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云南档案》2006,(2):40-40
德宏州档案局馆长会议于2月16日在芒市召开。州政府副秘书长袁少全出席会议并作了《以州委四届九次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档案工作“八项工程”推进我州档案事业全面进步》的重要讲话。要求全州各级档案局馆在工作中统一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围绕“十一五”规划做好档案工作。袁副秘书长还对开展家庭档案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建立家庭档案将有助于促进家庭和谐,从而促进社会和谐,是惠及千家万户的好事。  相似文献   

2.
《全国新书目》2010,(14):1-1
合肥市少儿图书馆今年暑期为孩子们打造一个精彩的“书香暑假”。该馆与省妇联联合举办的“少儿成长讲坛”活动,将邀请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心理学家开展3场讲座,分别为《家庭教养关系与儿童心理健康》、《让阅读克服儿童注意力不集中》、 《如何读懂孩子的心》。少儿图书馆下属的明德英文图书馆继续举行“中外交流小广场”活动,  相似文献   

3.
袁钺  吴彤 《视听》2023,(4):57-60
电视剧《人世间》通过线性结构叙事和历史场景还原,刻画了周家三代人悲欢离合、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绘就了一幅中国伦理风貌图。在伦理叙事立场之下,该剧展现了亲缘、婚恋以及善恶三种极易引起观众共鸣的伦理关系,让“家本位”的故事内化为“共同体”的情感。《人世间》因其拥有的集体记忆、精神共振和家国情怀,不仅为我国年代剧、家庭剧的发展提供了经验与启发,更为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展现出了更多可能。  相似文献   

4.
报纸编辑是读者与作者的中介人,如何起到中介人的纽带作用,这就要看是否以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读者.从1988年在《楚天周末》从事编辑工作以来,我先后担任《为您服务》、《百事通》、《家庭百事》、《卫生与健康》、《消费指南》等栏目的责任编辑.从当初的《为您服务》、到现在的《消费指南》、《卫生与健康》,经历了学习、摸索、改进,提高过程.1993年《楚天周未》编辑部向读者征求意见,《百事通》专栏被读者列为“我喜爱的栏目”第二名.几度耕耘,如今的《卫生与健康》已深深地种植在读者的阅读园地之中,成为读者信赖的朋友.生活专栏触及读者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帮助人们认识生活、理解生活、热爱生活、追求生活中的真善美,提高生活质量,也是生活专栏的服务宗旨.我在组织稿件中,力求注意:引导读者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品位,建立和发展良好、和谐的家庭伦理与人际关系.《家庭百事》专刊登的《美丽的灵魂》,讲述了一个柔弱女子如  相似文献   

5.
《工人日报》2000年11月30日第3版,即《新闻评论》版头条“社评”文章《我们能守住道德底线吗?》,在论述“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无不与道德伦理的沦丧密切相关”时有这么一句:“卖淫、嫖娼,即便在历史上,也为人民所不耻,今天却又在各地悄然登场,这还称不上是道德伦理的沦丧吗?”这里的“不耻”一词,笔者以为“本报评论员”的理解有误。查《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并无“不耻”一词,却有“不齿”条目。时“不齿”一词的解释是“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视:人所~”。这个意义,恰好符合《我们能守住道德底线吗?》一文所论之意,即“卖淫、嫖娼,即便在历史上,也为人们所‘不愿提到(鄙视)’”。  相似文献   

6.
“军报新春盛宴”——这是一些基层官兵对《解放军报》(以下简称军报)近年来春节期间带“年”字新闻的形象比喻。  相似文献   

7.
有些媒体在报道韩国电视剧滚滚而来“,侵占”了我们很多电视频道转播的黄金时段时,称之为“寒流”,其实我认为“韩片“成流是事实,但并非是“寒流”。从中国观众对其青睐与喜欢的程度来看,即可见并非寒流,应说是一种热流、暖流,至少是一件好事,因为她给我们电视剧带来的是一股清新的风。比如《看了又看》、《人鱼小姐》等片,看上去是几个家庭之间、几对男女间的纠葛、是非、家长里短,但又处处反映出韩国人民健康的生活情趣与美好的习俗,包括某些伦理、道德、情感,有很多对我们今天如何作长辈、小辈,如何忠贞于爱情等等,都有很好的启发。所以…  相似文献   

8.
杜泽壮 《传媒》2009,(2):47-49
2009年1月5日,首部反映2008抗雪救灾题材的时事栏目剧《京珠北》开始在广东南方电视台经济频道播出。该剧突破了栏目剧惯常的家庭伦理领域,带领观众重温了2008年初冰雪灾害的惊心动魄与人们在灾难面前的同舟共济。而就在十余天前,《京珠北》刚刚荣获了第三届全国电视栏目剧年会“特别奖”,其“最大亮点就是能紧跟时代脉搏,反映国计民生。  相似文献   

9.
请先看几个例子: 一、“……说大约值七、八百元……”(《中国青年报》1991年7月7日二版《绝无仅有的“和谐”》) 二、“……每篇都在四、五百字左右……”(见江苏《新闻通讯》1991年第6期《多用“小号针”打好“连珠炮”》) 三、“……也可存活四、五十天上下……”(见《广西科技报》1991年3月7日四版《人断食后能活多久? 》) 以上三例中的“大约”、“左右”、“上下”均系蛇足之笔,应删去.因为“七、八百”、“四、五百”、“四、五十”都是大概的“约  相似文献   

