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末传人中国的西方近代印刷技术,不仅仅带来了中国图书印刷技术的革新,同时也对中国图书装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一时期,中国的图书印刷正处于新旧交替的阶段,由传统的印刷技术与近代西方印刷技术的交替使用,到近代西方印刷技术的完全采用,在图书开本、版式、装订形式、封面设计艺术等方面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仅就这一时期期刊封面装帧艺术的演变做初步的探讨,以求整理出一条清晰的线索来.  相似文献   

2.
文章结合具体案例,就国内外科技期刊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封面设计现状与不足展开了深入研究并作出了客观分析,同时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策略,以期在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封面设计水平和塑造良好外在形象的同时,以“中国风”主题封面设计引领国际期刊美学表达和视觉呈现的新潮流,加速中外文化互鉴互赏。  相似文献   

3.
何为中国文化元素 什么是中国文化元素?简单说,凡是被大多数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认同的、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并体现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号或风俗习惯,均可视为中国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分析传统元素与现代主义风格在图书封面设计中的实践运用,分析设计者在"命题"设计中的缺陷,提出应加强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风格相结合,为设计者在图书封面设计中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更好地为读者营造愉悦的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5.
"中国味"可以理解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气息的中国元素。中国传统元素有着悠久的历史及独特的文化艺术内涵。在儿童图书装帧设计上,怎样将"中国味"与现代的图书装帧设计两者间进行有机的结合,以充分体现出中国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以及民族个性,赋予作品时代特征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这已成为童书装帧设计者所面临的课题。本文将从"中国味"表现形式中的图案、文字、色彩等角度阐述"中国味"在儿童图书装帧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现代期刊的封面装帧艺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清末传人中国的西方近代印刷技术,不仅仅带来了中国图书印刷技术的革新,同时也对中国图书装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一时期,中国的图书印刷正处于新旧交替的阶段,由传统的印刷技术与近代西方印刷技术的交替使用,到近代西方印刷技术的完全采用,在图书开本、版式、装订形式、封面设计艺术等方面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仅就这一时期期刊封面装帧艺术的演变做初步的探讨,以求整理出一条清晰的线索来.  相似文献   

7.
丁玉娴 《今传媒》2023,(5):74-77
图书的封面设计是涵盖材料、技术、艺术等领域的综合性文化创意活动。大部分图书的封面设计方案主要由出版社的美术编辑以及专业设计公司负责,也有一小部分图书的封面设计是由编、著者自己提供方案或成品。作为图书封面设计的管理人员,因为图书封面设计的来源复杂,在符合出版规范的前提下,如何一以贯之地保证设计的水平和质量,是管理人员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从图书封面设计的质量、版权、周期、用户管理等方面,对图书封面设计管理工作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关策略,旨在为提高图书封面设计管理工作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动画电影的创作者既立足于民族化根基,守正传统故事,从经典人物形象和儒家等传统思想观念中汲取创作营养,丰富故事内核,同时又对动画电影创作元素进行创新突破,融入现代赛博元素,阐释现代觉醒意识,既坚守了优秀传统内核,又创新丰富了内容形式.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沃土中的新时代中国电影,呈现出了典型的民族风格艺术特征,形...  相似文献   

