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有些报刊提出要尊重孩子的“隐私权”问题,批评中小学生家长暗自拆阅子女的信件、日记的行为。这对一些不善于对待孩子的“隐秘世界”因而产生亲子矛盾、导致不良家教效果的家长,是很必要的。但是由于文章往往片面强调了“权”,同时也助长了某些少年子女,把家长...  相似文献   

2.
由北京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家庭教育丛刊《父母必读))已于四月份创刊。该刊主要围绕家庭教育这个中心,交流经验,传播知识,以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水平,增强父母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的责任心。它辟有“家教楷模”、“教子篇”、“话说儿女事”、“育苗集”、“大家谈”、“教师笔记摘录”、“国外见闻”、  相似文献   

3.
外国的家长们十分注重从小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经受挫折与战胜困难的能力。本书网罗来自多个国家的教子理念,从幼儿启蒙教育、阅读教育、性格培养、智力开发、良好习惯培养等方面,介绍了外国人对于教子的方法与事例,为中国父母寻求新的教子途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富豪虽然也是人,但教育孩子的方式与常人还是有些不同。身价75亿美元的巴蒂斯塔认为养孩子最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先遭遭罪、经历一些痛苦。"星二代"李天一在中国卷入强暴案、"富二代"徐义淳在美国违规驾驶撞死人这两起案件,最近成了热门话题。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星二代""富二代"坑爹凸显出一些家长在子女教育上严重缺失和偏差。有钱人家的孩子是嘴里含着  相似文献   

5.
张兵 《民生周刊》2023,(10):27-29
<正>“作为家长,对短视频一禁了之,是最省事却可能是最失败的做法,因为没有在这个过程中教会孩子辨别、选择与自律。”孩子沉迷短视频,怎么办?没收手机,采取“打”或“吼”等强制手段干预,有时,一禁了之的效果并不佳。如何解救被短视频“绑架”的孩子?家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应注意把控孩子观看短视频的内容和时间,同时,多带孩子参加户外运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更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以身作则,减少自身观看短视频的时间,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全国新书目》2022,(4):74-76
<正>本书在理财知识的大背景下,将具体的知识点,如正确的财富观、理财方法和工具,按照孩子的年龄和心理发展阶段进行讲解,设计了在日常生活中便于家长操作、易于孩子接受的理财和储蓄工具,启蒙孩子财商,帮助孩子形成并巩固正确的消费和理财习惯,长大不当“月光族”“啃老族”,助力孩子成为未来的财富精英。父母该给零用钱吗?什么时候给?给多少?孩子可以用这些钱干什么?家长、教育专家、心理学家和理财专家在这些话题上的讨论经久不衰。一个普遍认可的观点是:零用钱是个有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教育版面承载的内容很广。意义很重,看起来纷繁,实际最终归结到一点,核心便是“为了孩子”。作为一名教育版面的编辑。思索更多的是做什么样的内容更贴近孩子?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途径又是什么?经过多年的编辑工作,我觉得“家长”是我们了解孩子,展现孩子世界。  相似文献   

8.
林波 《兰台内外》2006,(4):60-61
一个曾让老师头疼的“问题孩子”,最后却成了2005年成都市高考理科状元。这缘于只有初中化的父亲那套与众不同的教子法。许多家长都习惯给孩子用“加法教育”——这次你考了第二,下次你就要争取考第一,你能考上二流大学,那么你就要冲击一流大学。毛庆劳却在给儿子做“减法教育”——“你能考100分,考99分就足够了”。毛庆劳用自己独创的“减法教育”,育出了一位优秀的青年学子。  相似文献   

9.
家长要包办婚姻是认为自己比子女高明,其动机是为了孩子幸福。政府在企业重组问题上“包办婚姻”同样是认为自己高明,其动机也是为了企业和国家好。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0.
春风化雨──读“忠魁智教──成功父母方案”丛书关立正在走向21世纪的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也是每个家庭的希望。哪个为家长者不望子成龙?哪个为父母者不满怀融融春晖之情?家长们为了子女的健康成长真可谓殚精竭虑,不厌其烦。然而,许多家长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  相似文献   

11.
目前,市场上的教子图书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但大都是单方面的说教式。教育父母的一套,教育孩子的又一套,这样导致父母孩子无从下手,不但没有取得双方互助成长的效果,反而使得双方关系更加僵化。针对这种情况, 中央编译出版社最近出版了一套“和谐教子”丛书,包括《决定孩子前途的45个细节》、《决定孩子前途的11种能力》等书  相似文献   