10.
在图书匮乏的年代里.《第三帝国的兴亡》这部“只供一定级别领导参阅”的“内部书”,成为众多传看者的精神盛宴  相似文献   

11.
一部《红高粱》让许多外国人误以为中国家庭多是三妻四妾,一部《卧虎藏龙》又让他们误以为在中国大街上随便拦住一位就是武林高手.当“非主流”占据了西方关注中国的“主渠道”时,“主流”就沦落为跑堂的“小二”.  相似文献   

12.
新媒介技术侵入“日常生活”,破坏了“日常与非常”、“公共与私人”、“自我与他者”之间的边界.这一现象要求彻底修改“日常生活”的理论.媒介化的“日常生活”成为建构自我与他者之间关系的道德的与社会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1947年,美国杜芒电视网最先推出了第一部电视情景喜剧《玛丽·凯和琼尼》,描写一位银行家和他的爱捣乱的妻子的家庭生活.它所确定的家庭喜剧模式却一直被五六十年代大多数情景喜剧遵循着,长期以来被人称为“嗨一亲爱的一我回来了”节目.①这类情景喜剧很少触及社会和生活的重大矛盾和冲突,总是以家庭情景为基础,以美好温情来结束,被评论界称为“温暖喜剧”.其后虽然也涌现了像《弗兰克的地方》这样涉及死亡、离婚等主题的“黑暗喜剧”,还有最新的政治讽刺情景喜剧《那才是我的布什!》,然而,“家庭情景”却一直犹如“永不消逝的电波”,占据美国情景喜剧模式的主力地位.  相似文献   

14.
杨继芳 《今传媒》2023,(2):96-99
电视剧《人世间》以家庭为核心主线逐层铺展多序列的叙事单位,依循人情社会所涵盖的情感逻辑和伦理思维来塑造人物关系、营构戏剧冲突,将中国社会人情形态转喻为伦理叙事的骨骼肌理,高度提炼了老百姓现实中的生活经验、情感态度和思维习惯。本文基于《人世间》所呈现的家庭伦理关系以及人情伦理形态与戏剧性情节的缝合方式,浅析该剧的叙事特征。  相似文献   

15.
正满足年轻快乐需求全世界有70多亿人口,他们组成了至少20亿个家庭,每个家庭每天的生活丰富多彩,又有着数之不尽的欢乐。欢乐适合传递,欢乐更在于分享,江西卫视《家庭幽默录像》就是这样一档集脱口秀、风趣幽默于一体的"合家欢"大型综艺生活节目,它用充满幽默搞笑的视频、语音和互动形式,每周为全国家庭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欢乐盛宴!与其他同类节目不同,《家庭幽默录像》拥有一套周密的视频征集系统,  相似文献   

16.
王淏清 《东南传播》2010,(1):104-106
近几年来,讲述平凡人家日常生活故事的家庭伦理电视剧越来越受到观众的青睐,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此类电视剧在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叙事特点:一是在主题设置上较为集中,表现在对于传统伦理观念的呼唤以及传统伦理与现代道德的冲撞对接等方面;二是在人物的塑造上以平凡普通的大众人物为主;三是在情节上注重从普通百姓家长里短的琐碎生活中进行构建。《金婚》、《王贵与安娜》、《咱爸咱妈六十年》就突出体现了我国家庭伦理剧的这些叙事特点。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然而,在我们的新闻宣传中,多少年来没有把“家庭生活”的报道摆到应有的位置上,总以为“家庭生活”的报道都是些“民间小事”、“小儿科”,而不予重视,这一认识有一定的片面性。所谓“家庭生活”的报道,就是指人们的家庭日常生活及与之紧密相关的具有一定价值的新闻报道。重视“家庭生活”的报道,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  相似文献   

18.
环境信息是一种公共信息,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生命健康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更容易引起社会关注.本文以“PM2.5事件”报道为例,运用内容分析方法,试图从议程设置、公共空间、形成舆论的动态机制中观察公众、媒体、政府之间的关系,重点分析媒体的报道框架,并进一步探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许多人看来,家庭是“生活的港湾”。然而,这只是反映了家庭的一个功能;对一个幸福且有文化内涵的家庭来说,家庭又何尝不是夫妇和孩子“成才的摇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空军记者站站长彭东海的家,就兼有“港湾”和“摇篮”双重功能。他一家3口人,不仅生活和谐美满,幸福如意,而且都擅长写文章,都有著作问世,且个个小有名气。彭东海。虽只读过5年小学,入伍后通过自学却当上了《中国空军》杂志社的编辑、记者、编辑部主任、执行副主编、空军新闻处长;十余年来发表新闻和文学作品近200万言。多次组织、策划和宣传过全国全军重…  相似文献   

20.
“总有一种思念让人刻骨铭心,总有一种关爱让人泪流满面,总有一种激情让人浑然忘我,总有一种结合让人守候终身”这段话很熟,依稀记得好象是南方一家著名媒体的广告语,读着挺让人冲动的。但是,最近看到这段文字却是在一套“家庭书架”上,由期刊杂志界的一面旗帜——家庭期刊集团编辑推出的“家庭书架”,包括《婚姻物语》、《恋恋风尘》、《绝对诱惑》、《性趣盎然》等分册。“这里有最感人的故事,这里有最动人的情感”,无疑,“感动”是“家庭书架”的主打词,所以有评论:家庭书架——久违的心灵感动。“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也是一个英雄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