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系位结构和整零结构的角度阐述了英汉两种语言中基数词构成的异同并对基数词“一”与“one”左汉英语境中的用法异同进行详细描述,从而可以帮助我们更进一步的知道两种语言的功能与作用。语法部分主要包括数词的特性、组合功能、及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2.
王志平  史心  李其云 《内江科技》2006,27(3):90-90,101
本文是从比较语法的角度分析了英语被动句和汉语被动句的异同,并从英汉两种语言的标记形式、应用场合两方面对二者的异同作了分析与总结.通过比较使英语学习者认清英汉被动句各自的语法特点及形式,有助其对英汉两种语言的理解把握,  相似文献   

3.
中日两国的语言交流历史悠久,古汉语是日本语的渊源所在,日本语的书写、读音、词汇各个方面都与古汉语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时,日本语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的一些语言特色,并且开始对现代汉语的词汇、词义、语法等方面产生影响.中日语言有着相似之处,但毕竟属于两个不同语系,了解两国语言的相互影响,明确两国语言之异同,无疑有利于日语的掌握和使用.  相似文献   

4.
有人认为:汉语中表复数的“们”与英语中表复数的“-s”有区别。从语法意义角度看是一样的,它们都是表示两个以上的事物。从语法形式上来看,“-s”是一个表多数的形式标志;“们”不是表多数的必须形式标志,不具有词尾性质。本文试图从语言的历史发展角度来比较这两方面,不能轻易地否定或肯定汉语中的“们”与英语中的“-s”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作为范围副词,"一概"和"一律"在基本的语义特征及语法功能上虽有很多共性,但也有许多不同之处.本文拟在前人与时贤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从词性、词义、对文体的选择、语法功能、语义内涵和语义指向、否定形式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试图廓清二者用法上的异同,以求减少留学生在使用时出现的偏误.  相似文献   

6.
杨家丽 《科教文汇》2009,(9):238-240
本文从英语和彝语的文字及语音发展历史入手,阐述了英语和彝语各自的语音系统及其特点,对比分析了两种语音的音位、重音、语调和音节结构等异同,归纳出这两种语言在语音方面存在的共性大于差异性。建议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这两种语音时应该充分运用“正迁移”理论来克服困难,提高效率,提高语言文化能力。  相似文献   

7.
张红群 《科教文汇》2007,(6S):164-164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观点的问世,在语言学界掀起了一场”乔姆斯基革命”。转换生成语法创造性地提出了“语言习得机制”假说,并运用转换规则去解释一些其它理论所不能解释的语言现象。本文介绍了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的产生及发展。分析了转换生成语法的主要理论原则-“语言习得机制”和句法理论,并对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作出了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在汉语词汇中有一类"ABB"式词语,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能够把描写对象的性状、颜色、声音、光泽、情态等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来,增强表达效果.从结构关系、意义用法和语法功能来对这类词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9.
针对“来自于”和“涉及到”的大量使用,从语义和句法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来自于”和“涉及到”的词性、结构以及出现动因,最后得出误用根源,认为这两种用法不符合语法规范,有违语言经济性原则,应该纠正。  相似文献   

10.
路炜 《科教文汇》2007,(10Z):203-203
作为范围副词,“一概”和“一律”在基本的语义特征及语法功能上虽有很多共性,但也有许多不同之处。本文拟在前人与时贤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从词性、词义、对文体的选择、语法功能、语义内涵和语义指向、否定形式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试图廓清二者用法上的异同,以求减少留学生在使用时出现的偏误。  相似文献   

