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离不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而尤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性的作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对优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的宝库,美育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动机、促进学生良好意志及高尚情感的形成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何为情感教育 所谓的情感教育,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情感教育因素,充分利用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完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从而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情感素质得以和谐发展的教育。情感教育既能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又能挖掘调动学生的非智力潜力。情感因素包括学习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兴趣,自信心和意志等。  相似文献   

3.
布吉玛 《林区教学》2012,(4):112-113
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很重要,它是一种方式和手段,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在教学中应培养审美情感、培养欣赏能力、培养感受能力、培养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音乐教师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学习新的教育理论,为学生建立"美"的乐园。  相似文献   

4.
美学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审美能力的培养,作为美学教育重要内容的音乐教育,其核心内容则是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因此,音乐审美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情智培养过程,应该正确引导学生的音乐审美观、提高音乐审美能力。一、创设良好的音乐教学环境,讲述动人的音乐故事情节,将情感与音乐、音乐与故事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情感。好奇心与兴趣是青少年学习的原动力,教师依照教学的审美规律和教学目的,设立特定的教学情境,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轻松、和谐和愉快。在组织教学时,将课桌的摆放进行调整,平…  相似文献   

5.
学生的数学学习建立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统一的基础上,非智力因素尤其发挥重要的作用.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和气质等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二、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三、密切师生情感.四、培养学生坚强的学习意志.  相似文献   

6.
李淑清 《辽宁高职学报》2002,4(2):23-23,108
在由知识、能力、非智力因素构成的素质结构中,非智力因素处于中心地位,而情感是各种非智力因素中最重要的,情感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是情感教育的重要载体。在音乐教学中,通过鉴赏音乐名作、在学生音乐实践中渗透等方法和途径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收效很大。  相似文献   

7.
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化的教育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逐渐提上日程、付诸实施。其中对审美素质的教育和培养逐渐引起学校和家长的重视,音乐是一种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形态,是一种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中年级的学生已逐渐具备审美的能力,如何高效地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是现阶段音乐教学面临的难题。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小学中年级音乐教学中,高效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英语能力是新世纪人才必备的一种素质,随着英语在求学求职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许多教师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但也有不少教师陷入了教育的误区,如忽视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国内外教学研究统计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9.
心理学研究指出:学习的基本因素由两大要素构成,一是包括各种智力因素在内的认知活动,另一个是包括动机、兴趣、习惯、情感、意志、性格等多种非智力因素在内的意向活动。在学习过程中,二者相互影响,互相促进。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发其学习能力,对广大地理教师来说是首要工作。而培养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必须重视情感教育,多样化教学形式,讲究教学语言,联系生活教学。  相似文献   

10.
非智力因素指的是人的情感、意志、品质、气质等。而当前音乐教学中,教育者往往忽视对人的非智力因素的发掘、培养和强化的作用。他们只重视认知、操作目标的落实,而忽视情感领域目标的培养,片面强调音乐教学的操作、技能、技巧,而忽略了审美情感教育。这一切都是有悖于音乐艺术教育的特征和规律的,只有把两者相互结合,互相渗透,这才是音乐教学的本质。一、情感方面音乐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的情感培养。“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在教音乐作品时应精心设计,通过生动、直观的感性途径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殿堂,通过体验作品情感,使学生的…  相似文献   

11.
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自信、情感等,在学习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指引和启迪着智力因素。对此,教师可围绕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意义、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有效策略两方面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2.
音乐教学是中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有重要的作用。然而,一直以来,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主要重视的仍然是基础音乐知识和技能教育,忽视对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致使本应当极富有情感的艺术教育变成一门纯粹技能、毫无情感的教育,与初中音乐课程教育初衷相悖。本文结合当前初中音乐教学实际,从学生的情感教育入手研究,探析初中音乐教育与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门独特的学科,音乐教学最核心的目标便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感悟以及审美等综合能力,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情感方面的陶冶。从这一点看,小学音乐教育更应该侧重于情感教育,它需要的是源自内心的情感投入。但是,纵观当前的小学音乐课堂,由于音乐教师自身对情感教育在音乐教学中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导致了他们的教学行为往往只停留在对歌曲的反复教唱这一目标上,因而无法真正激活学生对音乐学科的学习兴趣。立足于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的意义以及发展现状,具体阐述了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更为有效地落实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4.
<正>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指出:学习活动不仅含有认识过程,也含有个性的意识倾向性。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智力心理因素;而个性的意识倾向性,则包括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心理因素。“非智力因素”这个概念是美国著名心理测量学家 D、韦克斯勒在1850年提出的。基于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在高等教育中应适当强调非智力素质的培养。教学过程是信息交换过程,同时也是审美教育过程。科学理论愈抽象,愈应强调培养学生的美感。本世纪六十年代席卷全球的“新数”运动,其目的之一就是纠正视教学为畏途的倾向。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激发其学习兴趣,不仅有助于缓解当前教育战  相似文献   

15.
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为教学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一种教育活动,可以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享受音乐、丰富情感、提高审美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对素质教育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丁春新 《广西教育》2013,(38):93-93,96
音乐欣赏是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对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鉴赏力,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起着重要作用。如何通过音乐欣赏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是值得每一位音乐教师深思的问题。笔者认为,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应重视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感受美、创造美,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7.
多媒体音乐教学是当前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广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感受力、鉴别力、创作力、丰富情感、陶冶情操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策略可以从情景设计、视听唱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等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18.
焦爱华 《成才之路》2010,(30):66-67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有重要的作用。《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在丰富学生音乐情感体验的同时,培养音乐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因此,如何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上好音乐欣赏课是摆在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课题。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认为,只有学生对音乐欣赏产生兴趣,积极参与音乐欣赏活动,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相似文献   

19.
正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新课标把审美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音乐就是沟通语文教学和审美教育的桥梁。一、用音乐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通过音乐创设的情境导入新课,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首先激情演唱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相似文献   

20.
吴奕颖 《天津教育》2023,(22):129-131
<正>音乐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艺术,在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音乐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小学音乐欣赏课是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课程,说明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积极融入多元智能理论,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一、多元智能理论概述多元智能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主要是指人类具有不同的智能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