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艳楠 《记者摇篮》2012,(10):24-25
近年来,随着媒体间竞争的激烈,广播媒体发挥自身灵活、快捷的优势,积极采用新闻现场连线报道这一形式,为广播新闻注入了新的活力。所谓广播连线报道,是指在广播新闻直播节目中,记者在新闻事件的现场,通过手机等通信工具,与直播间里的主持人进行交流,报道新闻事实、描述新闻现场或对新闻事件进行即兴评述的一种报道形式。在媒体多元化的今天,广播新闻连线报道发挥了独特的优势。一、广播新闻连线凸显新闻的时效性,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新闻的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声音新闻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的"新"。在如今这个信息化时代,传统的广播媒体受到了强烈冲击。  相似文献   

2.
当前,各家广播媒体在新闻竞争中日益强化记者连线报道。笔者认为广播要实现抢先传播优势,吸引听众并提高受众到达率的竞争目的,记者连线报道是最大利器;而要做好广播的连线报道必须做到选取最有特点的新闻现场,强化报道的“画面”思维,并在注重语言表达的同时充分利用好现场音响,增加听众的现场感,从而调动听众的联想力,让听众在收听新闻时有“看”到新闻现场的感受。  相似文献   

3.
广播新闻现场连线报道是人们对于新闻时效性的不懈追求以及利用先进的技术而出现的。自问世以来,广播新闻现场连线报道凭借自身优势,受到了受众的喜爱。但是,在广播新闻现场连线报道的发展和实际运用过程中,却出现了许多的问题,阻碍了广播新闻现场连线报道的进步。笔者对广播新闻现场连线报道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案例,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融媒体语境中,受众的新闻需求发生变化,他们由新闻的观看者变为了新闻的在场者,对新闻现场的期待,已经由“看到”,变为了“进入”“沉浸”。能够有效引导受众进入新闻现场的连线记者,其重要性为越来越多的新闻机构所重视。连线采访的特点在于连线记者已经内置于现场,能够主动创设议题,利用高科技条件下的传播技术手段,在媒体终端中建构出完整的新闻现场,而不是单纯传递特定的资讯内容。媒体平台、媒体从业者要从融媒体时代的传播需求出发,在新闻观念、技术手段等方面进行变革,擅于利用先进的媒体技术协助内容生产,掌握并不断提升对新闻现场进行全景呈现的能力,从而将受众更深刻地引导进新闻现场,带给他们更立体饱满的沉浸式新闻接受体验。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新闻的"新"字要求越来越高,时效性成为重要的新闻要素,大众媒体必须对新近发生的事情做出快速反应,传播速度越快越能得到受众的信赖,也越有利于塑造自身的媒体公信力,而连线采访是实现这一目标最直接也是最简便的手段,它对导播的选材和策划,对节目主持人在直播中把控连线的走向,对记者在新闻现场的感知能力、总结能力、报道能力的要求都在不断升级。一个好的广播连线节目必须做到关心受众所关心的事件,主持人问受众想问的问题,记者提供受众想知道的情况,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在残酷的竞争中保持自己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广播现场连线报道是以记者现场口头播报的形式出现,它时效性强,能迅速鲜活地展现新闻现场的特点,备受广大听众的青睐。独具优势的广播媒体现场连线报道实现了“第一时间”再现新闻现场,听众也从广播媒体的工作中感受到了新闻报道的提速。连线报道看似简单但要出彩,避免平庸却并不容易。  相似文献   

7.
<正>在多媒体时代,连线报道慢慢成为广播新闻频道中常用的节目形态,成为广播媒体扬长避短、扩大影响力的有效手段。记者在第一现场,通过与直播间连线的形式,直接面向听众述说新闻、描绘现场、发表意见,现场感、画面感都非常强。但是,笔者也注意到,连线报道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时,并不一定会有好的效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记者的现场选择、连线能力、报道质量都是关键。一、新闻场的选择——记者在哪儿在连线报道的时候,记者需要用准确和流畅的语言将现场的实际状况传达给受众,要准确把握现场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8.
曹鹤 《记者摇篮》2015,(4):42-43
近年来,随着现代通讯工具"手机"的出现,新闻现场报道、突发事件报道、活动现场报道等记者的现场连线报道越来越多,在广播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它已成为广播参与媒体竞争"最具杀伤力的武器"。连线报道并不是记者到了现场随便讲几句,以证明自己到过现场这么简单,连线报道在考验记者临场发挥水平的同时,更要求其具备较高的新闻敏感性、收放自如的现场驾驭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随机应变能力、思维清晰的口  相似文献   

9.
电视新闻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对现场声情并茂的展示,让观众"身临其境",无疑是电视新闻区别于其他媒体最大的优势。现场,是电视新闻的第一要素。区别于时政报道和资讯类新闻,关注民生的社会新闻一定要注重"现场"的开发利用。谁能最大限度挖掘"新闻现场",谁就能在日趋白热化的电视节目竞争中脱颖而出,占据有力席位。挖掘"新闻现场",SNG连线、3G连线,不可或缺,通过出镜记者的叙述,让观众在第一时间了解事件发  相似文献   

