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秦升泽  吴平 《出版科学》2021,29(1):38-46
三农图书出版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论文从出版种数、类目、时间、定价、出版社等角度对历年农家书屋推荐目录进行分析,指出三农图书出版存在品种不足、形式单一、与农民需求有距离、定价较高的问题,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三农图书出版应该增加品种、开发电子出版物、注重出版时效性、采取低价或优惠策略、因地制宜做好出版.  相似文献   

2.
何思颖 《今传媒》2024,(2):11-14
在“三农”题材自媒体短视频(以下简称“三农”短视频)逐渐发展起来后,众多乡村居民通过短视频将现代化的乡村呈现出来,使得网民群体对乡村建设产生了浓厚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在“三农”短视频的影响下,乡村文化氛围逐渐浓厚,经济效益逐步提高,乡村文化传播范围也不断扩大。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乡村振兴中“三农”短视频的关注重点、“三农”短视频运营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三农”短视频助力乡村振兴的策略,旨在提高“三农”短视频质量,有效发挥其助农作用。  相似文献   

3.
“三农”问题关系着国计民生,新农村、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等战略的实施让乡村发展日新月异,本文基于村级档案管理工作角度,探讨如何让村级档案见证乡村振兴的全过程,同时助力乡村振兴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4.
吴平 《编辑之友》2021,(1):5-10
文章从牢记初心,以提升农民文化水平为出版工作之己任;梳理重点,以助力全面小康为出版之方向;反思不足,以深化"三农"出版为使命;振兴乡村,"十四五"出版工作大有可为四个方面论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出版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今后"三农"出版的开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杨兴魁 《新闻世界》2023,(11):44-47
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在互联网产业赋能农业发展的浪潮中,“乡味”短视频为加快农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本文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聚焦抖音平台,选取不同地区、拥有不同层级粉丝量的“乡味”短视频博主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其发展与助力乡村振兴等问题,提出改善“乡味”短视频发展的途径,以期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6.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公共图书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是新时代赋予的新要求。以武陵山民族地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基层图书馆为例,对该区域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该区域图书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此提出“合作+特色+数字资源+创新”的阅读推广方式,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以提高该区域图书馆阅读推广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席清  童云  林孝栋 《出版广角》2021,(18):10-15
"三农"出版事业的发展与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息息相关,如何把握好时、度、效,创新出版、提高质量、推陈出新,增强"三农"出版物的吸引力和生命力,是"三农"出版单位一直深入思考的问题.文章基于农业科学类图书出版情况,提出新时代"三农"出版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即"三农"出版应主动作为,深入研究农业农村发展的现状,了解市场的需求,研究新兴出版在知识传播中的作用,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局中发挥出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朱萍  朱佳文 《东南传播》2023,(9):135-137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在此关键时期,“三农”短视频的勃兴无疑为农村发展建设提速增效。本文以抖音账号“念乡人周周”为例,基于传播仪式观视角,探讨当前短视频创作者如何利用短视频平台建构仪式,以文化“赋能”,通过记忆、情感的唤起以带动受众的参与,从而拉动当地其他产业增长发展,对以“造血”式力量激发农村内生动力,助力乡村振兴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要振兴,文化为引领。”目前,图书馆情报学、传播学等学科对如何在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中发挥作用做了相对充分的研究,而出版如何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文章较为鲜见。本文首先梳理出版主体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成果,并分析不足。乡村文化振兴是由政府主导,社会多方参与,出版主体参与乡村文化建设要想取得成效必须先建立健全相关的保障机制。本文结合出版主体自身优势,提出从增加优质内容供给的文化客体形式、激发农民主体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内生动力、促进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助力路径,明确出版主体在乡村文化振兴事业中的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10.
韩雯雯  张琳 《视听》2024,(1):126-129
“三农”短视频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以农民为创作主体,以农业生产、文化生产、原生态风景、农村生活为主要拍摄内容,展现质朴真实的乡村环境与中国乡土文化变迁的短视频类型。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三农”短视频成为推动乡村群体进入大众文化场域的重要媒介,借助“三农”短视频,中国乡村民间生活的可见性被激活。在自媒体环境下,“三农”短视频创作者主动探寻传统文化与大众文化契合的审美表达,以乡村为文化场域,积极参与到城乡空间释义和大众话语赋意的媒介嬗变中,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完成了从“土味文化”狂欢到新时代“新农人”的价值回归。  相似文献   

