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归去来兮”语出晋代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兮”为语气助词,“来”亦为语助词。“归去来兮”即“归去”,而非“归去再转来”。若不明乎此,就会误用。如:1993年2月27日《中国青年报》一文题目为《雷锋,你归去来  相似文献   

2.
“去来 ,归去来”与“去去 ,归去去”等是陶渊明及其他魏晋唐宋大诗人几乎都使用过的两种表趋向的语词。其使用情况及准确含义 ,语文学界至今没能认识清楚 ,因而在评价和赏析陶渊明及其他诗人名作时 ,一是对陶渊明的创作颠倒了文学与生活的关系 ,二是在错误前提下任意发挥 ,三是反映出当今一些学者治学不严谨。结论 :“去来”是离来 ,“去去”是离去 ,在它们前后加“归”与“兮”仅为调整音节。“归去来”就是归离来 ,亦即离某归来。  相似文献   

3.
在薄暮里化开的雨色,你自北方归来,归来在贵如油的春雨里,归来在轻轻的薄暮里。长天一声低唤,惊动恹然春困的群山,呵,你怎么就孑然一身了?怎么就孑然一身地归来了?天穹茫茫,印你细弱的身影如汪洋里的孤舟,天风浩荡。鼓你欲举的双翼如山崖间的落叶;整个天都是你的,你背负长天飘然万里;一路东风也是你的,你就乘那东风飞越关山。  相似文献   

4.
凝眸西望,一抹斜阳,晚霞映红西方的天空。我伫立在村口,等你归来,父亲。父亲,你曾经对我许诺,夕阳落山时,你会归来,让我坐在你的怀中,给我讲《海的女儿》……父亲,你曾经对我许诺,夕阳落山时,你会归来,为我带来镇上那喷香的烤红芋……  相似文献   

5.
善待语文,创造生命课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慕容在《前缘》中曾这样说:“你若曾是面壁的高僧/我必是殿前的那一炷香/焚烧著/陪伴过你一段静默的时光/因此/今生相逢/总觉得有些前缘未尽/却又很恍惚/无法仔细地去分辨/无法——地向你说出。”也许,成为语文教师纯属“前缘”。学生时代留在我印象中的语文大概只剩下些生字词、段落大意、中心思想,  相似文献   

6.
如果没有你     
我们都看过《小王子》的故事。当来自外星的忧郁的小王子路过一片麦田时,遇到了一只狐狸。狐狸恳求小王子驯养自己,小王子问它驯养的好处,狐狸望着金色的麦田说:“你若驯养了我,我们不再是陌生人。如果没有你,我就会守望着层层麦浪,会想起你飘动的金发,等待你的归来,而我以前对麦子并不感兴趣。纵使你离开了,我们仍然共有一抹麦子的颜色。”  相似文献   

7.
手捧金牌你从雅典归来,来不及用喜悦洗去远征的疲倦,就感觉到母亲怀抱的温暖。赛场上十几个日夜的搏杀征战,相距万里,让所有的中国心此刻都与你相连。扬起国旗你激动地呼喊:“妈妈啊,我赢了!”这呼喊又为你增加了坚定和胜算!手握鲜花你从雅典归来,来不及用幸福宽慰拼搏的痛感,就体味到祖国对你的期盼。荧屏前十几个通宵我为你助战,远隔天涯,让世界欣赏你北京灿烂的笑脸。唱起国歌我深情呼唤:“祖国啊,您真棒!”这呼唤又为你增添着强国的梦幻!啊!你从雅典归来,跟随你的脚步,把奥林匹克迎进北京!啊!你从雅典归来,携起你的双手,让中国雄风再次…  相似文献   

8.
清平乐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相似文献   

9.
怪异出诗人     
梁小斌 《教育文汇》2004,(11):51-53
高嗣照先生从南国归来,在诗歌《致木棉花》中,写到了一种触目惊心的美:“触目你我一阵惊惧!木棉/你张开笑脸,就展现出一个完整的春天/裂开的红唇。真实的生命如此灿烂”。诗人在如此灿烂的满树木棉花面前感觉到一阵“惊惧”。这个“惊惧”比我们生活中一般所说的“害怕”,其意蕴要深广得多。我喜爱这首诗,高先生的抒情  相似文献   

10.
还记得那个夏天/你奔跑在艳阳天/所有心暖画面/依旧清晰可见/纯粹笑脸/无瑕蓝天/都在脑海里——完美浮现/手牵手去踩青石板/感觉就像是在昨天/青苔上承载着想念/闪烁着光晕惹了眼/若不曾看见/萤火虫飘满柳岸的夜晚/又怎会伤感  相似文献   

