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闫莹莹 《初中生》2014,(8):14-14
赵本山说,他就是一个表演二人转的民间艺人。这话不假。在成名前,赵本山是靠表演二人转为生的。那时候的二人转,是难登大雅之堂的。赵本山的“本山传媒”最开始经营的项目就是表演二人转。为扭转公司亏损的局面,赵本山想了很多办法。  相似文献   

2.
正只做自己懂的事,这是一种坚守,更是一种智慧。在你的擅长上付出努力,你就能更好地成就自己的人生。酷咖网(kuka.hnjy.com.cn),伴你人生走一程!赵本山说,他就是一个表演二人转的民间艺人。这话不假。在成名前,赵本山是靠表演二人转为生的。那时候的二人转,是难登大雅之堂的。赵本山的"本山传媒"最开始经营的项目就是表演二人转。为扭转公司亏损的局面,赵本山想了很多办法。最根本的是对二人转进行创新,从内容上来了个大换血,把以前那些低俗媚俗的东西全部摒弃,再加一些时新的元素进去。  相似文献   

3.
话说二人转     
说起时下家喻户晓的“赵本山”和“小沈阳”,我们很容易就想到了他们所代表和推崇的民间戏曲艺术——二人转。东北人对二人转的喜爱是炽热的。这也难怪,因为二人转演员技艺高超,不仅会唱、会跳、会模仿。还人人有一手类似于杂技的“绝活儿”,可谓多才多艺。虽然并非样样精,却也够得上门门通,不是“专家”,却堪称“杂家”。  相似文献   

4.
赵本山小品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下衍生出来的一种文艺现象,从东北二人转、小品再到后来的本山商业帝国,表征了赵本山文化产生的基本过程。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赵本山文艺现象进行了分析探究,并进行反思,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5.
辽北铁岭被人们誉为小品艺术之乡.以赵本山、潘长江等人的表演为代表的铁岭小品带着黑土地原生状态的鲜活和个性走向全国,在大江南北掀起层层笑浪.这一现象被艺术界称为"铁岭小品现象".铁岭小品的母体是二人转,辽北的黑土地文化孕育了火爆的二人转,二人转在铁岭源远流长,绵延不断.  相似文献   

6.
放低自己     
今年央视春节晚会上,赵本山、宋丹丹、崔永元联袂表演了小品《说事儿》。演出结束之后,宋丹丹谈了对她的老搭档赵本山的印象。她认为,赵本山与七年前演小品《昨天&;#183;今天&;#183;明天》时相比,不但饰演的角色更平实,他本人在现实生活中对人也更平和,“他是一个能放低自己的人”。她还举了个例子:遇到熟人喝多了酒,拍他的肩膀,对他推推搡搡,直呼其名,他全不在乎,一点不耍明星的派头。  相似文献   

7.
赵本山小品(赵本山做主角的小品),具有与众不同的艺术特色,它注重动作和语言的高度协调,力求通过惟肖的动作和惟妙的对白来叙述故事情节、揭示人物精神世界、演绎大众话题、阐发事物哲理。因此,看赵本山的小品,能使观众在忍俊不禁的愉悦中领略情趣、获得启迪。就赵本山小品的语言创意来说,也颇合乎学语言信息构成的对立美学原则,即有意违背语言规范、造成语言链条某些环节脱缺、引发观众欣赏时的创造性以收到娱乐和教育的双重功效。为此,小品尽可能调动语言的修辞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主要手法有。  相似文献   

8.
老抠     
罗可莼 《小学生》2009,(7):34-34
今年春晚赵本山的小品《不差钱》逗得大家捧腹大笑,其中那句“这老爷子太抠了”,可成了时下的流行语。我们家也有一个“老抠”,那就是——我的爸爸。  相似文献   

9.
青春短信:每次读完“青春热线”,我都感触很深,渴望与您面对面谈心。我多么希望把自己的心里话全都掏出来,告诉您,得到您的帮助啊。天全县大坪中学李艳A面青春SOS:许春梅(发自中江县)自懂事以来,我就喜欢看宋丹丹和赵本山演的小品,因此他们也就成了我的偶像。我特别喜欢他们演出的节目,也想长大后成为一名小品演员,常常在梦中见到自己成为搞笑巨星。可我是一个农村女孩,家庭条件和学习成绩都不好,我想是不可能实现我的理想了。田星金点子:赵本山也是一步步从贫穷的乡村走出来,走上中央电视台的嘛。不过,崇拜,并不等于非让自己成为和偶像一…  相似文献   

