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颉培林 《甘肃教育》2014,(24):58-58
正物理模型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物理教育和教学中对物理模型的讲授是必不可少的。建立物理模型就要忽略次要因素以简化客观对象。合理简化客观对象的过程就是建立物理模型的过程,根据简化过程和角度的不同,可以将物理模型分为以下五类:物理对象模型、物理条件模型、物理过程模型、理想化实验和数学模型。下面,笔者就对这五种模型作详细阐述。一、物理对象模型这种模型是直接将具体研究对象的某些次要因素忽略掉而建立的,它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从广义上讲,物理学中的各种物理概念,如物质、长度、时间等都可称为物理模型,物理学上的研究对象、对象的状态、状态的变化过程等均可称为物理模型;从狭隘上说,反映特定的物理现象、物理问题的理想化实体、理想化过程、理想化状态、理想化结构等,叫物理模型。物理模型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物理教育和教学中对物理模型的讲述和讲授就必不可少。建立物理模型就要忽略次要因素以简化客观对象。合理简化客观对象的过程就是建立物理  相似文献   

3.
物理模型的定义。物理模型,从广义上讲,物理学上所涉及的所有概念、各类物体、物体所处的状态和状态变化的过程等等都可称为物理模型,因为它们都是从现实客观的现象、状态、过程中抽象概括出来的。从狭义上说,只有那些反映特定物理现象和物理问题的理想化实体、理想化条件、理想化过程、理想化状态、理想化结构等才叫物理模型。如力学中的质点、刚体、平动、匀变速直线运动、抛体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弹性碰撞、简谐运动等;热学中的理想气体、等温、绝热过程等;电磁学中的点电荷、等势线、匀强电场、磁感线等:光学中的点光源、镜面反射、光的直线传播等:原子物理中的卢瑟福原子模型、玻尔原子模型等等。在本文中,笔者所讨论的主要是狭义上的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4.
在物理教学中,许多物理定律和规律都是把实际的研究对象或物理过程抽象为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然后研究物理模型所涉及的物理量及其相互关系。由于物理试题是根据物理模型编拟出来的,所以解题时必须首先正确还原"物理模型",并且能清晰地认识物理模型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5.
物理模型,是人们为了研究物理问题的方便和探讨物理事物的本身而对研究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描述,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采用理想化的办法所创造的,能再现事物本质和内在特性的一种简化模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既是物理学建立的基本思想方法,也是物理学在应用中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这种方法的思维过程要求学生在分析实际问题中研究对象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模型,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形态,是物理知识的一种本质表现。任何物理现象的过程都是复杂的,要描述它们也是比较困难的。但某些情况下,可以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而舍弃其次要方面,把具体事物抽象化,用理想化的模型来代替实际研究的对象,并对复杂的过程作出简化,以便从理论上研究它,所以,在物理学中引入科学的“理想模型”,不仅是允许的,而且是很有意义的,当然,建立物理模型一定要从实验和观察出发,绝不能主观臆造,对已经引入的物理模型也不允许忽视其适用条件而到处搬用。  相似文献   

7.
物理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型,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形态,是物理知识的一种本质表现.任何物理现象的过程都是复杂的,要描述它们也是比较困难的.但某些情况下,可以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而舍弃其次要方面,把具体事物抽象化,用理想化的模型来代替实际研究的对象,并对复杂的过程作出简化,以便从理论上研究它,所以,在物理学中引入科学的"理想模型",不仅是允许的,而且是很有意义的,当然,建立物理模型一定要从实验和观察出发,绝不能主观臆造,对已经引入的物理模型也不允许忽视其适用条件而到处搬用.  相似文献   

8.
理想化思维方法是科学抽象的一种形式。它在物理教学中主要反映在:建立理想化物理模型和设计理想化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使学生认识理想化方法,在研究物理过程中主要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把物体本身理想化或者把物体所处条件理想化;另一种是在学生思想上建立理想化实验。因为理想化思维是把事物的本质抽象出来,透过现象,由表入里,分清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抓住主要矛盾,对事物进行科学抽象。所以理想化思维方法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有必要在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和掌握它们。  相似文献   