11.
沈金萍 《传媒》2019,(10):29-30
“以助力乡村振兴为核心,确立‘科普惠农路、助力扶贫路、文化下乡路、创业培训路’四条发展道路,同时以‘对内联动、对外联合、上下联通’三种工作方法,充分利用和打通资源渠道,使工作取得最大的成效,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两效相结合,以融媒为工具,助力‘乡村振兴’这一核心战略。”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黑龙江乡村广播总监田尊师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点出了该频率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的主思路。  相似文献   

12.
罗丹 《新闻前哨》2023,(6):16-18
乡村文化振兴是国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农村全面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随着新媒体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短视频以铺天盖地之势席卷全国各地。本文从乡村文化传播的现实图景出发,以短视频为切入点,研究在新媒体时代短视频如何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效能提升。  相似文献   

13.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媒体肩负着为乡村振兴鼓与呼的重任。驻地记者要发挥离“三农”最近、了解“三农”实情的优势,把党和国家的乡村振兴政策及时宣传到位,做乡村振兴的传播者、记录者、推动者、守望者,唱响乡村振兴“好声音”,提高媒体在当地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童云  席清 《出版广角》2021,(10):49-51
文章以策划出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走进乡土乡村助力精准扶贫系列丛书"为例,探讨涉农出版社如何把党和国家有关教育、科技、文化、三农等方针政策和重大部署贯彻落实到出版工作中,以出版人的文化担当,坚定不移地服务国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切实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15.
胡卫卫  唐伟杰 《图书馆》2023,(2):7-13+25
建设数字乡村既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城乡数字鸿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以及数字化人才的缺失已成为掣肘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因素。大数据时代,乡村数字图书馆是乡村智慧治理的产物,也是助推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变量。文章在科学界定数字乡村和数字图书馆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尝试建构“机理—逻辑—机制”的分析框架,通过系统阐释数字图书馆助推数字乡村建设的作用机理,从“技术赋能”和“话语赋权”两个维度探讨其实践逻辑。最后,文章从数字化理念的形塑、数字化平台的搭建、数字化人才的引育和数字化治理机制的建构等方面提出数字图书馆助推数字乡村建设的驱动机制,旨在进一步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数字中国”的实践进程。  相似文献   

16.
辛旭东 《传媒》2023,(8):73-75
<正>随着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我国“三农”工作的重心转向全面乡村振兴,它是关系全局性、长远性、前瞻性的国家总布局,是国家发展的核心和关键问题。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和《2022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明确提出“数字”和“智慧”两个关键词,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时下,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科技革命蕴含强大的增长潜能与创新活力,正加速产业变革。信息流转加速、传播链条缩短、社交圈层打穿,促使更多社会力量以公益协作的形式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扶持事业,如民众、  相似文献   

17.
为服务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探析“三农”出版数字化转型发展策略,文章以“农技耘”App为例,分析其数字化转型实践中的成功经验,提出“三农”出版数字化转型应从创新内容生产、融合新兴技术、丰富产品形态、开展多方合作、转换身份定位、重视营销宣传、强化人才培养七个方面实现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玮  李旭  王玺 《青年记者》2020,(11):40-41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有效发挥县级融媒体传播优势,讲好乡村振兴故事,更好地引导服务群众,营造良好乡村振兴舆论环境,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体现.“三农”问题事关国计民生.从建设“美丽乡村”的提出到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关爱.  相似文献   

19.
宁晶  汤嘉艳 《视听》2024,(1):118-122
短视频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从乡村文化振兴的视角来看,短视频这种数字新媒介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构传承空间、唤起集体记忆、推动文化自觉的作用,而政策、技术、媒介及资本构成短视频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20.
祖昊  陈浩楠 《新闻战线》2022,(10):88-91
对乡村振兴而言,融合报道既能起到宣传示范效应,亦有着构建乡村、农民形象,实现乡村振兴价值赋义,加强乡村振兴主体沟通协同,促进乡村振兴议题社会化等潜在功效。目前,我国“三农”报道基本实现了采编、表达、传播等方面的融合创新。未来,“三农”报道应将自身融合优势用于书写复杂乡村振兴议题,呈现、建构乡村振兴共同体,带动信息的领域性扩散和跨界引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