11.
殷二永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2):211-211,204
本文对英日两种语言的部分语法现象作了对比分析,认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日语过程中,采用英日对比法了解两语的异同以加深掌握记忆,提高学习水平。在教学中可适当采取语言对比方法,将语言对比研究与外语教学结合起来,通过英日语在时态、语态和助词等方面的对比,从而使学生的第二外语学习更加容易,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2.
金毅强  曹立勤 《科教文汇》2009,(36):256-258
要认识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句子本貌的区别,必须先弄清两种语言基本句型的区别,而要弄清两种语言句型的区别,首先要辨清两种语言句子的句核。英语的句子句核可以表述为“S+V”,两部分都有形式的要求,两部分在人称和数上有一致性的要求,相互间还有逻辑联系上的要求和逻辑联系形式化的要求。关于汉语句子旬核的表现,理论界存在较多的争议,这首先表现在关于“话题”的范围和特点的争论上。通过分析发现,“话题”可以从功能、内容和形式上加以界定,而且,“话题”完全可以用于描述汉语句子句核的首脑部分。两种语言句子的句核表现出了鲜明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3.
李金凤 《科教文汇》2009,(25):262-264
文章以名量词为研究对象,从马来学生汉语习得中的量词偏误入手,探讨两种语言名量词在类型、语义、结构等方面的异同。在量词类型方面两者共同性远远大于差异性,最大的差异在于汉语有复合量词,马来语中没有。量词语义的差异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受到文化和认知的制约;有的名量词还有计数的功能,这一特点在马来语中尤其突出。在结构方面,文章从句法结构和量词的重叠两方面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4.
张瑛 《科教文汇》2009,(30):263-264
英语Metonymy和汉语的“借代”都是在这两种语言中使用非常普遍的修辞格之一。本文通过对英语Metonymy和汉语“借代”这两种修辞格在定义、表现形式及修辞功能上所进行的比较研究,旨在表现二者之间存在许多的相似的特点,以及其不同之处。同时也希望通过对二者之间的比较,以便更好地区别二者异同,正确地判断和应用这种修辞格。  相似文献   

15.
戴莹 《科教文汇》2008,(7):170-170
“かもしれなしっ”是在初级日语学习阶段所要掌握的基本语法项目,是日语中的一种推量表现形式。除了表示推量的用法以外,“かもしれなしっ”还有表示委婉的用法,会话中使用可以使语气变得柔和、婉转,为人际交往创造良好的语言氛围,起到润滑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罗先群 《科教文汇》2008,(30):244-244
针对动词而言的“及物性”历来是功能语法和认知语法的研究重点。后者利用认知语义学关于事件的理论。从“能量传递”和“状态改变”角度探求其语法特征。英汉分属分析性、综合性语言派别,当从认知角度分析动词及物性问题时,两者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17.
批评语言学是一种“工具语言学”,通过分析语篇的语言特点并结合社会和历史背景考察其潜在的意识形态意义从而揭示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批评语言学的主要理论基础和方法来源是韩礼德提出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韩礼德提出语言主要有三个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概念功能主要由及物性系统来实现,人际功能主要反映在情态系统中,语篇功能主要通过主位选择来实现。本文通过对两篇经济新闻语篇的对比分析说明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在批评语言学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8.
董丹玲 《科教文汇》2008,(9):180-180
英语的语法和汉语的相比,有很多相同和不同之处。当然,我们必须要注意它的不同之处。对比两种语法时最重要的是指出两种语言用同一术语时,其中不同的地方。本文旨在对比英汉两种语言在结构意义等方面的被动语态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9.
“语法隐喻”是运用语法规则和话语去隐喻事物或事件的发展。它们包括灵魂语法、人的语法、生物语法和分子语法。灵魂语法以思维和行动的方式表达所预设的东西,人的语法以具体人作为基本细节和活动发生源表达所预设的东西,生物语法以某个生物作为基本细节和活动源表达所预设的东西,分子语法以分子和分子群作为基本细节和活动源表达所预设的东西。“语法隐喻”与“意向姿态”非常相似,它们是认知科学的“元话语”系统。这些不同语法可以在任务-工具隐喻中得到整合,并在认知科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于两种不同的语族,因此,无论在语法结构、词汇构成、或是语言习惯方面都存在着许多区别。本文主要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在量词使用方面的差别,包括英汉量词在各自语言中的地位、英汉量词各自的语法特点,以及英汉量词的表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