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机玻璃属于聚合物,在存储运输、承载等所有环节中,它的损伤以微裂纹形式出现。微裂纹的出现是其发生破坏的表现形式和断裂的先兆,微裂纹损伤的轻重决定了材料的强度。本文在应力场的基础上提出微损伤点位随机性理论,论述了随机性的存在及特点。  相似文献   

2.
在高速铁路运输快速发展过程中,轮轨接触疲劳损伤问题日益凸显,影响了铁轨使用寿命。本文将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高速列车轮轨的滚动接触疲劳裂纹扩展机理进行分析,首先介绍了相关理论研究基础,进而通过构建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疲劳裂纹扩展的具体影响因素,并提出几点缓解裂纹扩展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循环荷载作用下,花岗岩宏观尺度疲劳破坏是由于细观尺度微裂纹的萌生、发育和贯通引起的,所以对处于细观尺度的微裂隙进行量化分析,对于理解花岗岩的动力特性有一定的意义。首先,利用扫描电镜(SEM)拍摄得到昌江花岗岩的大量细观结构图片,利用数字图像技术对图片进行处理,提取微裂纹的细观几何信息。然后,从矿物晶体角度定量分析了循环荷载作用过程中的细观损伤特征。研究结果揭示了循环荷载作用过程中穿晶裂纹大部分出现在长石晶体内,而云母晶体则以沿晶裂纹为主。  相似文献   

4.
以裂纹损伤悬臂梁为实验样本,探讨基于结构模态四阶导数识别指标用于结构损伤检测的可行性。首先将梁的裂纹模拟为无质量的等效扭转弹簧,推导裂纹梁的特征微分方程,利用边界条件和裂纹的连续性条件推导得到该裂纹梁的结构模态表达式,然后提出识别指标,并结合中心差分法计算进行指标理论计算,最后进行裂纹损伤实验,验证该指标在损伤识别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经典的线性声学理论与非线性声学理论以及一种非经典的非线性声学理论即基于接触作用的非线性声学理论.通过数值方法验证了接触非线性声学理论对于定量评价材料内部裂纹形态及损伤程度的可行性,并将数值试验结果的正确性进行了简要对比.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9,(10)
岩石断裂力学是断裂力学的分支。在岩石断裂力学中,岩石是由多个裂隙结合的复杂体,不是一个完整的均质体。断裂理论在岩石力学中的应用,能够很好地解释从裂纹萌生到裂隙贯通的全过程,进而揭示岩体的破坏机理。本文从岩石断裂理论及裂隙岩体断裂损伤机理两个方面重点综述了裂隙岩石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并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混凝土中微裂纹破坏的主要机制,并陈述相关的理论和分析模型,最后讨论这些模型应用于工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正>自修复材料,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在物体受损时能够进行自我修复的材料。尽管关于自修复材料的设想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然而其在技术上的突破直到21世纪才得以凸显。我们都知道,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损伤和微裂纹,并由此引发宏观裂缝而发生断裂。如果我们能对材料的这种早期的损伤或者裂纹进行修复,那么对于消除安  相似文献   

9.
20g钢板埋弧自动焊接头熔合线处发现有显微裂纹,这种裂纹的存在,导致了焊接试板冷弯开裂。针对微裂纹的性质及其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探讨了不同焊接工艺及母材成分对产生微裂纹的影响,从而找出了产生裂纹的原因及其防止措施,对指导生产有着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微损伤的判据,分析了微损伤理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多部位损伤问题应力强度因子计算的典型方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及应用场合。总结出应力强度因子计算对于多部位损伤的裂纹扩展分析及剩余强度评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材料工艺过程中会产生如位错微裂纹等各类缺陷.近十几年来随着电子封装等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在薄膜工艺过程中会产生类似裂纹的构型体,这类构型体往往发生在晶界扩散过程中作为释放内应力机制而存在.一方面,这类构型体有释放内部变形能作用;另一方面,这类构型体本身就是缺陷源,会诱发材料内部进一步发生不可逆变形.这些问题都要求对裂纹状缺陷源的奇异性特征与诱发材料内部破坏机理做深入的研究与认识.本文研究了微裂纹的奇异特征,给出了奇异性的数学结构;通过对问题的处理,使得扩散缺陷源诱发材料内郜破坏的机理在数学结构上得以明确,为进一步深入地研究材料破坏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虽然,我国目前的高分子材料生产和使用已跃居世界前茅,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每年产生几百万吨高聚物废旧物。我们迫切需要对其进行生物可降解,从而减少对人类及环境的污染。本文着重探讨一下高分子材料的循环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边界元的数值计算方法(BEM),计算了在不同外部应力作用下材料内部具有不同形态的微裂纹尖端区域的应力场情况和应力集中因子,得出了在不同应力作用条件下微裂纹尖端区域的最大主应力场分布和应力集中因子,并给出了不同应力条件和裂纹形态与应力集中因子的关系。在裂纹尖端这些高应力区内一些与结构畸变有关的效应如原子外层电子能量增加与逃逸现象等是能够发生的。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时代,传统的科普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科普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本文首次提出"微科普"的概念,并对"微科普"的特征、"微科普"的创作与传播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如何推动"微科普"发展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目前的高分子材料生产和使用已跃居世界前列,每年产生几百万吨废旧物.如此多的高聚物迫切需要进行生物可降解,以尽量减少对人类及环境的污染.本文探讨了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观阶段的开发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扩展有限元法基本理论,以大型通用软件abaqus为应用平台,提出了单裂纹和多裂纹扩展的模型,对掺加玄武岩矿物纤维沥青混合料梁三点弯曲的裂纹扩展进行模拟,分别讨论了裂纹位于梁的中间位置与偏离中心位置不同距离时的裂纹扩展情况。主要研究了裂纹在底部中间位置的Ⅰ型裂纹扩展、裂纹偏移中心不同位置处的裂纹扩展情况和应力应变情况,同时探讨了对称裂纹的裂纹扩展规律。可以看出xfem方法可以模拟裂纹穿过单元的扩展,同时可以有效地模拟复合型裂纹、多裂纹的扩展规律。  相似文献   

18.
本文叙述了室内微裂纹的原因分析及防治。  相似文献   

19.
锚喷支护对岩体的加固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抑制裂纹的扩展。分别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方法对锚喷支护抑制裂纹的扩展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在理论方面利用断裂力学理论分别分析了混凝土喷层和锚杆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并计算得到了锚杆的最佳安装角。然后利用ANSYS数值模拟了锚杆对裂纹的止裂作用。结果证明,本文的计算方法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出锚喷支护作用,计算的结果也与数值方法吻合的较好,可以用于指导支护优化设计和评价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20.
由于传统主轴回转误差计算方法傅里叶变化法误差较大,且不能满足高转速的计算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圈重合的三探头矩阵算法,相比于传统的傅里叶变化法,三探头算法计算速度更快、准确性更高。搭建了实验平台对本文提出的三探头矩阵算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形状误差在10um波动,回转误差在2um内,说明本文提出的误差计算方法是准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