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编辑活动中稿件客体状态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编者和稿件,是编辑活动过程最基本的主体和客体。至今对客体稿件的全面认识和对其在编辑活动过程的作用和变化尚未认真讨论过。本文引入“稿件品级”、“稿件价值”和“加工难度”三个标准,企图给稿件客体以形象、深入、准确的描述,并进而从一个侧面探讨、揭示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2.
学术期刊编辑在稿件"外审"工作中的中枢作用和认识机能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阎西林 《编辑学报》2006,18(3):170-172
同行专家"外审"学术论文存在的缺陷带有某些必然性因素.编辑在稿件"外审"工作中处于信息转换的"中枢"地位,不应盲目顺应同行专家对学术论文价值的评判,要对其意见进行过滤、改造的同化活动.编者(主编)应具备公正评价学术论文综合价值的认识结构,坚持对同行专家意见的同化活动和在稿件"外审"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决审:决定科技期刊学术水平的主要环节   总被引:18,自引:13,他引:5  
对于某一特定期刊,只有主编或副主编等的决审才可能全面衡量来稿,做出适合自己期刊的最恰当的选择,这是决定期刊质量的最根本的环节。编辑界对“完美”外审专家的期待不切实际,外审专家有权选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意见,编辑界应该提供更为宽松的环境。依《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的审稿档案资料,将外审意见的表达方式划分为5个类型。提出了决审者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4.
编辑意识的主体性本质及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波 《编辑之友》1997,(4):42-45
近几年来,期刊界对编辑意识的讨论时有所见。有人认为,编辑意识是“一切编辑活动的原动力”;有的则认为,它“是指编辑实践活动中的主动性”,等等。这些表述均来准确回答编辑意识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因而也来触及编辑意识的主体性本质及其表现特征。我们认为,编辑意识的主体性是编辑主体最本质的规定性,它在编辑认识、评介和改造文稿的过程中,在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占据支配地位,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国外医学系列期刊包括44个分册,是在中国医科院情报研究所领导下的医学情报刊物,主要报道国外医学各个领域和学科的最新进展、最新动向,其目的在于“洋为中用”。我们接触的稿件大多数为医学文摘和译文,其次为综述和国际学术会议报道等。来稿中完美成熟的稿件只占少数,绝大多数则为尚不成熟或不够成熟,因受版面的限制,必须进行审选。文稿的审选工作关系着杂志出版的质量和杂志的生命力,因此审选稿件是编辑工作程序中的重要一环。为了对出版事业负责,对广大读者负责,无论是预约、自投、推荐、外转来的稿件都必须经过认真审选。审稿通常由编委和特约编辑来担任,但专职编辑也负有一定责任,首先担负  相似文献   

6.
编辑活动的主体是编辑,这是毫无疑问的。问题在于:在社会文化生产中,编辑活动的主体作用的特征是什么?它是不是也同其它的文化学科那样作为一种独立自主的文化力量而存在?近来,在编辑学研究的“圈子”里,称编辑为“家”的情形多起来了,这反映了急于提高编辑社会地位的愿望,但是成家的理论准备还不是很充分。要成为家,首要是应该具有一种强烈的学科意识,专注于学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致力于发现、认识编辑活动本身的独立价值和重大意义,这种在思想观念上的开拓,表  相似文献   

7.
编辑人员在处理来稿中与作者的相互易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编辑在编辑加工稿件过程中, 能理解吃透作者的观点,能弄懂弄通审者 的意图,能时时了解读者的要求,则对稿 件的编辑和加工,对稿件质量的提高,对 期刊的出版和发行都是非常有益的。因此 编辑在编辑稿件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站 在作者、审者和读者的立场来考虑问题, 笔者将其称之为科技编辑中的易位法。 易位有三种:一是编辑与作者的易 位,二是编辑与审者的易位,三是编辑与 读者的易位。三种易位中,编辑与作者的 接触、交往、交流是最早的,也是最多的。 本文论述编辑与作者的易位。  相似文献   

8.
参考文献与编辑的学术鉴审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文献资料是科研工作的一个基础和起点,也是评价科研成果的一个参照系。从参考文献的角度对学术文稿进行鉴审,是编辑总体鉴审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查阅文献原文和(或)分析文献的文题、发表时间、所涉学科的分布,以及文献观点在文稿中的具体作用等,可以从一个侧面为编辑的学术鉴审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一句“为他人做嫁衣裳”把编辑工作长久地定位在“被动”的位置上,许多编辑本身也习惯地以作者本位、文稿本位的思想来看待编辑工作,认为编辑工作无非就是选、审、改,出版物的质量最终取决于作者的水平、文稿的质量,编辑即使有能动性,也是非常有限的,充  相似文献   

