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说"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把"的词性、作用和意义谈了一些看法认为把字句里的"把"是个介词,"把"表示"把"后面的宾语是动词的作用和影响的对象,把字句的"把"是一个语素,"把"可以用"使"去替换只是把字句与"使"字句表义相同的偶发现象.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信息结构理论角度分别分析有定宾语"把"字句和无定宾语"把"字句的语用特点,认为有定宾语"把"字句的语用特征是评述话题,强调突出谓语动词及所产生的结果;无定宾语"把"字句的语用价值在于说话人引入新信息,或者用反常的句式表达一种出乎意料的主观性,或者强调"意外的行为致使了某种结果"。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把"字句教学策略:强调"把"字句在具体语境中的交际意义和语用特点及功能,对其语言结构形式进行信息结构分析,并采用构式和语块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3.
把字句是一种很重要而且使用频率很高的句式,本文较详细地探究了把字句的“把”后宾语在篇章中的使用情况,以及与上下文句子中的主宾语的关系。指出“把”后宾语在篇章中对上下文词语照应、语意连贯等起着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把"字句和"被"字句是现代汉语里的两种特殊句武,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一般认为,其句中的动词后应有其他成分对其进行补充说明.但由于某些动词的特殊性质,常常可以使"把"字句和"被"字句在其动词后没有其他成分的情况下依然成立.本文在考察了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词汇和语法大纲的基础上,对这种特殊句武在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中的处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把"字句是汉语中的重要句式之一。称其为"把"字句,是与它的词性、主语、谓语动词和宾语等方面密切相关,其中,谓语动词和宾语对"把"字句的成句限制尤大。  相似文献   

6.
说“把”     
就“把”的词性、作用和意义谈了一些看法:认为把字句里的“把”是个介词,“把”表示“把”后面的宾语是动词的作用和影响的对象,把字句的“把”是一个语素,“把”可以用“使”去替换只是把字句与“使”字句表义相同的偶发现象。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汉语中,"把"字句句式对句中动词性成分、"把"前成分和"把"后成分这三者有一定的约束,它们之间也互相制约.文章在中心语驱动的短语语法(HPSG)理论框架下分析现代汉语常规型"把"字句的句法及内部的约束.分析表明用HPSG理论分析汉语常规型"把"字句有一定的可行性.以"把"字句为切入点初步探讨了HPSG理论在汉语研究中的应用,试图为汉语建立完整HPSG语法所作出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把"字句是汉语的一种特殊句式。本文从"把"字句的谓语动词、介词"把"的宾语、"把"字句中动动词和否定词以及"把"字句应用四个方面,略述"把"字句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说“把”     
就“把”的词性,作用和意义谈了一些看法,认为把字句里的“把”是个介词,“把”表示“把”后面的宾语是动词的作用和影响的对象,把字句的“把”是一个语素,“把”可以用“使”去替换只是把字句与“使”字句表义相同的偶发现象。  相似文献   

10.
把字句研究评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章对有关把字句的几个问题的研究作了述评,认为把字句是其他句式并立的一种句式;“把”的宾语是介词“把”的宾语,它是说话人意识中的有定的事物;把字句的动词是具有使动用法的动词或是及物自主的动作动词;处置、致使等都不能概括把字句的语义特征;篇章对把字句的使用制约很小。  相似文献   

11.
1580年(明隆庆四年)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之孙把汉那吉因家庭纠纷愤而降明,这个事件成为历史上名的明蒙“隆庆和议”继而“俺答封贡”的转折点。把汉那吉的家庭纠纷因此引起人们的深厚兴趣。对把汉那吉家庭纠纷的研究,首先应重点分析第一手资料;第一手资料之间亦有很大歧异,其中王崇古的奏疏最为可信,明人津津乐道的三娘子其实在把汉那吉降明之前早已嫁给了俺答汗,她与把汉那吉的家庭纠纷无关。  相似文献   

12.
巴族的缘起与山峡地区丰富的鱼盐之资有着密切联系。以盐立国的廪君部巴人因盐而兴、继而走强达盛,亦因巴盐而长期陷入战争漩涡。伴着盐场的丧失,巴族走向衰落,川东巴国亦终为秦所灭。在巴的这段历史中。巴盐无疑就是系其兴衰的重要命脉。  相似文献   

13.
先秦巴文化与巴楚文化的形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巴是一个明古国,早在商代已见称于世。从商至西周,巴立国于汉水上游,春秋时一度东出汉东,与楚国缔结政治军事联盟,发生种种和战关系。同时,在川东鄂西称为巴的广袤地域上,活跃着若干族群,它们与汉上巴国有着不尽一致的关系。所谓巴化,在战国以前其实包含着巴国化和巴地化两大组成部分或层次,两不论在地域还是面貌上均有明显相异,战国时由于巴国南移长江流域,巴化才从地域和形态上充分整合起来。所谓巴楚化,主要是指在原为巴地后为楚地的地域范围内,巴化与楚化的共生与互融,表现为一种半巴半楚或亦巴亦楚的民族和地域化。  相似文献   

14.
15.
托尔斯泰作为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两座高峰之一,他的创作曾对世界各国文学产生过较为深远的影响,巴金就位列其中。托尔斯泰对巴金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思想上,而且还直接渗透到他的作品之中,具体表现在人道主义、文艺观、忏悔意识、人物形象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A也罢,B也罢”一类无条件句,表现形态复杂多样,语义类型丰富,有着很强的表达功能。  相似文献   

17.
解读巴金的无政府主义,必须很好地把握巴金与克鲁泡特金之间的关系。克鲁泡特金作为巴金的精神导师,对巴金的影响既是单向的,也是多方面的,它不仅体现在笔名的取名,而且在思想、创作等方面都打上了较深的烙印。  相似文献   

18.
巴人乡土小说的民俗描写是很有特色的。一方面表现在对封建宗法制家族的揭示,另一方面则运用民间故事提炼小说的题材。与30年代“左翼”乡土作家不同的是,巴人在挖掘农民抗争意识和行为的同时,对农民性进行了客观理性的分析和批判。因此,作家乡土小说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悲剧性的审美蕴涵。  相似文献   

19.
鲁迅与巴人     
作为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理论家,巴人在人格和为文上是深受鲁迅影响的。他一生追随鲁迅并在鲁迅研究上作出了开拓性贡献;他不仅严格捍卫鲁迅杂文的历史地位和倡导“鲁迅风”杂文,且在自己的创作中秉承鲁迅杂文文体多样性、对时事反应迅捷、寸铁封喉和言辞朴直庄谐的传统特质;同时继承和完善了鲁迅的乡土世界,其小说不仅力承批判暴露质素,并且提炼出两种新兴的劳动人民形象,并在创作中加强了乡土小说对绚丽环境描写的吸收和承用。  相似文献   

20.
富平县位于陕西省中部,现属渭南市管辖,其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关中片。富平话把字句的使用频率大大高于普通话。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讨论富平话的把字句:一、处置式把字句和非处置式把字句;二、把字句的否定式;三、把字句与教字句的套合句式;四、相关的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