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国社会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是城乡教育产生较大差距的社会制度原因。河南农村教育的滞后,制约着我国教育的整体发展,要正视城乡子女教育的差距。针对当前城乡教育发展中的现状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对策,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存在着城乡教育二元结构问题,制约着教育的转型进程,甚至出现较严重的城乡教育失衡。如何与时俱进,推进农村教育现代化,已成为一项不可回避的问题。南京市地域广,人口多,城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六合等郊区较为偏远,相对落后,如何推进具有"农村特色"的小学教育现代化,成为目前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2014年我们开展了对南京市小学内涵发展重点规划项目(《区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民生之基",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公共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没有得到公平的分配.特别突出的是大量优质的教师资源为城市所有,这种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状况,既阻碍了义务教育的公益性和公平性的实现,也制约了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只有实现公共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公平和合理配置,进而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差距.  相似文献   

4.
胡宝娣 《未来与发展》2009,30(7):103-105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短缺与滞后于城镇地区,导致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居民相对贫困化程度加深,严重威胁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制约着新农村建设和阻碍城乡统筹发展。本文比较了目前城乡基础设施、城乡居民教育资源、卫生资源和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供给方面的差距,分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短缺与滞后的历史、现实与制度方面的原因.构建了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包括:树立公共产品城乡一体化供给的科学发展观念;引入市场机制,构建多元化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破除“二元”结构,建立城乡统筹均等化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建立健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贫困地区儿童上学困难、辍学率较高、城乡教育差距和农村教育投入不足等问题,困扰着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贫困地区儿童上学困难、辍学率较高、城乡教育差距和农村教育投入不足等问题,困扰着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农村小学素质教育在"城乡二元化"向着"城乡一体化"转变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以青年农民对小学素质教育的认知为着手点,捕捉当前农村小学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窘境,立足于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针对阜阳地区教育特点,通过调查分析论证提出突破当下农村小学素质教育困境的对策,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条件,使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8.
农村雷电灾害主要危及人员伤亡、供电设备和建筑物受损。在众多的雷电灾害中,人员伤亡几乎都发生在农村和城乡接合部,文章根据对济南市多起典型雷击事件原因的调查分析,提出一些适合广大农村的防雷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城乡统筹发展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关系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从解决城乡统筹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的角度研究政策问题,力求构筑较为完善的政策框架、形成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体系,以求建立起城乡统筹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城乡统筹发展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关系复杂的系统工程,从解决城乡统筹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的角度研究政策问题,力求构筑较完善的政策框架、形成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体系,以求建立起城乡统筹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1.
关于高等教育与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娟 《科教文汇》2011,(24):27-27,45
提高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不仅是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更体现了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需要。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整体水平不容乐观,严重制约了个人和国家的长远发展,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本文构建了城乡数字鸿沟的测度指标体系,对重庆市2003-2014年城乡数字鸿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重庆市的城乡数字鸿沟整体上呈现不断扩大趋势。经济因素、城乡居民受教育程度的差异以及地理、制度因素等是城乡数字鸿沟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以弥合城乡数字鸿沟,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3.
黄国芬 《科教文汇》2014,(14):27-2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人教育事业走过了繁荣发展的历程。成人教育是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必要途径,对社会而言,它不仅可以提高当前我国劳动人民的素质,培养各个领域的人才,还可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加快我国进入小康社会的步伐,有利于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对于个人而言,它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提高个人素质。但是我国成人教育至今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对成人教育的发展现状、挑战、展望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能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王和平 《科教文汇》2013,(22):13-14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与廉政教育,二者在内涵上、目标上具有共通性和共融性。加强高职学生廉政教育是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是高职学生具备职业素质的自身需要。在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中加强廉政教育,可将廉政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培养主线相结合、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与职业素质教育课堂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庄建花 《科教文汇》2012,(29):167-168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也应提高,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大学生的音乐课程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形式,应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而促进音乐和素质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维 《科教文汇》2012,(28):163-164
随着我国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分层教学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均理念,对提高篮球选项课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终身发展,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娄晶  王显峰  李宇明 《科教文汇》2013,(36):94-94,96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今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如何将校园体育文化融入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值得探索与研究的课题。通过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实施和科学管理,推进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使学生掌握终身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与方法,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韩永英 《科教文汇》2011,(36):12-12,31
教师是参与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甚至会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改革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要改变单一的、陈旧的、僵化的教学模式,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担当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只有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才能为祖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19.
史舒悦  汪侠  海少琪  万清云  胡佳敏 《资源科学》2022,44(11):2341-2355
研究旅游发展水平对贫困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对于协调区域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西南地区国家级贫困县为研究对象,基于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数据,运用门槛回归模型探究2010—2018年旅游发展水平对贫困县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研究期内,旅游发展水平提高能够显著缩小贫困县城乡收入差距,但其缩减作用存在单重门槛效应。随着旅游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旅游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正向影响会显著减弱。②在旅游发展早期阶段,旅游发展水平提高对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增收效应优于城镇居民,但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旅游发展水平提高对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增收效应更加明显。③地方财政、地区教育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是调节西南地区旅游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重要因素。在西南地区内部,各省(市)旅游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存在地区异质性。地方财政、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分别是影响重庆、云南、四川旅游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主要因素,而四川旅游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受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地方财政等多因素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城乡关系演变的一般逻辑,从城市类型、产业发展、城市化进程、城乡资源流动和城乡关系五个层面的动态运动中,探讨了城市化与城乡关系演变的一般规律,说明快速城市化是农村资本和劳动力双重流出的过程,城乡差距扩大存在必然性,要缓解城乡关系的恶化,必须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利用市场机制,转变农民组织形式,使资源能够留到农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