9.
李倩 《新闻传播》2023,(18):62-64
“国潮”席卷中华大地,伴随多元化潮品中国传统文化以全新的形式走入人们视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和创意的风尚也让艺术与影视设计备受影响。为此,本文从现实角度出发,基于融入了传统文化元素的新媒体动画,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在新媒体动画创作中的创新路径,以期为传统文化元素的优化应用提供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京剧图书封面设计为研究样本可以看到,建国三十年间文艺类图书的封面设计整体上呈现“直接表现性”“民族性”“时代性”等特征.这些特征显示出建国三十年间文艺类图书的封面设计既取得了“民族性”“独立性”的成就,但也存在过于“直露”“写实”的缺憾;既有利于发挥封面的“广告宣传”功能,但也使得整个封面设计缺少艺术美感.由此可见,建国三十年间我国的书籍封面设计处于需要不断提升设计感和艺术感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1.
图书封面设计不仅受到实用性和装饰性的制约,而且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特性.本文从艺术创作的角度分析了“兴”与“和”两种艺术手法在封面设计中的运用,力图探索艺术性在图书封面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郭天民图书封面设计中的色彩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乐 《东南传播》2011,(3):106-107
封面设计在书籍装帧设计申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而封面的色彩又是各种视觉元素中的重要内容.色彩使图书具有强烈的视觉识别特征,它往往超越了图案和文字,是人们对事物的第一反应,影响人们对图书的第一印象.郭天民的封面设计作品频获嘉奖,在业界享有盛誉.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郭天民封面设计中色彩的运用,发掘规律,为封面设计者和图书编辑提...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书籍封面设计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同时,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为书籍封面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创新发展的广阔空间,传统封面设计艺术受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更为显著,在诸多方面均具有显著创新性。  相似文献   

14.
科技期刊封面是展示我国科研实力与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具有树立中国科技品牌、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意义,各学科领域的科技期刊应积极探索兼具科学内涵与艺术表现的高水平封面设计之道。本文围绕《中国图象图形学报》封面设计的代表性案例进行研究分析,总结计算机科技期刊封面主题策划范式,形成针对专题、算法研究论文、数据集论文以及综述论文等不同主题来源的封面设计思路。并通过实践证明,精心打磨封面设计能够提升期刊在学科领域的影响力以及同行期刊中的显示度,进一步助力期刊品牌塑造。  相似文献   

15.
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书籍设计师学习借鉴的源泉.传统文化分为显型传统文化和隐型传统文化,显型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书籍封面设计的表面形态,隐型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书籍封面设计的内在精神.本文从这两个方面探索传统文化对书籍封面设计的影响,帮助设计师结合现代社会需求设计出更加优秀的作品,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和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16.
以德国图书市场中针对大众读者的出版物为对象,通过考察2006-2014年间新出版的德语图书,分析其中的中国形象.基于对中文图书的德语译本和以中国为主题的德语原创图书这两大重点组的分析,给出了一个德国图书市场上中国相关图书主题分类概览.最后,考察了政治、经济和文化这些影响图书主题的框架条件.  相似文献   

17.
论平面设计中的中国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中国元素 中国是富有美育传统的文明古国之一,在她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形成并积淀着自己的文化基因.中国传统图案是其五千年文明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光辉灿烂,是伴随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而逐渐完美,它的内容极为繁博,表现形式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8.
逃离流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逃离流行王玉辉人类的审美观强烈地希望脱离原有状态和所熟知的艺术样式,在鲜活亲切崭新的、和时代同步的艺术样式前达到历史的真实性与心理的真实感,从而进人作品的审美境界。图书封面设计艺术,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同样经历着阵痛中的创新和悲壮中的衰落。中国的图书...  相似文献   

19.
画册封面设计是书籍装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封面设计的艺术技巧主要为立意、构图、色彩三大要素。在设计中,将美学思想通过各种设计要素的运用尽情体现,使立意、构图、色彩的表现因其强烈的视觉表现和情感表达展现得淋漓尽致。研究、掌握合理运用各种元素表现美的方法是我们认识画册封面设计、完成图书整体设计的有效途径,使其既体现了画册的内容,同时又为读者所喜爱。  相似文献   

20.
汤晓山 《传媒》2017,(23):81-84
在读图时代,视觉元素已成为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建构既能够承载优秀国家形象信息又具有艺术审美性的视觉元素,是国家形象传播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从视觉元素在中国国家形象传播过程中的运用状况入手,指出了国家形象视觉元素建构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中国国家形象在东盟国家的传播,认为国家形象视觉元素的建构应从视觉信息的选择、受众文化接受经验、视觉审美特征三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