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氧元素和氯元素是非金属性仅次于氟元素的两种元素,它们的非金属性的强弱一直是中学化学教学中难以讲清的问题.高中课本在介绍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化合物性质时指出:“在同一周期中,各元素的原子从左到右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因此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在同一主族元素中,元素的非金属性是从上到下逐渐减弱的.”从元素周期表中可以看出,氯和氧既不同周期,又不同主族.那么,怎样比较它们的非金属性强弱呢?  相似文献   

2.
氧元素和氯元素是非金属性仅次于氟元素的两元素,它们的非金属性的强弱一直是中学化学教学中难以讲清的问题.高中课本在介绍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化合物性质时指出:“在同一周期中,各元素的原子从左到右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因此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在同一主族元素中,元素的非金属性是从上到下逐渐减弱的”从元素周期表中可以看出,氯和氧既不同周期,又不同主族,那么,怎样比较它们的非金属性强弱呢?中学化学课本中指出:“一般说来,可以从元素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或跟氢气生成气态氢化…  相似文献   

3.
一、考点聚焦1.元素的性质在周期表中的变化规律(1)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性质同周期(从左至右)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逐渐增大电子层结构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电子层数递增,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得(或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大(或减小)逐渐减小(或增  相似文献   

4.
元素周期表中的变化八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电子层结构变化规律1.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电子层数逐渐增多.2.同一周期的主族元素(除第一周期外),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最外层电子数由1个逐渐增加到7个,最后惰性气体元素的最外层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相似文献   

5.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工具,对整个中学化学的教学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因此有关本部分的知识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现归纳如下.一、重视基础知识,形成知识规律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关系的规律(1)电子层数=周期数(电子层数决定周期数).(2)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最高正价数=价电子数.(3)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4)最低负价的绝对值=8-主族序数(限ⅣA~ⅦA族).(5)原子半径越大,失电子越易,还原性越强,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越强,其离子的氧化性越弱.  相似文献   

6.
以往中学毕业生在对元素周期律递变规律的理解上,几乎一致地认为: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则其对应的最高价的氢氧化物的碱性必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则其对应的最高价氢氧化物的酸性必越强。换言之.认为氢氧化物碱、酸性的强弱取决于其中心原子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认为两者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这是中学“元素周期律”教学中的误区。分析这误区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如下两个:1.周期表中主族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与其最高价氢氧化物碱、酸的强弱恰好呈现如下相似的递变规律:同周期自左到右: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7.
学习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知识,重点是掌握并运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的有关知识及联系,解决相关问题,预测我们并不熟悉的某些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我们在复习时不仅要认真梳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而且更要注重知识的应用和迁移。一、梳理知识结构,建立知识网络1.元素周期律: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都呈周期性变化。(1)微粒半径比较规律:一般来说,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同一主族,从…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来源 氢化物的稳定性是试卷中经常考查的题目,通常考查同周期或同主族元素的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一般规律是,同周期从左到右,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同主族从上到下,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但有时题目中会出现既不同周期也不同主族元素的氢化物稳定性的比较,这时候如何比较呢?日前笔者在为某出版社审核一份原创试卷时,就发现有这么一个题目:"H2O的稳定性比HCl的稳定性弱."命题者认为这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9.
卤族元素是最外层电子数最多的主族元素,是全部由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元素族,卤素的非金属性比同周期的其他元素都强.考生要掌握氯气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卤素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同时要注意卤素中的特殊性质,下面对其特性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一、常见的规律: 1.原子结构递变规律:随着核电荷数增加:①电子层数由2层递增到6层。②原子半径由小到大。 2.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N、P、As、Sb、Bi随着核电荷数增加,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而金属性增加。  相似文献   

11.
1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递变性规律1 .1 原子半径 1①除第 1周期外 ,其他周期元素 (惰性气体元素除外 )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 ;②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 ,随电子层数增多 ,原子半径增大 .1 .2 元素化合价 1①除第 1周期外 ,同周期从左到右 ,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 1递增到 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 - 4递增到- 1 (氟无正价 ,氧无 6价 ,除外 ) ;②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 .1 .3 单质的熔点 1①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 ,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 ,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 ;②同一族元素从上到…  相似文献   

12.
在《新教育》一九七八年第一期中,我们谈了原子结构与元素的一些基本性质.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分析了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在这里,我们再分析元素的化合价、水的一些性质和无机酸的酸性问题.元素的化合价元素的化合价和原子结构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与最外层电子结构有关.主族元素的化合价和族序数相同,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数和族序数也相同,实质上,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着元素的化合价.第一、二、三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相应有1、2、3个电子.当它们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就失去这些电子,分别成为+1、+2、+3价的离子,达到类似于惰性元素的稳定结构.例如:  相似文献   

13.
元素性质与元素的原子结构密切相关,它们间的关系为:1.核内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任何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和简单离子都属于同一种元素。如Mg和Mg2+,尽管它们的电子层结构不同,但它们的核内质子数相同,因而属于同一种元素。2.原子的是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一般来讲,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的,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而使次外层变成最外层,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而表现为金属性;最外层电子数多于或等于4个的,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使最外层通常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而表现为非金属性;最外层…  相似文献   

14.
1.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1)同周期元素自左至右,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减弱.如金属性:Na>Mg>Al;K>Ca>Ga>Ge.(2)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金属性依次增  相似文献   

15.
一、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微粒半径是微粒性质的重要参数,微粒半径大小主要与电子层数和核外电子数有关. 1.电子层数不同的微粒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越少,半径越小.如: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增大,K>Na>Li.  相似文献   

16.
1.下列关于氧族元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们属于第ⅤA族元素B.随着核电荷数的逐渐增加,它们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C.随着核电荷数的逐渐增加,它们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D.单质的熔点随着核电荷数的逐渐增大而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7.
陈建优 《教师》2012,(11):128-128
文章围绕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氧化性与还原性、元素对应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碱性、化合价、离子的类别及所带的电荷数和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等进行论述,阐述了学习元素性质时应从最外层电子数着手去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8.
在现行的无机化学教材中,一般认为主族元索的金属性按周期表中从上到下的顺序增强,非金属性减弱,最高氧化态氧化物的水合物的酸性从上到下减弱,碱性增强。然而有些事实似乎是“例外”。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一规律,或者说怎样利用周期表来判断主族元素的这一性质,本文对这一规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常根据它们的原子序数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再依据电子层数=周期序数,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来确定·怎样才能快速、准确对4-7周期主族元素定位呢?仔细观察周期表,发现4-7周期中的IA、ⅡA和ⅢA-ⅦA被过渡元素隔开,将IA、ⅡA接在O族后面,排出4-7周期主族和3-6周期O族元素得下表.该表具有以下特点:1.IA、ⅡA和ⅢA-Ⅶ以O族分界.2.同周期IA和ⅡA元素原子序数分别比原子序数邻近的上一周期O族元素大1和2.3.同周期ⅦA-ⅢA元素的原子序数分别比原子序数邻近的,同…  相似文献   

20.
元素的金属性是指元素的原子失电子的能力。综合中学化学内容,其强弱判断有以下九种方法。 一、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 依据: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从左至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一主族,从上至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例:(略)。 二、根据物质间的置换反应判断 依据:一般地,强还原剂和强氧化剂反应生成弱还原剂和弱氧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