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第一节阅读鉴赏准备中国现当代小说发展大致分为五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917年至1927年这一时期的文学始于新文学革命,迄于五四落潮、大革命失败。其主导倾向体现了鲜明的五四精神,文学的主要部分被称之为“五四文学”,用文学实现思想启蒙、促进“人的意识”的觉醒便是这一时期提出的响亮口号,“个性解放”“人的解放”也成为五四文学的基本主题。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作品如下:《呐喊》和《彷徨》是鲁迅这一时期的两部小说集,其中既包括了他于1918年发表于《新青年》上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也包括《阿Q正传…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学现代部分主要讲授的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年文学的发展情况。一、现代文学概述对于概述部分主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1915年,陈独秀主编的《新春年》创刊,标志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始。1917年1月和2月,在《新青年》上分别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中国现代文学以一九一七年发难的文学革命为开端。自此,中国古代文学终于被现代文学所取替,中国文学发展历史进入一个新的时期。1918年5月,鲁迅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这篇小说把锐利的矛头直指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发出震聋发聩的战斗呼声,形式上也运用了现代文学的体式和手法,显示了完全意义上的现代小说特征,宣告了一个崭新文学世纪的开始。  相似文献   

3.
茅盾改书名     
1931年至1932年间,刚刚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茅盾写出一部30多万字小说《子夜》,从而尊定了作者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后来,这部巨著成为茅盾文学生涯中的代表作。但是,这部小说原先并非题名《子夜》.而是《夕阳》,《子夜》是在出版时才正式定名的。1933年1月,上海开明书店出版这部小说时.茅盾(?)经推敲,决定  相似文献   

4.
《狂人日记》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它是指向封建制度和“吃人的礼教”的宣战书,它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它是中国新文学发展史上的奠基石。新近读到山东烟台师专主编的《语文教学》一九八三年第一期上刊载的谷兴云同志题为《关于狂人语言的“错杂”和“荒唐”》的文章,深感人们对这篇重要作品的认识还是很不一致的。在谷文中,竟然把一些大家早已公认的名言如“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  相似文献   

5.
"文学革命"和"革命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两次重要的文学运动.而流行于20世纪20年代后期的"革命 恋爱"小说,正是知识界主流从"文学革命"转向"革命文学"的产物.从这一文学模式的产生与发展变迁来论述"革命 恋爱"小说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6.
从日本现代文学看,以中国历史为题材的小说,粗略算来,将近百部.而经一批又一批读者的选择和岁月的严竣冲涮,这些小说能留名于文学史的,自不会多.日本当代著名作家井上靖的小说《楼兰》,是日本各种现代文学史著作必出其名的一部小说.  相似文献   

7.
谈《药》     
《药》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鲁迅先生在“五四”运动前夕写的一篇反映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现实的短篇小说,最初发表在一九一九年五月的《新青年》杂志上,后由作者收入小说集《呐喊》。这是鲁迅用小说的形式,无情地揭露封建社会吃人的反动本质,向人们发出的猛烈而又清醒的呐喊,“显示文学革命运动的实绩”,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第一页。若干年来,这篇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感人的艺术力量,激动着广大读者的心,给人们一种美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8.
一、填空: i、1917年1月_在《新青一年》上发表_,揭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稍后,陈独秀的_,也是文学革命的纲领性文献。 2、鲁迅以第一篇白话小说__为新文学奠定了第一块基石,随后他接连写了小说_和_。 8、1924年一1925年,在_有几个直接得到鲁迅指导的文学社团成立,它们是_、_和未名社。 毛、1922年,胡先啸、梅光迪和_等人创办了_杂志,反对新文学运动,此后又出现了以章士钊为代表的_,这时期新文学运动还经历了与_的斗争。 5、鲁迅早期论文《文化偏至论》和_ 体现了他初步形成的文艺思想。 6、_是爵迅的散文集,《野草》是 _集,《故事新编》是 7…  相似文献   

