园把幼儿们最喜欢的菜列为传统菜。下面刊登该园的传统菜菜谱及营养价值表,供幼儿园及家长参考。表中的“两”是生菜的重量,“克”是蛋白质的含量,“卡”是产生的热量,是按每个幼儿的需要量安排的。  相似文献   

16.
<正>主题活动是幼儿园重要的活动内容,家长是幼儿教育的责任者之一,幼儿园若能利用家长资源为主题活动提供帮助,可弥补幼儿园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在每一次的主题活动开始之前,为了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我们都会设计调查问卷,邀请家长朋友们配合,亲子共同完成一份“经验调查小报”。可是我们常常听到家长的埋怨声:“又要做小报了,我上班都要忙死了!”“这哪是孩子上幼儿园,简直我们在上学!”“这个小报要怎么做?做手工、画画,我都不擅长,  相似文献   

17.
一、以家长俱乐部为载体丰富幼儿园课程资源的意义 1.有利于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在倡导“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学习”的今天,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幼儿园需要跟进的问题。从本园对家长志愿者的调查统计来看,家长资源丰富多样,家长参与幼儿教育的热情也有增无减。从“课程是教师、儿童、家长全体卷入者共同创造的教育生活”这一理念出发,  相似文献   

18.
周润甘 《教育导刊》2006,(11):58-5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纲要》精神的指导下,我们引入“家长教师”助教这一模式。借助“家长教师”这一教育模式,有利家园教育互动,促进亲子关系,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促进幼儿的发展。下面谈谈我们的一些尝试。(一)根据教育需要,选择合适的“家长助教”一般来园的“家长教师”都是小朋友的父、母或祖辈等。我们发放给家长参与助教的“调查表”,调查的项目有职业、经历、特…  相似文献   

19.
《学前教育》2006,(10):51-51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为吸引家长参与幼儿的活动,有效落实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本学期我们根据活动主题,请家长、幼儿共同制作《亲子主题报》,即根据某个活动主题,由幼儿口述相关内容,家长进行记录;或通过绘画、报纸摘抄、剪报、摄影、网上下载等形式反映该主题,由孩子、家长共同完成。《亲子主题报》的制作,一改过去家长被幼儿园牵着鼻子走的情况,家长成为园本课程构建和实施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韩宇峰 《成才之路》2009,(33):69-70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主题墙是幼儿园环境教育实施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以互动墙饰为切入点,探索墙饰与课程、教学、幼儿以及家长之间的多元互动,来实现“墙壁”对家长、幼儿的“对话”.真正让幼儿做主题墙饰的主人。使墙面环境成为幼儿与教师、家长的互动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