12.
“我爱你”是人间最美好的语言。恋人之间一句“我爱你”,常常是情感升温的开始。夫妻之间一句“我爱你”,往往是爱情保鲜的秘方。游子遥望故乡一句“我爱你”,那是绿叶对根的情意。父母对子女说一声“我爱你”,那是给孩子注入成长的“维生素”,或者是孩子事业成功的“催化剂”。然而,子女对父母说一声“我爱你”,那又会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3.
有一位当作家的母亲问孩子:“你将来长大了干什么?”孩子答道:“我要当杀手!”这位作家惊骇之余,不由得感慨当今电视节目中凶杀镜头之多。在电视节目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杀手竟成了孩子们崇拜的对象。一位家长深怕电视中过多的拥抱、接吻镜头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于是每逢出现这类画面,就叫孩子蒙上眼睛,以致无法完整地看完一部片子。孩子不乐意了,说:“电视中尽是这类镜头,叫我怎么蒙啊?再说,你不在的时候,我还不是照样看?”闹得家长竟无言以对。以上是笔者从报纸杂志上随手摘下的几则,类似的事例可以说是俯拾皆是,在现实…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中国有句古话说“富不过三代”。约有70%的家族企业来能传到下一代,87%来能传到第3代。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富二代”中的一群人,正意欲为自己正名。其实大部分富二代都在“潜水”中低调成长。很多知名民企的“二代”已开始在父辈缔造的财富旗舰里身居要职,已懂得去担起肩上的责任,也承受着更大的压力。这让我们深思:是否应该对逐渐成熟的“富二代”进行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5.
林君 《图书馆杂志》2023,(9):I0018-I0022
传统观念里,父亲是权威、力量、严肃的代名词。甲骨文里,最早“父”的字形,像一个人右手持棒的样子,意思是:父亲是手里举着棍棒教子女守规矩的人;《说文》里直接用文字表述,“父,矩也。家长率教者。从又举杖”,也认为“父”是手举棍杖、行使教育权力的家长。  相似文献   

16.
在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旅途上,每一位家长都有一本"血泪史"。孩子是我们一世的期盼,然而并不是所有付出都有回报,因为只有正确的道路才能引领我们到理想的结果上来,道路决定一切!周正就是这样一位引路人。他是位心理学家,他走到哪里都会给人们一种冲击。因为他振聋发聩的教子理念,因为他毫不留情地击中我们教子的软肋。  相似文献   

17.
《新闻世界》2008,(2):8-8
青涩少年版——青春冲动的诱惑? 现状:据媒体报道,一位父亲无意间听到年仅12岁的孩子给同学打电话说“我都结婚三次了”,这样的流行语在一些刚上初中的孩子之间流传,让家长大吃一惊。  相似文献   

18.
儿童教育是个大问题。小到家庭、大到社会都把这列为基础性的重要工程来抓。鼓励孩子读书便成为家长教育子女一种重要的途径。所以,六一儿童节带女儿去书店,花了240元钱买了套“新世纪少儿知识百科”(全套十册,延边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作为节日札物。女儿自然非常高兴,回家后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晚上。女儿忽然捧着其中一本《世界奥秘奇闻大全》来问我:“爸爸,这些事怎么可能是真的呢?”我接过书一看,心中吃了一惊,只见书上赫然列着一条条刺眼的标题:“没有脑袋的婴儿”、“能用手心煎鱼的人”、“会走路的板凳”…  相似文献   

19.
葛孟玲 《新闻世界》2011,(11):125-126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国内五大报纸报中有关“富二代”的报道进行定量分析,就媒体对富二代的关注点和对其态度进行考察;同时,对不同类型媒介是否呈现出不同的“富二代”群体形象进行分析,以检视并描绘大众媒体所呈现出的“富二代”群体的基本形象。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本写给父母的书。子女,是父母的希望,独生子女,则是希望之中的主要希望了。然而不少家长虽有爱心,却并不懂得怎样去爱孩子,怎样才算爱孩子,这本《教育子女的艺术》就是教父母如何去达到真正地爱孩子的艺术境界。这本书从教育学、心理学、美学、伦理学的角度,结合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