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的生命需要食物提供的能量来维持,食物在人体内转化为能量的时候需要氧气,所以人就必须时时刻刻吸入空气,并把废气排出体外.生命时刻需要补充氧气,鼻子是空气进入人体的第一道关口,鼻腔对空气起到加温和湿润的作用,鼻子内的黏膜和鼻毛可以挡住微粒和灰尘.进入人体的空气通过肺和体内的二氧化碳交换,肺由7亿多个肺泡组成,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就发生在这些肺泡表面.每一个肺泡上面都覆盖有无数的毛细血管,新鲜的氧气通过肺泡内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顺着血管流到心脏,心脏把含有氧气的血液输送到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肺泡则把接收到的二氧化碳交给支气管,经呼吸排出体外.  相似文献   

2.
在严寒的冬天,在室内生着炉火取暖,一不小心,往往会引起煤气中毒。煤气为什么会使人中毒呢?这得从人体血液中运输队——红血球谈起。红血球里有一种血红蛋白担负着输送气体的重要工作。当血液通过肺脏时,血红蛋白就跟从肺泡渗入毛细血管内的氧气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随血液回到心脏,再经过动脉送到身体各部分组织的毛细血管里,在这里氧合血红蛋白就会把它携带的氧“卸”下来,供组织细胞利用。然后,血红蛋白“装载”上组织新陈代谢排出的废气二氧化碳,通过静脉回到心脏,再流到肺脏的毛细血管,“卸”下二氧化  相似文献   

3.
高原肺水肿的治疗及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原肺水肿(High altitude pulmonaryedema)是由于机体对高原低压性缺氧环境不适应,而引起肺动脉压突然升高,肺循环血量增加,肺毛细血管内皮和肺泡上皮细胞受损、通透性增强,以及体液潴留及转移,导致液体自肺毛细血管漏至肺间质或(和)肺泡而引起的一种高原特发病,是高  相似文献   

4.
蝌蚪的谋略     
为了获得生存所必需的氧气供应,红眼树蛙的胚胎发展出了一种有趣的谋略。只有通过坚硬的外膜,氧气才能进入到青蛙卵内。尽管青蛙胚胎会用纤毛搅动卵内的液体,但是绝大多数氧气仍然停留在外层靠近表面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煤气就是一氧化碳气,是煤炭燃烧不旺而产生的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在煤炉刚生或将要熄灭的时候最容易产生大量的煤气。此外,炉底灰积得太多或是炉内煤压得太实,空气流动不畅也容易产生煤气。煤气为什么能使人中毒呢?原来我们人体的组织,要维持正常的机能,需要外界不断供给氧气。氧气来自空气。在呼吸的时候,室气进入肺内,空气中的氧气就通过血管壁渗入到血液里,让血流带到身体各部分。血液中的成分很复杂,其中有一种叫血红素的,很容易和氧气结合。氧气进入血液以后,就由它带着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但是血红素更容易和一氧化碳结合,所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高原地区多发性创伤致ARDS的诊断、救治措施。结果全组24例患者中共治愈16例,治愈率66.67%,死亡8例,病死率33.33%。讨论多发性创伤后发生ARDS是由于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肺水肿形成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与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人使用汽车,然而当人们无意识的处于密闭的车厢,汽车所产生的有毒废气进入车厢和车厢内氧气量的减少会威胁到生命安全。本文研究与设计的基于ARM9的汽车室内气体报警系统,能够检测车内有毒气体和氧气的容量,并且及时报警定位信息,可以有效预防汽车内有毒气体对生命的威胁。  相似文献   

8.
《今日科苑》2006,(8):44-44
低气压对人体生理的影响主要是影响人体内氧气的供应。人每天需要大约750毫克的氧气,其中20%为大脑耗用,因脑需氧量最多。当自然界气压下降时,大气中氧分压、肺泡的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都随之下降,导致人体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  相似文献   