10.
赵本山:易老师,你能接受刘老根大舞台的二人转吗?易中天:当然。有人问我看二人转会笑吗?我说当然会笑,正常人都会笑,你觉得我不正常吗?你可以不喜欢二人转,那是宪法赋予你的神圣权利;你也可以批评二人转,那也是宪法赋予你的神圣权利。但你不能禁止别人喜  相似文献   

11.
如果看了赵本山的小品《相亲》《红高粱模特队》《昨天·今天·明天》《心病》《卖拐》等,你就会被一阵高过一阵的笑声淹没。如果说赵本山的小品是特意炮制的幽默,那么幽默的背后就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和智慧……赵本山出生于辽宁省开原市莲花乡石嘴沟村,村里只有二十几户人家,一百来口人。在赵本山5岁时,母亲病故,他就跟着盲二叔一起生活。盲二叔二胡拉得好,为了让本山掌握一门技艺,二叔开始教他拉二胡、唱二人转。本山非常刻苦,接受能力也强,并且唱得有滋有味儿。为了生活,农忙时盲二叔就带着本山到街头卖艺,十里八村、街头巷尾都曾留下他…  相似文献   

12.
说“忽悠”     
自从2003年春节晚会以来,赵本山、范伟、高秀敏三位著名笑星推出了“卖拐”“卖车”等系列小品,在为人们带来阵阵笑声的同时,也使“忽悠”一词广泛流行开来.就连赵本山本人也被冠以“赵大忽悠”的名号.近来,“忽悠”一词更是在媒体上频频亮相.成为使用频率极高的“词语明星”。请看下面的例子。  相似文献   

13.
赵本山.易老师,你能接受刘老根大舞台的二人转吗?易中夫:当然。有人问我看二人转会笑吗?我说当然会笑,正常人都会笑,你觉得我不正常吗?你可以不喜欢二人转,那是宪法赋予你的神圣权利;  相似文献   

14.
老抠     
去年春晚赵本山的小品《不差钱》逗得大家捧腹大笑,其中那句“这老爷子太抠了”还成了时下的流行语。我们家也有一个“老抠”.那就是我的爸爸。  相似文献   

15.
赵本山小品以独有的幽默征服了亿万观众.他本人也成了当之无愧的“小品王”。本文作者运用语用学的相关理论,分析其小品中幽默的构成机制,探讨其小品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喜剧小品因篇幅限制一般不正面表现重大题材,但是它能反映社会心理变迁。黄宏的小品渗透着国家意识形态引导下的“良民”心理,因此成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润滑剂。赵本山的小品则具有喜剧萌芽期的狂欢性质,颠覆了惯常大众传媒中被扭曲的农民形象,获得了观众的喜爱和认同。  相似文献   

17.
我们喜欢看周星驰的电影,喜欢看成龙的电影,喜欢看赵本山的小品,那是因为他们的电影和小品里妙用了幽默。特别是赵本山的小品里运用幽默把卑微事物所掩藏着的深刻本质巧妙地显露出来,在引入发笑的同时,引导人们对笑的对象进行深入思考。在提倡让学生“会学”和“乐学”的今天,课堂教学讲究妙趣横生,  相似文献   

18.
赵本山小品,可以说是中国喜剧小品的王牌与代表.小品是表演的艺术,同时也是语言的艺术.赵本山小品别具一格、特殊的语言风格,是其小品深受广大现众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赵本山小品的语言风格的形成,有着其深层次的社会文化原因.因而可以结合赵本山小品的语言,对其进行地域文化、时代文化等方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赵本山在小品《卖拐》里的“忽悠”,将好端端的“范伟”骗得由正常人变成了残疾人。这样的“卖拐”故事,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出现。  相似文献   

20.
《今日中学生》2006,(5):26-28
青春SOS:许春梅(发自中江县) 自懂事以来,我就喜欢看宋丹丹和赵本山演的小品,因此他们也就成了我的偶像。我特别喜欢他们演出的节目,也想长大后成为一名小品演员,常常在梦中见到自己成为搞笑巨星。可我是一个农村女孩,家庭条件和学习成绩都不好,我想是不可能实现我的理想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