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平民教育是发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平民教育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新拓展,是一种为平民的大众的教育,目标是使人人能得到教育,着力提升受教育者的素质,对象是广大平民及其子女,方式是科学、民主、"平民式"的,它的核心价值是民主、平等。新平民教育的实施关键在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受教育者,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的做法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范例。  相似文献   

2.
王啸 《中国教师》2007,(6):23-24
<正>21世纪的新平民教育正在中国大地上盎然兴起,一方面,它自觉地秉承了五四时期平民教育的基本精神;另一方面,它又具有一些当今时代所赋予的新内涵和新特质。毫无疑问,准确地了解新平民教育的这些新特征,对于开展这一运动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新平民教育到底“新”在哪里?  相似文献   

3.
何为平民教育?包括自己在内,很长一段时间,国人对于这一概念的认识存在偏差,总是将平民教育等同于“贫民教育”,即社会底层子弟的教育,就是打工子弟学校。实际上,平民教育一方面是“全民教育”,更重要的则是培养人们做一个寻常的人,读平民的书,说平民的话,做一个遵纪守法、勤劳、诚实、有爱心、不走捷径、有正义感的合格公民。反观国内的教育制度,无不是强调让受教育者如何出人头地。从这个角度而言,国内目前尚没有真正的平民教育,而没有平民教育,精英教育便成为无本之木。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先生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关注、组织平民教育,认为平民识字的终极目标是“做新民”,平民识字教材应该“使人起而行”;他还提出并运用“帮助大众认识汉字”的一整套方法。学习、研究、借鉴陶行知平民识字教育理念和实践,对于推进素质教育、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毕生倡导和致力于平民教育,因为平民教育的普及会带来国民素质的提高,进而推动国家的强盛。陶先生还有一个教育理论,就是不要求受教育者都去做“人上人”,而要做“人中人”,有所为,有所不为。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轶事     
文启煌 《教师博览》2003,(10):52-52
实施民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曾批评国民党时期的“奴隶教育太多,主人教育太少”,高呼“民主第一”,“人民万岁”。因此,他在推行平民教育、待人处事、研究学问等方面,都是提倡解放,讲究方法,工作作风豪放而潇洒  相似文献   

7.
“教育民主”就是教育者在民主思想的指导下,根据教育规律,通过民主化的教育过程,使受教育者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教育民主”要求教育具有平等、民主和合作的特点;要求教师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人格;要求教育者以平等、博爱、宽容、友善和引导的心态对待每个学生;要求教育者营造一个民主的氛围,使学生能平等交流、主动参与、自由探索、大胆创新;要求受教育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正确的民主意识……笔者认为:实施新课程应该以实施教育民主为基础,以实施教育民主为突破口。那么为什么要实行“教育民主”呢?一、人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毕生倡导和致力于平民教育,因为平民教育的普及会带来国民素质的提高,进而推动国家的强盛。陶先生还有一个教育理论,就是不要求受教育者都去做人上人,而要傲“人中人”,有所为,有所不为。陶先生的理论是否有其针对性,不敢妄加断言,但苦苦追求“天降大任”、做“人上之人”,于我们却是千年一贯。  相似文献   

9.
《论语》充满着浓厚的民主主义的思想,体现了广泛的民主性,孔子的“有教无类”、“教学相长”、“民主讨论”等,不论是对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浅谈“强迫教育”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强迫教育”是为了实现教育培养目标所使用的,是施加在受教育者意志之上的教育教学手段。“强迫教育”在提高人们的需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文发展需要方面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强迫教育”与民主管理、主体教学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11.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以下简称“平教会”)是知名的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先生领导的学术团体,他们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抱着救国强民的宏愿于1929年选取河北定县作为平民教育实验区,开展了平民教育运动的实验。参加定县平民教育实验的有一大批国内第一流的专家、学者,他们和晏先生一道,抛弃城市的舒适生活和高位厚禄,来到定县,从1929到1937年整整七年,从事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的实验,创造了不少极可宝贵的经验。在这里把其中一些知名的代表人物简要列出,我认为是非常必要的。担任平教会平民文学部主任的陈筑山,在日本、美国留学十一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任第一届国会参议员,是反对袁世凯乱政篡国的先锋战士,时任北京法政专科学校校长。  相似文献   

12.
以晏阳初为总干事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于1923年在北京成立。它以“除文盲,作新民”为其根本宗旨。最初主要在城市从事平民识字运动,后将重点转向农村。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普通高校本来不是平民教育机构,选拔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一直是普通高等教育的目标。然而.近年来普通高校承办成人高等教育,不断拉近自身和平民的距离。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和全民教育、终身教育、教育开放、教育民主等话语的传播,促使普通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内涵进一步向社会平民阶层延伸。  相似文献   

14.
晏阳初在河北定县从事乡村平民教育实验,从他的教育理念中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本思想。他创导的“发明、发现、发扬”的“三发”原则,强调“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晏阳初认为要治国安邦,必须爱民、富民、教民、强民,民是“本”。  相似文献   

15.
郭海燕 《唐山学院学报》2015,28(4):88-90, 108
汉代各级学校教育的发展,教育与入仕的结合,既为平民接受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也激发了平民积极学习的热情。平民文化水平的提高,使劳动者整体素质得以提升,进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平民受教育者中的少数人晋身仕途,促使官僚机构成员不断更新,从而改善了汉代社会的吏治,保障了社会的稳定。广大平民受教育者还以个人的品德和价值取向影响着地方社会秩序,淳化着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16.
论平民主义教育管理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除盲、做新民”是上个世纪平民主义教育运动的宗旨所在。为了做新民,为了给中国的现代化奠基,无数的仁人志士投身于平民的教育。作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三大教育管理思潮之一,平民主义教育管理思潮的理论意蕴,在三农问题依然严峻、农村教育也不容乐观的今天,前人的思想和努力仍值得我们关注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今天重温“平民教育”的精神,首先是要坚持面向平民的教育,坚持面向大多数人、面向农民和弱势群体的教育公平价值。不久前,温家宝总理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了平民教育。他说:“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是平民,平民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整体国民的素质”,“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从  相似文献   

18.
<正>陶行知先生怀着“爱满天下”的宽广胸襟与视野,树立“教育救国”的信念与梦想,立足近代中国的实情,在当时师资力量极度匮乏的情况下,为发展民主教育、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就近就地低成本解决师资问题,独创性地提出“小先生制”的设想。  相似文献   

19.
高校“两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在教育大学生如何做人、塑造健全人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塑造好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受教育者具有“春雨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两课”教师应树立修身、民主、学习意识,全方位培养自身的人格魅力,创造出“两课”教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杨东平 《师道》2007,(6):16-16
今天重温“平民教育”的精神,首先是要坚持面向平民的教育,坚持面向大多数人、面向农民和弱势群体的教育公平价值。 不久前,温家宝总理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了平民教育。他说:“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是平民,平民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整体国民的素质”“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能得到教育。”[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