9.
物理模型就是根据研究物理问题要解决对象的形态、大小、运动以及结构等基本特征,撇开次要因素,根据物理问题的主要因素建立起来的抽象的、理想化的实体、概念以及过程。由于现阶段高中物理教学已逐步进行改革,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故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模型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由于物理学所分析和研究的实际问题往往较复杂,有众多的因素,为了便于着手分析与研究,物理学中常常采用“简化”的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科学抽象的处理,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得出一种能反映原物本质特性的理想物质(过程)或假想结构,这种理想物质(过程)或假想结构称之为物理模型。理想模型方法是研究物理学的一种最基本方法。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都是对物理理想模型的描述:物理习题也总是依据一定的物理模型来构思和设计的。对物理现象的研究,对物理问题的求解就是一个将具体问题抽象成理想模型并运用物理规律求得结果的过程。物理模型大致可分为三种:①、研究对象的理想化模型:如质点、点电荷、点光源、刚体、弹性体、理想气体、恒压电源等。②、物理过程的理想化模型:如,自由落体运动、简谐振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等。③、条件的理想化模型:如“光滑”、“弹性碰撞”、“均匀介质”、“轻质”、“理想电表”、“薄透镜”等。  相似文献   

11.
物理模型是采用理想化手段,通过抽象思维、逻辑推演、类比联想等方法,对各种研究对象和物理过程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合理处理,抽象出事物的共同属性而建立的,分析和解答物理问题的过程,就是构建物理模型的过程,解题时所谓“明确物理过程进而在头脑中建立一幅清晰的物理图景”,就是指要正确地构建物理模型,现就高中阶段所涉及的物理模型构建及应用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物理模型,是人们为了研究物理问题的方便和探讨物理事物的本身而对研究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描述,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采用理想化的办法所创造的,能再现事物本质和内在特性的一种简化模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既是物理学建立的基本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电磁感应解题中,研究对象(研究过程)不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不能直接应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这时我们的思维受阻,如果另僻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解物理题的时候,一般都需要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所谓物理模型,是解题者利用抽象化、理想化、简化、类比等手段,将所研究对象的实质抽象出来,转化成一种理想化的物理过程或物理形态.要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主要有如下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庞四喜 《江苏教育》2023,(29):11-13
生命科学研究离不开模型,通过分析、研究初中生物学教材中出现的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阐述生物模型在教学中的作用,提出如何科学合理地建构生物模型。  相似文献   

16.
中学物理是以基本规律、概念为框架,以基本物理模型为主体的学科,所以教师应当将物理模型教学视为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物理模型是物理规律和理论建立的基础,能够抽象、简化、理想化物理研究对象,利用模型的构建来解决物理实际问题.因此,物理教师要在创新教育精神的指导下,运用物理模型教学,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基于此点,本文对物理模型推动解题思路创新的途径、方法以及实际应用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17.
构建模型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模型在物理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物理模型是物理学理论体系的基石,物理模型的构建当然地也是物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构建物理模型,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本文只对物理模型的构建中的理想化方法构建,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理想化方法是构  相似文献   

18.
物理模型在高中物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就是舍去表面的、次要的条件,将复杂的物理现象用简单的、抽象的物理模型来代替,从而找出其中蕴含的规律,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都是理想化的模型,在具体的教学中间,在以上的物理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对一些固定的结构或者过程,可以衍生出更多的次级模型,对于这些次级模型的分析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规律,提升规律运用的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9.
理想化的研究方法是物理学中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在物理教学中,一些物理概念、现象、过程、规律和结构都是在一定的物理模型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一些物理习题,也是根据物理模型来构思和设计的,学生能否根据题意建立起正确的物理模型是学生解题过程的关键,物理模型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物理模型,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形态.科学家进行理论研究时,通常都要从"造模型"入手,利用抽象,理想化、简化、类比等手法,把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抽象出来,构成一个概念、实物或运动过程的体系,即形成模型.由于物理学所分析和研究的实际问题较复杂,所以,无论是做物理研究还是理论学习,理想模型都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