11.
陶渊明《归去来辞》,前后用两个“归去来兮”。读者皆解为由彭泽县归去来,来字下,无注,当是解作来往之来。窃以为不然。来字是语助词,无义,与《孟子·离娄篇》的“盍归乎来”的来字同。渊明《归去来》一文,篇首的“归去来兮”是在彭泽县准备回家时的口气;篇末的“归去来兮”是回家后在园中散步已晚,将回家休息时的口气。读者如果还不相信,请另外细看渊明亲手作的《归去来辞》和梁昭明太子的《陶渊明传》,就可彻底知道。我为一般读者方便,暂将《归去来辞》和《陶渊明传》的内容讲个大概如下:  相似文献   

12.
1985年左右出现的短篇小说《命若琴弦》、《白狗秋千架》、《归去来》虽出自不同作家之手,却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主旨:追问和回答人的生存意义问题。通过对三篇小说主旨的对比分析,本文揭示了当代中国85新思潮前后国人生命意识的觉醒以及文学向审美本质的回归。  相似文献   

13.
年轻的时候, 如果你爱上了一个人,请你一定要温柔地对待他/她。不管你们相爱的时间有多长或多短,若你们能始终温柔相待,那么,所有的时刻都将是一种无瑕的美丽。若不得不分离,也要好好地说声再见, 也要在心里存着感谢,感谢他/她给了你一份记忆。长大了以后,你才会知道,在蓦然回首的刹那,没有怨恨的青春才会了无遗憾、就如同山冈上那轮静静的满月。  相似文献   

14.
年轻的时候, 如果你爱上了一个人,请你一定要温柔地对待他/她。不管你们相爱的时间有多长或多短,若你们能始终温柔相待,那么,所有的时刻都将是一种无瑕的美丽。若不得不分离,也要好好地说声再见, 也要在心里存着感谢,感谢他/她给了你一份记忆。长大了以后,你才会知道,在蓦然回首的刹那,没有怨恨的青春才会了无遗憾、就如同山冈上那轮静静的满月。  相似文献   

15.
年轻的时候, 如果你爱上了一个人,请你一定要温柔地对待他/她。不管你们相爱的时间有多长或多短,若你们能始终温柔相待,那么,所有的时刻都将是一种无瑕的美丽。若不得不分离,也要好好地说声再见, 也要在心里存着感谢,感谢他/她给了你一份记忆。长大了以后,你才会知道,在蓦然回首的刹那,没有怨恨的青春才会了无遗憾、就如同山冈上那轮静静的满月。  相似文献   

16.
快乐旅行     
《海外英语》2013,(1):17-17,64
你喜欢出门旅行吗?你最喜欢的地方是哪里?你还在为不知去哪而苦恼吗?不妨听听旅行归来的人们怎么说。  相似文献   

17.
感怀苏东坡     
一我在千年之后的冷夜呼唤你归来。唤你归来,唤你孤独的魂。千年来,你化为了什么?是庐山上的一棵劲松,还是云雾里绰约的莲花?千年的沧桑隐去了你的踪迹,但你的才华盖世,你的睿智仁厚,你的旷达幽默,你的儒雅豪放仍铭于世人之心。读你的诗,吟你的词,惊叹于你的为人处世,我唤你归来,在千年后的冷夜。二我想我看见你了,一袭长衫,两鬓如霜,你似乎在流泪,泪里是否是无尽的凄凉?是否看见了亡妻正梳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我想我看见你了。雨水穿林打叶,而你却吟啸徐行,好不从容,好不大度!好一个“一蓑烟雨任平生”!我想我看见你了。…  相似文献   

18.
微言大义     
陈平 《课外阅读》2015,(2):60-61
<正>你若强大,小人变君子;你若宽容,对手变帮手;你若感恩,无情变有情;你若简单,不易变容易;你若丰富,平凡变不凡;你若慈悲,丑陋变美丽;你若真诚,虚幻变现实;你若有志,遭遇变机遇;你若执着,不利变动力;你若知足,吃亏变便宜;你若淡泊,不安变平安;你若阳光,雨天变晴天。  相似文献   

19.
村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当春天慢慢苏醒的时候,整个世界都明亮了。小草安静地生长,黄莺欢快地歌唱,河边的杨柳像落到宣纸上的一团团翠绿,似烟若云,仿佛随时都会被一阵微风吹走似的。诗人极其准确、极其传神地捕捉到了二月早春、万物萌生的特点,把明媚的春光表现得流动、欢畅、生气盎然。然而,真正体现春天生机的是明媚春光中的孩子。你看:乡村的孩子早早就放学了。归来的路上,他们沐浴着金色的霞光,三五成群,迎着春风,  相似文献   

20.
黎明我归来从遥远的天籁作别如墨流泻那夜的桔侄投奔你粼光波闪的凝娣投奔一些类似狂放的记忆和每一次动身时深深浅茂一回眸间隐约的谜底作别那些有花簇拥的小路走向你在暗然楼口的迎候在无法藏匿的梦里韧.以海一次心动都约好你魂柔的酒力遂-一铺展今生所能预备的极致只想只想从每一次别离中归来能够和你平安相遇和你平安相遇@泥泞$陕西镇坪中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