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数学学习中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运算的层次也不断提高,学生在运算中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尤其是高中生.究其原因无非以下三条,一是只重视机械的运算。;不重视对概念的理解,因而对运算结果缺乏完整的认识;二是只会盲目地运算练习,而不懂得对知识结构、方法、技巧的归纳整理;三是由于计算器的普及,造成学生对计算器的过份依赖,而忽视了基本运算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在数学学习中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运算的层次也在不断提高,学生在运算中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尤其是高中生.究其原因无非是以下三条:①只重视机械的运算,不重视对概念的理解,因而对运算结果缺乏完整的认识;②只会盲目地运算练习,而不懂得对知识结构、方法、技巧的归纳整理;  相似文献   

3.
连旸 《黑河教育》2014,(12):34-34
正数学概念是证明、推理和运算的依据,准确掌握数学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和保证。学生学习数学时只重视做习题不重视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这样就失去了学习数学的依据,学习质量就没有保证。不从概念出发去思考问题,就不能正确理解概念,仅凭主观思想导致的错误屡见不鲜。不掌握概念而盲目去解题,只在解题方法和技巧上下功夫,这  相似文献   

4.
最近一年来,我们抓住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为中心作了一定的努力,有了一些粗浅体会: 一、从讲清概念着手“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而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又是进行正确而迅速运算的依据,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我们深深体会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把概念讲清,使基础知识真正为学生理解和掌握,才能从根本上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学生中由于对概念理解不清,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而造成运算上的错误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这种例子是不胜枚举的。  相似文献   

5.
数学教学重视解题能力的培养,解题能力培养与课程教材知识体系学习之间是互补与平衡的关系形成稳定简明的教学理论框架及其操作性较强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的数学意识、逻辑推理、信息交流、思维品质等数学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发展个性打好基础。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对于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有着自己的看法,表述成文,供同仁参考指正。  相似文献   

6.
花云龙 《考试周刊》2013,(11):65-66
<正>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学习离不开解题。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使学生"具有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必须与数学知识教学及一般解题方法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这已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的共识。  相似文献   

7.
运算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中一种重要的技能,在数学学习中,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运算能力的提高是学好数学的基本前提。因此,数学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的感知规律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运算习惯,为学生将来在数学学习中计算的正确性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8.
方晓 《考试周刊》2011,(62):88-89
在数学学习中,许多同学只注意解题的数量而不重视解题的质量.只注重解题的结果而不重视解题的过程,只忙于做大量习题而不重视解题后的反思。而解题是否完整?能否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对问题引申拓展等能着实提高能力的方面所思甚少乃至没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善于反思.乐于反思,那么数学学习就会成为充满挑战,充满乐趣的数学活动。  相似文献   

9.
运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要培养和提高初中生运算能力,就必须了解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现状.本文通过对中学生运算能力的现状分析,探索出培养和提高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方法和途径.一、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现状分析在数学教学中看到,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不明道理,机械地套用运算公式;不顾运算目标,进行盲目地推理演算;运算过程中缺乏选择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的意识,运算过程繁琐,错误率高.不少老师和学生对运算能力的内涵缺乏科学认识,常常将运算过程中的错误原因归结到非认知因素上,认为是"马虎""粗心""不注意"才造成运算错误,他们总是只看重解题过程中的方法和思路,对运算的具体实施,对运算过程中的合理性、简洁性等都没有给出足够的重视,造成学生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中,运算能力差,一下暴露出来,一部分学生正常学习显得力不从心.由于在中考中半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标的推动下,对学生核心素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初中数学教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需要初中数学教师需要重视学生运算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加强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综合性人才。初中数学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成绩,还需要全面提高初中生的数学基础运算水平,促使初中生在提高运算能力的同时,拓展解题思路、提升数学成绩。本文详细阐述了培养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重要性,分析了核心素养下对初中数学教学的更高要求,提出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具体措施,为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运算能力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数学学习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当前一些初中数学教师对学生运算能力的重视度不够,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丧失了兴趣。因此,教师只有采取相应的策略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数学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师重要的教学阵地,要让数学课堂教学具有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数学教师就应当改变传统教学概念,革新教学方法,重视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笔者认为: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在基础概念教学、数学解题的过程中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4.
解决数学问题是数学的核心,学数学就意味着解题。显然,解题能力标志着一个人的数学水平。那么做为数学教师,能否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数学成功与否,而且也是该教师数学教学业务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之一,尤其是以问题的解决为重心的高中数学教学。教给方法,培养能力,这是笔者数十年高中数学教学的一点经验,那就是古人所谓的“授之以渔”。  相似文献   

15.
王云 《成长》2020,(4):79-79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小学生在数学运算中存在不少问题。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当紧密结合新课改的教育思想,重视对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6.
数学概念不仅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掌握正确的数学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石,是培养数学能力的前提,是解答数学实际问题的重要条件。如果学生有了正确、清晰、完整的数学概念,就有助于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运算和解题技能。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  相似文献   

17.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曾指出:“数学真正的组成部分应该是问题和解,解题才是数学的心脏”。解数学问题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环节与基本途径。所谓解题,就是揭开“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或是探索“已知”可以导出怎么样的“未知”。数学问题千千万万,难易不一,每个题目的要求也不一,所起的作用也不一,就是用一个题目对不同的人来说难易也不一样。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解题能力的培养,不仅是以上三种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志。这就需要数学教师通过解题教学,帮助学生明确数学问题的意义、分类、解数学题的基本要求和程序,掌握解题的策略原则和解数学问题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水平等等。  相似文献   

18.
<正>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解题过程并得出问题结果,可以说数学的学习离不开运算。运算素养是数学核心素养之一,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然而目前的数学教学中,很多学生存在一些运算问题。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对症下药”,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相似文献   

19.
教学中,真正将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是成为每个数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当前,数学教学中仍有忽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解题方法的探索过程的教学倾向,只重视概念、公式和结论的应用,重视解题的方法,学生知现象,不知实质,知结果,不知过程,导致学生对概念、公式、结论缺乏深刻的理解和牢固的记忆,只会做一些模仿性练习,不知道这些解题方法是怎样想出来的,这些方法在什么条件下可应用等。造成部分学生思维呆板,不灵活,甚至使部分学生视数学学习为一种枯燥、沉重的负担。 因此,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探索定理公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广大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提出新的要求,在重视解题技能、知识点掌握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而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就是学习观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从现阶段影响我国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进而指出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