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满足电液伺服系统用于科研和教学试验要求,设计了一种电液位置伺服系统实验台。阐述了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了系统闭环控制传递函数,应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系统仿真,得到系统伯德图、阶跃响应曲线、输入、输出波形图。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对输出量的位置控制,达到系统精度及稳定性要求,有效解决了电液伺服控制技术在实际生产、应用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关于实验研究的真空区域问题,有较好的实用价值,该电液位置伺服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教学科研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乘坐的舒适性,减少汽车在变速时产生的顿挫感,提出了模糊PID算法对CVT电液伺服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建立CVT电液伺服系统的控制模型,设计出模糊PID控制器,对系统进行优化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器可以有效地优化系统的不确定性因素,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电液伺服系统的实验研究效率,提出了利用DSpace进行电液伺服系统实验研究的方法,解释了利用该方法实现控制策略、参数动态调整的过程,利用该方法对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控制策略进行了简单研究,研究过程表明,利用该方法可简单、快速实现复杂控制策略,提高实验效率,并且所组成的系统具有结构清晰、参数动态调整方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负载扰动对电液位置伺服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以及负载误差的计算,利用MATLAB/simu—link环境,对负载扰动作用下的典型电液位置伺服系统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并采用超前校正方式对系统进行了校正设计.  相似文献   

5.
基于汽车疲劳试验机平台对转向机液压伺服系统进行研究,针对试验机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控制精度不高、系统不稳定问题,设计了电液位置伺服系统。首先建立系统数学模型,推导相应的传递函数。接着利用Simulink软件对系统进行稳定分析,利用典型的PID参数整定策略对系统进行优化处理。最后采用神经元网络自学习算法,在simulink中设计单神经元PID自学习系统,对位置伺服系统进行参数优化整定。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单神经PID整定的电液位置伺服系统超调量比典型PID整定策略减少了90%以上,整定时间也缩短了一半以上。系统稳定性更强、精度更高,具有更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模糊控制的发展,将LabVIEW仿真系统引入模糊控制教学中,详细讲解了LabVIEW中如何设立变量模糊隶属函数,建立模糊控制规则,以电液位置伺服系统为例,建立模糊控制仿真系统,并与普通闭环控制结果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模糊控制的理解,提高学习主动性,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PMSM交流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具有非线性、参数时变性等特点,提出了基于参考模型的模糊自适应控制方法,并在MATLAB/Simulink模块中建立其位置伺服系统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稳态精度和动态响应。  相似文献   

8.
韦彬贵  杨达飞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6):132-134,138
结合液压传动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设计一种电液伺服系统中的PID控制器。首先,给出电液伺服系统的总体设计原理与框架,对电液伺服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进行简要阐述;然后详细分析液压传动控制系统中受力情况和主要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最后给出一个基于数字增量式的PID控制算法流程,算法精确度高,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控制系统设计的前提是建立准确的被控系统的数学模型,为了验证理论建模的准确性,设计了基于硬件在环仿真的系统模型辨识平台。以力伺服控制系统为例:建立柔索驱动系统数学模型;搭建基于d SPACE硬件在环仿真的系统模型辨识平台;最后,利用MATLAB-ident工具箱在离线状态下对系统数学模型进行模型辨识。模型辨识实验结果表明:实际系统和理论模型的频率特性基本吻合,验证了该模型辨识方法的有效性。该平台容易搭建、调试简单、工作稳定,对力伺服系统建模及控制系统设计具有参考价值,同时可推广至其他类型伺服系统的模型辨识。  相似文献   

10.
针对学生对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的学习难于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设计了永磁同步电机参数全部开放的仿真系统,其中永磁同步电机的模型根据矢量解耦的公式用Simulink的模块建立。介绍了永磁同步电机仿真模型的搭建方法和以经典控制理论为基础的各个环节的控制方法。仿真结果验证了系统设计的正确性。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学生可以通过对仿真系统的学习深入理解理论学习的内容,学生研究的各种算法可以方便地移植到仿真系统中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自主设计的多功能模型箱,基于该模型箱可设计多种排土场相似模拟实验,以在降雨作用和不同位置抗滑槽作用下排土场相似模拟实验为例。分别探究了在3 d降雨及7 d降雨作用下(降雨强度分别为217.1 mm和279.6 mm)排土场浸润线的变化规律和在坡脚、坡面下方、坡顶下方处留设抗滑槽对排土场破坏模式的影响。为验证实验结果是否准确,分别使用有限元软件COMSOL和有限差分软件FLAC3d运用强度折减法对降雨条件和不同位置抗滑槽下的排土台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将相似模拟实验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论证,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两种实验方案的合理性和可靠性,说明了基于该模型箱设计的相似模拟实验可靠。  相似文献   

12.
以某钢铁公司热轧带钢板坯连铸机结晶器为研究对象,根据最佳负载匹配原则进行了基于PID控制的液压伺服非正弦振动系统设计。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了基于PID控制的带弹性负载的电液伺服系统数学仿真模型,确定了最佳PID控制参数,可为类似带弹性负载的液压伺服非正弦振动选型和PID控制性能仿真分析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矢量控制中永磁同步电动机解耦不充分的问题,设计了基于反馈线性化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状态反馈控制器。该设计首先利用反馈线性化对内嵌式永磁同步电动机数学模型进行处理,并基于线性化模型,采用线性二次型调节器设计状态反馈控制器;随后采用灰狼优化算法对线性二次型调节器中的加权矩阵Q和R进行优化;最后利用Simulink软件对状态反馈控制器进行仿真,并通过2.2 kW永磁同步电动机实验平台对控制器中的控制算法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抗负载扰动和转速跟踪方面有着良好的控制效果,能够保证电动机在变载、变速和正反转情况下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4.
基于CMAC(小脑神经网络)与PID并行的控制器,利用Simulink与M函数嵌套的方法对典型伺服系统模型的建模和仿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离心泵工作效率,减少泄露,保证离心泵工作过程中叶轮前间隙在合理区间内,对离心泵叶轮前间隙控制系统进行研究。为了优化离心泵控制系统,对泵盖部分的结构进行改造设计,建立了电液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引入了关于前间隙的最优控制,根据最优控制理论对系统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PID控制方法比较,最优控制的响应时间明显缩短,性能稳定,控制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6.
针对电液伺服系统的故障诊断,提出融合系统状态信息作为系统特征向量,引入径向基函数网络作为模式识别分类算法的智能诊断方法,并论述采用径向基函数网络作为分类算法的可行性及其优势。最后以电液位置伺服系统为例,建立相关的径向基函数网络,验证以上的陈述。  相似文献   

17.
为满足电液伺服系统的频率特性实验的需要,根据电液伺服控制系统实验台的组成,分别设计了实验台电路、计算机控制系统以及数据处理GUI程序,构成电液伺服系统频率特性实验系统.该实验系统可完成激励信号生成、实验台实时控制、数据处理、频率特性曲线绘制等功能,在频率特性实验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电液伺服系统的液压油污染控制问题,并分析了液压油污染对电液伺服系统的危害,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对先导式电液比例减压阀结构与原理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先导式电液比例减压阀的数学模型和Simulink仿真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对其静态和动态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并讨论了影响先导式电液比例减压阀动静态特性的主要因素,为比例减压阀的设计、选型及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描述了一种新的控制异步电机驱动系统设计方法。这种控制方法是一种基于自适应变结构的设计。自适应变结构控制器是基于遗传数学算法模型的优化方法系统模型。这种方法简单,易于实现。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自适应变结构控制器在性能的动态特性方面,有较强的鲁棒性,改变了电机转速和负载的扰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