10.
编辑加工中思维活动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编辑的思维活动集中体现在编辑对稿件的加工过程中.思维是编辑加工过程中最高层次的心理活动,是一种积极主动再创造的思维方式和心理动势.从思维活动的观点来研究和审视编辑工作方法,探求对编辑工作方法的理性认识.记忆是编辑加工中思维活动的基础,经验是一种催化剂.编辑加工方法的基础性、延伸性和指导性决定了其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研究编辑加工中的思维活动,目的在于探索,在于研究出一种合理的思维模式,应用于并指导编辑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信息沉睡”现象非常普遍,资源浪费也相当惊人。透过网络环境中的信息用户认知现状,分析用户信息认知的特点、认知信息活动的基本模式以及制约用户认知信息活动的主要因素,认为基于用户的信息检索、基于本体论的信息整合及智能信息推送服务是提高用户信息认知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段乐川 《出版科学》2012,20(2):26-28
"媒介间性"特征是从整体视野对编辑活动客体对象关系的抽象概括。它是指不同的编辑客体——媒介,在共时和历时的编辑实践中存在着交互作用的关系。这种作用关系表现在三个方面:共存互补性、交互作用性和转换生成性。这一特征不仅是贯通编辑活动历史的编辑客体作用规律,也是编辑活动的整体特征之一。认识和发现这一规律、特征,对于做好当下编辑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编辑就是创造媒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编辑的语义学定义,论证从古到今的一切社会交流媒体都是经编辑活动创造的,编辑活动的创造性体现在编辑策划、选择、优化、组合的每一过程中,编辑就是创造媒介。  相似文献   

14.
网络信息搜索行为与用户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用户认知导向的网络信息搜索是认知观和社会认知理论在网络信息搜索中的应用,是与传统信息检索和用户导向信息检索不同的检索范式。在介绍认知交互模型、信息问题解决模型和使用搜索引擎的网络信息搜索行为模型等用户认知导向的信息搜索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用户因素、信息环境和社会情境方面分析网络信息搜索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编辑选择的普世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选择的普世价值,主要体现在编辑选择应具备独立、客观、公正的报道作风,扎实、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以及勇于揭露社会黑暗的无畏精神,同时编辑选择的普世价值应更多地体现人道主义关怀的人丈精神.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 情报生成理论解读了个体情报认知问题。情报共生研究则将情报认知研究引向知识群落情报认知的视域,以期对情报认知理论和实践进行更为全面而贴切的诠释。[方法/过程] 基于对共生理论的认识以及对情报认知研究"多角度表现"阶段所蕴含的"共生"寓意的理解,运用多学科理论集成研究方法和数学建模方法,研究情报共生机理并制定相应的实现策略。[结果/结论] 建立情报共生概念;阐明情报共生的4种要素,揭示其宏观上显现的自组织性和微观上多变量交互产生情报共生能量的特征;剖析因情报共生模式相变引发的情报共生系统演变的动态过程以及其中所遵循的logistics growth规律;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多元角度出发阐述情报共生机理研究的价值;制定以要素优化和变量提升为前提的情报共生实现策略。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情报共生就是在开放环境中,情报认知共同体借助特定界面交流互动而完成的非对称互惠的情报认知过程;并对情报认知实践起到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探讨任务类型、用户的认知需求与自我效能对数字图书馆用户检索失败的影响。[方法/过程]以认知复杂度为依据,设计5种类型的任务,招募30名图书馆用户,通过屏幕录制方法收集数据。[结果/结论]研究表明,任务类型和认知需求对整个任务的失败有显著性影响,而自我效能更多的影响检索过程中的阶段性提问失败。具体表现为:用户在完成认知复杂度越高的任务时,越容易遭遇任务失败;高认知需求的用户在完成任务时会遭遇较少的任务失败次数,且对任务的完成程度评价较高;高自我效能的用户则在检索过程中会遭遇较少的提问失败次数。  相似文献   

18.
余瑞萍  李姗姗 《编辑学报》2012,24(6):551-553
编辑加工及校对是保证科技文稿质量的重要环节,而完整、规范的编辑工作制度对提高期刊的编辑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作者根据执行《硅酸盐学报》编辑工作制度中的经验,总结出"一纵一横"的编辑工作方法,提出了提高编辑工作效率的方法和完善编辑工作制度的措施,以资同人借鉴。  相似文献   

19.
漫谈文稿编辑"信达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作新 《编辑学报》2002,14(3):182-183
探讨科技文稿的编辑加工如何做到"信、达、雅".以"信、达、雅"为尺度,对个案进行分析.认为文稿的编辑加工要实现"信、达、雅",要求编辑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编辑业务能力和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20.
期刊编辑活动辩证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期刊编辑活动是辩证思维与辩证实践相结合的辩证统一体。具体分析了期刊编辑活动整体性和个体性的辩证统一,编辑主体和编辑客体的辩证统一,物化劳动和智化劳动的辩证统一。做好编辑工作必须遵循其固有的客观规律,处理好这些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