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2000年1月~2013年12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月度数据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时间序列模型分析,该模型能较好地对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2.
社会消费品的销售情况受季节影响比较大,因此,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行分析预测时,需要对其进行季节趋势消除。文章通过收集中国2001年1月至2011年10月社会消费品总额的数据,采用确定性时间序列模型,消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季节趋势,并进行拟合。得出每年的七八月为销售淡季,每年的十二月和一月为销售旺季,此时可以调整消费品供给量以便适应需求量,不致产生不足或过剩,消除季节性后,运用指数模型对其进行模拟有较好的效果,由此可知,目前中国消费品零售额增长越来越快,也说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江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GDP的数学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反映国内消费支出情况,对判断国民经济现状和前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提升,表明消费支出增加,经济情况较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表明经济景气趋缓或不佳。研究江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GDP的数学模型关系,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ARIMA模型的建立及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单整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以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统计数据为依据,根据自相关系数、偏自相关系数的性质,建立合适的模型,并预测2006年和2007年的中国社会消费零售总额。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16,(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代表着宏观经济的发展现状,对其历史数据分析对我国宏观经济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了1997~2014年的我国月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乘法加法和乘积季节的混合模型来对该序列进行拟合分析,不仅能提取数据之间的相关性,还能够很精确的拟合序列趋势,预测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徐连仲 《预测》1997,16(1):8-11
1996年我国消费品市场回顾及1997年展望徐连仲(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100045)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变化自1994年11月份创月同比增幅41%(现价)的历史新高以来,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受宏观紧缩政策的影响,到1996年7月份,社会消费...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影响河南省经济增长的因素,文章选取河南省内生产总值GDP作因变量,将河南的人口数量、教育经费的投入、居民消费总额、公路货运量、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消费价格增幅、粮食总产量、工业增加值、进出口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旅游总收入作为自变量,收集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分析分析,用SPSS软件建立多个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用Eviews软件通过逐步回归法与膨胀因子法消除模型中存在的严重的共线性,通过对模型结果的分析得到各个因素对河南省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得出:河南省是一个人口大省,但是常住人口数量并不会对河南省经济增长造成影响,而教育经费的投入、粮食总产量、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河南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GDP是体现国民经济增长情况和人民群众客观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运用回归分析知识,利用SPSS和EVIEWS建立GDP与居民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农业总产值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然后对其进行检验,确立最终的回归方程。通过对最终的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云南省GDP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而对云南省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2006年中国经济整体呈现出“增长速度较快、物价走势平稳、经济效益显著改善”的良好局面。展望2007年,尽管存在世界经济增长减缓、国际国内市场资源品价格居高不下、国内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短期内难有彻底改变等若干不利因素,但中国经济的巨大内在增长动力依然没有改变。经济景气指数分析和计量预测模型均表明,2007年中国经济仍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2007年年底增长速度有可能小幅回落。预测结果显示,2007年GDP增长率约为9.8%,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5.8%,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大约增长2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大约增长14.1%。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00—2020年我国宏观经济相关数据,研究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支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货币供应量、进出口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第三产业增加值对我国税收收入的影响。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主成分,然后建立线性回归模型,通过对原有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正,得到最后的优化模型,根据研究结果,得出经济因子对税收收入的正向影响程度,并对我国税收政策提出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相关因素分析,运用该省的有关统计资料,建立该省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回归方程,并运用方程对该省1983~1985年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进行预测。 (一)相关因素分析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由居民消费、社会集团消费和农业生产资料消费三部分构成。  相似文献   

12.
《金秋科苑》2010,(7):58-60
专利数据是衡量区域创新能力的常用指标之一。在我国,专利具有集中于沿海分布的特点;动态数据表明区域创新能力的差距在不断扩大。专利的空间分布受到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计量模型分析表明,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反映的区域市场发展整体水平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企业研发投入、外商直接投资、科研人员比例等因素。由此可以得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来增强各地区以专利数量衡量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凌鸿程  孙怡龙 《科学学研究》2019,37(10):1912-1920
社会信任作为一项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对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以2008-2014年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面板计量模型考察社会信任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社会信任是否有助于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信任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能力,说明社会信任可以通过企业创新影响经济发展。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社会信任促进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在于,社会信任不仅具有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积极作用,还可以弥补正式制度创新激励不足的问题。该研究对于理解社会信任等非正式制度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乃至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1至9月,GDP增长8.6%;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2%;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6亿元,增长6.6%……2019年来,岳阳经开区扎实推进产业项目建设"189"工程,加快筑牢产业发展的"四梁八柱",加速形成"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的产业发展态势,推动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随着一个个重点建设项目从蓝图变成现实,这片振  相似文献   

15.
展望2008年,一方面经济增长环境良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十分强劲,本轮经济周期还处于上行阶段,我国经济仍将保持强劲增长的势头;另一方面,面对国际国内资源品价格起伏不定以及长期结构性矛盾等不利因素,在防范经济过热和全局通货膨胀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2008年我国经济增速将有所回落,预计2008年的GDP增长大致在10.2%左右、工业增加值增长16.6%、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7%、出口增长24.1%、消费物价上涨4.4%。  相似文献   

16.
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亿元)比重东部中部西部32939.813316.65911.463.1%.5%1 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东部中部西部1 1869.14744,33 1 69.7 比重632纬25.3%1 1.6500032939·8口1995年国内生产.g.值(亿元)11869.1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顺 (亿元)12000.03000010000.0250008  相似文献   

17.
1999年我国社会消费不旺的情况仍没有得到改变,1999年全年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3114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8%,包括价格下降因素,实际增长10%。全年预计出口总额为1950亿美元,比  相似文献   

18.
我国虽然从2002年起进入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周期,但其终端消费品市场仍然低靡不振,通过运用凯恩斯经济模型及从宏观角度和金融方面来看,启动终端消费品市场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适时地促进消费信贷的发展,通过消费信贷来启动终端消费品市场.消费信贷的发展无疑也是促进广西经济发展的一剂良药,发放消费信贷对广西经济的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陈颖 《科技广场》2007,(8):26-28
用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和GDP分别度量国内贸易和经济增长,并基于1980—2006年的统计数据,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因果检验及多元回归等计量研究方法,考察了国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经过研究,可以发现国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不是有些研究所得出的因果关系,而只是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同时在影响经济增长的众多变量中,消费的比重相对还是比较大的。这说明,在促进经济增长中,国内市场显得更为重要,尤其是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们面临什么样的经济前途?可谓:改革与发展加速,繁荣与风险并存。因为,我国工业高速增长的势头还将保持下去,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增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加快,生产资料上涨部分向消费品转移,出口增幅略高于去年,工业结构改善缓慢,瓶颈部门制约增强。从需求的情况看,在国家不加大收缩银根力度的情况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势头不会产生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