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地潮汐     
誰都知道海水有潮汐現象。但很少有人知道大地也有“潮汐”发生。月球竭力把地球吸引向自己。結果使地球从地心到地表都发生变形。这样就在地球表面形成了两个潮峰——一个朝向月球,另一个与此相反。地球繞自己的軸旋转,同时月球又  相似文献   

2.
海洋,阔达36000多万平方公里,占地球表面积的71%,集中了地球总水量的97%。海洋不仅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更是一个巨大的能源宝库,其中不仅孕育着潮汐、波浪、海流,以及海水温差和压力等可再生能源,同时茫茫海水中更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核能。人类利用核能的方式就今日的技术水平而言,主要有重元素裂变与轻元素聚变两种。实现重元素如铀235的受控裂变,已进  相似文献   

3.
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以后,提出了潮汐是由于月球和太阳对海水的吸引力引起的假设,从而科学地解释了潮汐产生的原因。原来,海水随着地球自转也在旋转,而旋转的物体都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使它们有离开旋转中心的倾向,这就好像旋转张开的雨伞,雨伞上水珠将要被甩出去一  相似文献   

4.
<正>概述连续重力观测数据中包含了众多的地球动力学的影响,其中包括日月引起的潮汐、地壳运动、大气负荷的变化、地下水的变化、地球自由震荡、地球自转速度变化、仪器特性等因素。其中,日月引起的固体潮汐是重力变化数据中的主要成分,地球固体潮汐是由日、月和近地行星对地球的引力变化所引起的地球内部和表面周期性形变,重力固体潮导致的重力变化可超过200微伽,占连续重力观  相似文献   

5.
潮汐与军事     
潮汐是由于日月引潮力的作用,使地球上的海水产生周期性的涨落现象。它不仅可发电、捕鱼、产盐及发展航运、海洋生物养殖,而且对于很多军事行动有重要影响。历史上就有许多成功利用潮汐规律而取胜的战例。  相似文献   

6.
离太阳近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和月球统称“类地行星”。现在拓展一下,包括像地球那样有固态外壳和地质活动的太阳系天体,即还包括行星的所有卫星、小行星,都统称为“类地天体”。航天时代以来,飞船的探访揭示:大多数类地天体的表面普遍都有外来天体的陨击疤痕——陨击坑。  相似文献   

7.
杨洋 《百科知识》2010,(13):24-25
一望无际的海洋,碧波翻滚,让人迷恋而又迷惑:这么多的海水究竟从何而来?辽阔的海洋占有地球表面近四分之三的面积,地球总水量96.53%是海水。可见,海水是地球水的主体。那么,海水是从哪里来的?海水中为什么含有盐?今后海水是否会越来越咸?这些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  相似文献   

8.
问题解答     
潮汐是怎么形成的? 先設想地球是一个被水膜所圍繞的球形固体,水膜的厚度到处相同。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月球对地球有一个吸引力(圖1)。但是对于地球的表面  相似文献   

9.
环境污染不仅影响到大气和河流,也危及到海洋。人类工业化对海洋的污染之一是海水正在变酸。海水吸收二氧化碳已导致地球表面海水的氢离子浓度增加了10倍,而到2100年还将增加到30倍,这对地球的食物链将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让海水燃烧     
辽阔的海洋占地球表面近3/4的面积,海水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面对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的今天,让海水燃烧来替代石油能源?海水能否真的被点燃?如果真的是这样,能带给我们什么好处呢?  相似文献   

11.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发现海王星最大的卫星海卫一察东(Triton)最有可能是一颗来自柯伊伯带的天体,表面冰冷的海卫一由于海王星潮汐力的作用可使得其拥有较为温暖的地下海洋,根据最新的研究表明,海卫一上仍然可能存在地下海洋。  相似文献   

12.
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及有关天体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及化学演化的学科,是固体地球科学的支柱之一。它是地质学与化学、物理学相结合而产生、发展起来的边缘学科。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地球化学和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已成为固体地球科学的三大支柱。它的研究范围也从地球扩展到月球和太阳系的其他天体。  相似文献   

13.
地震和月球到底有没有关系?这是近百年来始终困扰科学家的问题。如今,日本防灾科学研究所和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终于证实:月球引力影响海水的潮汐,在地壳发生异常变化积蓄大量能量之际,月球引力很可能是地球板块间发生地震的导火索。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依据电磁现象的本质,以磁学的研究方法为依据,通过分析地球内部磁分子形成的机理和特点,推论地球和其他天体磁场的产生机理和变化原因,并进一步辨析了天体的磁偏角产生原因与规律。  相似文献   

15.
《科教文汇》2005,(1):13-13
广阔无垠的海洋储存了地球表面总水量的97%,这么多的海水从哪里来的,以前一直是个谜。近几十年来,随着科学家对地球和海洋起源的了解日益深入,大多数人认为海水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积累起来的。科学家认为:原始地球物质构成岩石初期,含有大量的水分和气体。  相似文献   

16.
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及有关天体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及化学演化的学科,是固体地球科学的支柱之一。它是地质学与化学、物理学相结合而产生,发展起来的边缘学科。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地球化学和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已成为固体地球科学的三大支柱。它的研究范围也从地球扩展到月球和太阳系的其他天体。研究地球(主要是岩石圈)的化学成分以及元素在其中的分布、分配、富集、分散、共生组合与迁移演化规律是当前地球化学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正人们往往会认为,如果消除了波浪和高低潮汐的影响,海平面顾名思义将是一个平面,但真的如此吗?事实上,正如地球陆地表面高低不平一样,海洋的表面也不平。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海洋表面都在以不同的速度发生变化。凹凸不平的地球表面科学家通过测量发现,海洋表面有3个较大的隆起区域:一个在澳大利亚东北部海区,隆起高达76米;第二个区域在北大西洋,隆起高度是68米;另一个在非洲东南部,隆起区域高为48米。另外,地球上还有3个较大  相似文献   

18.
很多人都把有关潮水的一些名词分不清楚而用错了,这里我们来作最简要的解说: “涨潮”潮水每天涨起二次,这涨起来的现象叫做“涨潮”,也有叫做“满潮”的。“落潮”潮水每天落下二次,这落下去的现象叫做“落潮”,也有叫做“干潮”的。“高潮”已经涨起来的潮水,涨到最高点的时候,叫做“高潮”。每天有二次“高潮”,中间相隔约十二小时半。“低潮”已经落下去的潮水,落到最低点的时候,叫做“低潮”。每天也有二次“低潮”。  相似文献   

19.
北京时间4日13时52分,美国宇航局“深度撞击”彗星撞击器成功击中坦普尔1号彗星的彗核表面,在太空中绽放出美丽的焰火,完成了人造航天器和彗星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开启了人类航天新纪元。对坦普尔彗星的深度撞击的目的之一是:探索人类如何避免天体对地球的撞击。但天体撞击地  相似文献   

20.
地球已经很受伤,那么拿今天的地球与其他天体相比,地球是不是落到了该被抛弃的地步呢?其实未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