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话"是现代人经常提及的词语,"对话"精神也成为现代人交往处世的基本原则之一。俄国批评家巴赫金就认为人的主体建构只能在自我和他人的对话交际中实现,他提出"生活中的一切全是对话"。对话教育,作为"对话"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回应,它是一种以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式相互作用来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发展的教育。在班级教育管理中,这种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张艳东 《考试周刊》2012,(45):87-88
近年来.我国英语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教师致力于创造民主平等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环境。高职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则是提高学生上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高职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唱“独角戏”的现象,学生的参与能力较弱,参与兴趣不高。文章认为应在大学英语课堂开展用对话精神指导的对话式教学。对话式教学是指体现对话精神、以对话为原则的教学。在对话式教学情境中,师生双方都具有独立的、完整的个性,他们互相尊重、信任,地位平等。对话式教学就是追求师生个性化的、人性化的教学。  相似文献   

3.
朱素珍 《文教资料》2006,(24):102-103
语文对话式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教育情景和精神氛围。要使语文教学中的对话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就要激活学生,激活教材,激活教师。  相似文献   

4.
走向对话式教学是培养民族创新精神,更好地促进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是适应现代社会向民主平等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现代教学改革走向对话式教学必然对高校教师素质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高校教师应该努力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培养组织和参与对话式教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走向对话式教学是培养民族创新精神,更好地促进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是适应现代社会向民主平等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现代教学改革走向对话式教学必然对高校教师素质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高校教师应该努力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培养组织和参与对话式教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独白”与对话式教育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话式教育内含“独白--对话”之间的相互包含、循环再生的“生态”结构关系。对话式教育基本上是由作为片段的师生各自的“独白”链接、融合而成的。现实语境中存在两种“独白”:一种是实质为独断的“独白”;一种是个人言说之“独白”。不可将“教育中的′独白′”--概地隐喻为独断,否则便会将“教育中的′独白′”与“′独白′式教育”混为一谈。完全消解了“独白”的“′对话′式教育”没有实现的可能性。为促进学生主体的确立和主体间性的生成,必须既倡导和强调“对话”,又鼓励和尊重“独白”,把包括“独白”在内的“对话”的权利还给学生,在“对话”与“独白”的必要张力中理解和构建对话式教育。  相似文献   

7.
对话教学是对话理论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具体应用,是以学生为主导,体现师生平等和合作互动的全新教学理念。师生对话、文本对话和生生对话是对话理论在高校写作教学中的实现路径。建构对话教学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实现写作课程的教育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8.
教育即对话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基本理论范式。教育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对话式教育,通过教育对话达到教育主体之间以及个体与人类文化之间生命精神能量的转换,促进个体生命质量的不断提升。教育对话是一种民主、平等、合作、共享的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和自我理解的过程,也是一种个体与人类文化之间生命精神能量的转换和创造性生成过程。"教育即对话"倡导把现行教育中束缚学生的传统教育范式转换为教育对话范式,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教育对话范式。  相似文献   

9.
对话式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的依据和要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话式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模式是根据交往教学理论、对话理论、团体动力学理论,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过程设计成环环相扣,不断促进的教学程序,其程序的时空排序,都以对话精神为指导,以对话方式为手段,最终促成学生心理品质的自主建构.  相似文献   

10.
对话式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也是促进学生产生个性化的感悟以及言语和精神的同构共生的教学过程。在整个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话式教学贯穿于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从根本上说,要搞好语文课堂教学,就要重视优化对话式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下面就如何优化对话式教学,谈谈笔者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1.
林萍 《考试周刊》2014,(45):125-126
高中新课程理念下的政治课堂教学要提高实效性和主动性。面对现实中"独白式"教学造成的师生间心灵的隔膜和精神的隔阂,教学实效性大打折扣,学生学习主动性得不到发挥这一困惑,政治课教学呼唤"对话教学"。文章从对话氛围、对话情境、对话话题三方面入手,探讨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必须走出以知识为核心对文本的肢解式剖析,走向语言和生命的对话。语文教学中的对话不仅是言语的交流,更是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思维的碰撞和心灵的呼应。它包括“语文对话”和“教学对话”两个方面,前者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后者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  相似文献   

13.
庞华 《四川教育》2008,(10):43-43
课堂是一个生动的对话场,教师和学生在对话场里演绎着自己真实的人生,进行着心灵的对话和精神的沟通。课堂中,每一个学生都是主人,他们享有平等对话的权利,教师应该想尽一切办法,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课堂中,进行“群体会晤”式的对话教学。为此,我们需要构筑课堂教学中的网状对话场。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下的阅读教学必须走出以知识为核心对本的肢解式剖析,走向语言和生命的对话。阅读教学中的对话不仅是言语的交流,更是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思维的碰撞和心灵的呼应。阅读教学的对话包括“阅读对话”和“教学对话”两个方面。前是教师、学生与本之间的对话;后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  相似文献   

15.
教学对话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精神相遇,通过两者之间对话式的相互作用,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发展的目的。因此,对话式教学是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独霸课堂满堂灌现象的一种反叛,它必将给语文课堂带来生机,真正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6.
刘星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29(12):113-115
师生关系对教学效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构建和谐的师生对话关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意义深远。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精神,师生对话是教师与学生的知识、经验和人格精神在教育情景中的相遇。构建和谐的师生对话关系,师生要明确各自在教学中的角色和地位,教学内容和方法应能满足学生认知与情感发展的需要,教学评价也应做出适当调整以促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及模式关乎教学目标与大学功能的实现。法学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法学教育应当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法学专业作为一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学科,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难以满足教学需要,基于对话理论将对话式教学法引入法学课堂,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锻炼学生的法律职业技能。对话式教学能够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体现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实现教师与学生间、教与学之间的良性互动。对话式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之间及其与教师之间知识结构由不平衡到平衡再到不平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对话式教学是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接受式教学而出现的一种崭新的课堂教学形式,是“对话的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回声”。作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对话教学并不仅仅是指师生双方狭隘的语言交谈,它更强调的是师生双方彼此的精神敞开和交流接纳,通过两者之间对话式的相互作用,以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王俊 《文教资料》2011,(7):137-138
对话教学应走出教师独白式教学的樊篱,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而这并不代表教师地位的削弱,反而是对教师对话素养的挑战。因此,教师在对话教学中不仅要改变自己的角色,而且要培养对话思维,并合理安排自己的职后再教育,提高教育理论水平。  相似文献   

20.
对话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教学关系,它是由对话者之间的话语投入作为特征的,并由互动和交流的整合构成。对话式教学其实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融合了知识观和教学方法理论的教育哲学,运用对话式教学能够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