9.
创伤愈合过程中,肉芽组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肉芽组织的主要组成为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本实验研究肺泡巨噬细胞(AM)的功能对体外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动物实验,观察AM功能对创伤愈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了确保洗浴时的安全,本文设计了以PIC16F886单片机为基础,利用CLE-0231-400氧气浓度传感器和HA17741运算放大器采集浴室内的氧气浓度,并通过1602液晶显示屏实时显示氧气浓度值的浴室防缺氧报警器。根据人体对不同氧气浓度的生理反应,设定两个不同程度的设定值17%和14%,该设计能够实现根据浴室环境中的氧气浓度智能调节LED报警器的启动以及制氧装置的开启,很好地避免浴室内由于缺氧引起的危险。  相似文献   

11.
人类的红细胞一般只有四个月的寿命,在这短暂的一生中,却要百万次地挤过毛细血管,只为了完成它们的神圣使命:输送氧气和养分,并带走废物。最令人钦佩的是,为了完成任务,红细胞每次都要经受身体的折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氧的另一面     
氧对地球上的大多数生命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包括人类生命。当我们吸气时,空气中的氧气就进入我们的肺,通过血液流入细胞,在细胞中把食物转化为能量。人体的60%是水构成的,而氧是水的主要  相似文献   

13.
大量的地球生命离不开氧气的呵护,但氧气并非有百益而无一害,要想活下去,生命就得学会和氧气打交道.  相似文献   

14.
天文宇宙     
正首次在河外星系中探测到氧气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王均智等与国内外合作者首次探测到银河系外的氧气分子,这些氧气位于5.6亿光年之外的类星体Markarian 231(简写成Mrk231)内,也是科学家迄今为止在太阳系外探测到数量最多的氧气。相关研究成果近期发表于Astrophysical Journal。对于Mrk 231中探测到的更多数量的氧气分子,很可  相似文献   

15.
停用锅炉的氧腐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锅炉停用期间,如果没有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进入锅内的氧气会使潮湿的金属表面发生严重的腐蚀,这种腐蚀对锅炉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比运行中的腐蚀要严重得多。据调查,某厂有台水管锅炉,蒸汽压力为1.27兆帕,蒸汽温度为饱和温度。已使用12年,但近年来,发生了多次...  相似文献   

16.
氧气是人类所必需的物质。如果没有氧气,人们就无法生存。而在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氧气,人类得以自由的呼吸。然而,在有些时候,人们需要制造氧气以供给呼吸,这就需要制氧技  相似文献   

17.
于鹰 《百科知识》2000,(5):48-48
空气、水和阳光并列为维持地球上生命所必需的三大要素,而空气中与生命过程直接相关的组分就是氧气,没有氧气的地方,也就没有生命(厌氧微生物除外)。正常情况下,人每分钟约吸入氧气250毫升,而其中约32%即约80毫升用来维持大脑的正常活动。一旦大脑缺氧,就会感到头晕、恶心、乃至窒息死亡。人们通常只知道氧气对生命的意义,并不了解氧气对于疾病和衰老同样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后者正是近30年来化学与生物化学研究的热点。 时光倒退到35亿年前,地球上并没有氧气,而到处充斥着硫化氢等气体,后者提供了当时地球上的  相似文献   

18.
我们的生命离不开氧气,如果地球上的氧气不断泄露到太空,我们都将喘不上来气儿。而这一幕正在发生!  相似文献   

19.
氧气发生器     
利用化学药物与水进行反应而产生氧气的“氧气发生器”,在上海兴华气焊工具厂初步试制成功,据化验,氧气纯度为98%以上。该氧气发生器,体积小,分量轻(全重11公斤),携带方便。使用时只需装上药物,打开阀门,它就能源源不断供给氧气;当气压上升到一定限度时,阀门就自行封闭,药物不再下流,待氧气释放到低于压力时,阀门就自动开启,漏下药物,而继续产氧,这样可以连续不断地释放氧气,直至药物用完为止。它适于工业焊接之用,也可供医院病员输氧用。根据目前测定,1公斤药物所产生的氧气量,足够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对两例疑似犬瘟热病例进行了系统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临床上表现体温40℃以上,呼吸极度困难,严重的胃肠炎和神经症状;肺呈现卡他性或化脓性支气管肺炎,支气管或肺泡内充满分泌物、脾小结的局部或全部坏死及严重充血、出血;脑细胞、膀胱、肺泡腔内脱落的上皮细胞、肠粘膜脱落细胞内可见嗜酸性包涵体;脑细胞水肿,未见明显血管套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