9.
张方 《学语文》2012,(1):49-50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借鉴《红楼梦》的艺术方式写成的一部反映中国现代社会的小说.它的成功奠定了林语堂作为小说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这部小说塑造的一系列形象鲜明的人物以及传达出的庄周哲学思想,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小说以人物的悲欢离合为经。以时代变迁为纬,详述了北平姚、曾、牛三大家庭从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30多年间的悲欢离合和恩怨情仇,从侧面反映出现代中国的社会历史。其中穿插了袁世凯篡国,张勋复辟。直奉大战,军阀割据,五四运动,‘三一八惨案’,“语丝派”与现代评论派笔战。青年“左倾”,二战爆发等历史事件,或褒或贬地描写了新派革新人物和民国特色人物。可以说是对中国现代社会的全景描写。总体而言小说在以下三个方面有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以创作时间论,《官场现形记》一书是20世纪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比较重要的长篇小说。李伯元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先广为人知的小说家。因此,有关李伯元和《官场现形记》的资料,颇为珍贵。魏绍昌先生曾编辑过一部《李伯元研究资料》(以下简称《资  相似文献   

11.
郭沫若的《女神》具有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坚定的乐观主义精神 ,表现了强烈的主观精神和奇特的想象 ,洋溢着浓郁的神奇色彩。《女神》不仅在思想内容上成功地反映了“五·四”的时代精神 ,而且在艺术上有伟大的独创性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集 ,开创了我国新文学革命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2.
<正> 《女神》与《尝试集》,究竟哪一部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新诗集?应当怎样评价它们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近几年来一些文学史家和研究者对此进行过探讨,文万荃同志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新诗辩白》、(载《四川师院学报》一九八四年第一期)便是其中的一篇文章.文万荃同志的观点不无偏颇之处,令人难以赞同;所引用的一些材料,亦有失误.  相似文献   

13.
陈衡哲是中国现代进入女作家创作之林的第一人。她于1917年在任叔永、胡适主编的《留美学生季报》发表了白话小说《一日》,而现代文学史公认的第一篇白话小说———鲁迅的《狂人日记》1918年才公开登载。本文认为,陈衡哲《一日》的价值并不仅仅限于线性时间维度上的最早。从中国小说流变史的视角看,这篇作品在取消情节、刷新语言、文体间的渗透等几个方面对古典小说体式进行了尝试性的颠覆。  相似文献   

14.
《围城》的描写带有"成长小说"的鲜明特点,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优秀的"成长小说"。  相似文献   

15.
正1961年,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东方语言文化系的夏志清先生用英文写了使其一举成名的《中国现代小说史》,这是一本中国现代小说批评的专著,也是一部开中国现代小说史写作先河的文学史专著,自问世以来就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此书由耶鲁大学出版后,立即成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热门书,也是欧美不少大学的教科书。当时国内已经出版了的现代文学史著作有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蔡  相似文献   

16.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跋涉》是她的第一部小说集。《跋涉》的写作绝非偶然,它是中国社会现实和文学潮流与作者独特生活经历的有机契合进发出的火花,在当时的青年作家之中颇有代表性。《跋涉》在思想阐释和艺术表达上存在着诸多问题,这表明作者当时尚未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文学道路,但它为萧红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尝试,在萧红小说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体小说,鲁迅突破传统写作模式,以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对束缚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的封建制度进行猛烈的抨击,展现出其小说独特的叙事艺术。本文从叙事角度出发,分别从叙事结构、叙述视角及叙述者形象三个方面深层挖掘《狂人日记》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18.
意境浅识     
一些西方文艺理论家,往往以"欧洲小说"、"中国戏剧"评价中国戏曲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甚至有人刻薄地说:"中国小说一部半",即半部《红楼梦》,一部《围城》。还有人说,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而已,现代小说《阿Q正传》而已。这些议论尽管有失狭隘与偏颇,有一条却是肯定的,那就是中国戏剧在世界文坛上不可动摇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它的现代意义在艺术价值方面同样也体现了出来。陈平原先生在《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一书中讲到叙事结构、叙事时间、叙事角度三个层次共同促成了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狂人日记》在这三个方面中也体现出了承前启后的特征。拟从叙事学的角度阐释《狂人日记》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陈衡哲(笔名莎菲)是中国新文学运动史上第一位女小说家,也是《新青年》杂志上仅有的两位白话小说家之一。如果说显示文学革命实绩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先生一九一八年的《狂人日记》,那么在文学革命讨论初期最早用白话写作的第一篇小说应该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