10.
赵楠 《新闻通讯》2012,(3):45-46
新闻的现场纪实性报道已经成为现代电视的主流,电视记者也不再局限于屏幕背后,他们和新闻主播一样日渐成为电视新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重大事件现场的直播连线,对某一新闻事件的深度评析,贯串新闻始终的体验式、全现场报道。不管是哪一类,必须承认,当受众获取新闻的渠道已经进入多样化选择的今天.电视媒体已经在有意识加大记者的现场报道分量  相似文献   

11.
一 随着网络媒体、触屏媒体的迅猛发展和随之产生的巨大冲击力,电视媒体"今天的新闻今天报"的原则显然已不适用,于是不少媒体提出了"现在的新闻现在报".对于电视媒体而言,借助声音、图像兼备的特点,现场直播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必要性. 所谓现场直播,是指在现场把新闻事实的图像、声音及记者报道、采访等转换为广播或电视信号直接发射的即时播出方式,它既是报道方式也是播出的节目.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中央电视台在第一时间进行了直播报道,全方位、多角度地介绍了事态发展的最新进展,让受众即时了解战事的最新动态.通过直播,央视依靠丰富的资源,报道了主流信息,吸引了主流受众,占据了主流市场,影响了社会舆论.同样,地方电视台也应该通过新闻直播在当地树立自己的主流媒体地位.  相似文献   

12.
赵耘曼 《传媒》2018,(12):65-66
"现场新闻"是融媒时代一个重要的创新产品.与传统现场相比,这种现场是真正的现场、全面的现场、受众的现场."现场新闻"打破了传统新闻产生模式,提升了受众的体验,提高了传播效果,对媒体、受众和传播都具有重要意义."现场新闻"的发展,需要在互联网规律下,提高这种产品的理论化水平、提高现有媒介技术的综合利用水平、提高用户参与互动的水平,朝着融合新闻生产平台目标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当前,现场连线报道在广播新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连线报道已成为广播参与媒体竞争的利器。广播记者必须熟练掌握现场连线报道这项基本技能。而做好连线报道,除要具备扎实的采访、写作、口语表达等基本能力外,灵活的现场调控和恰当的信息取舍不可或缺。驾驭全局,随机应变,牢牢把握报道节奏完整的现场连线报道包括记者口述、采访对象讲话、实况音响等诸多环节。对报道者来说,最理想的情况是各个环节准确无误,一气呵成。但新闻现场纷繁复  相似文献   

14.
体验式报道是近年来媒体中比较流行的报道形式,体验式报道是记者深入新闻现场、亲身体验新闻采访对象和新闻事件而采写的一种新闻报道。强调记者的"参与"和"体验",给读者以真实可信之感,颇受受众喜爱,  相似文献   

15.
连线报道以声音为载体、电话为媒介,由广播记者在新闻现场对新闻进行直接报道,具有很大的时间优势,并且现场感强烈,是广播少数几类可以与其它媒体展开竞争的节目。本文结合近些年来的广播连线报道实例,对如何做好广播新闻连线报道进行了分析,认为做好广播新闻连线报道要做到三个方面:增强记者素质,提升临场发挥能力;突出时间性,抢占新闻制高点;与其他新闻节目形式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16.
以新闻从业者的角度看,2008年是个重大新闻频发的年份,尤其是汶川地震的发生,以及北京奥运会的举行等,都是重大的新闻事件.在陕两新闻广播"抗震救灾特别报道"、"北京奥运现场报道"等节目中大量采用了记者现场连线的报道形式,播出效果深受好评,即时播报的现场连线成为各种报道中优势最明显的报道形式,也充分彰显了广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赵蕾 《新闻爱好者》2012,(13):59-60
连线报道,亦称电话连线采访报道,是以声音为载体,以电话为媒介,由记者在新闻现场以口述或与新闻主播对话的形式,把新闻信息播报出去。连线报道能够快速呈现新闻事件,生动描述现场氛围,具有极强的现场感。当前,连线报道成为广播新闻的重要表现样式之一。河南电台新闻广播2010年改版以来,开设"豫广新闻"栏目,每逢整点播报,每档节目10分钟,设置两条以上记者连线报道,以新闻主播和记者对话的形式播报新闻,增强了广播新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广播连线报道改变了新闻播出的节奏,避免了长时间播音带给听众的沉闷感。然而,随着连线报道的大量播出,报道质量问题日渐显现,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记者不能提供有效信息,或者是没有捕捉到更多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手机的广泛普及,连线报道已成为广播媒体倡导推崇传播新闻的重要方式。连线报道将广播新闻的时效性推向了极致,成为版面媒体无法相比的独特优势。1.连线报道充分发挥广播的快捷优势"新、快、活"是各新闻媒体倡导和追求的目标。广播记者更将其作为彰显自己媒体优势之所在。因而,广播记者们无论身在何处,都会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  相似文献   

19.
"7·23"事故发生后,在各方积极组织开展救援的同时,温州媒体和外地媒体,地方媒体和中央媒体,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组织记者赶赴现场报道.电视媒体用连线直播第一时间开始实时远程报道,平面媒体纷纷借助网络平台报网互动,新兴媒体利用微博、播客等载体展开现场播报.新闻大战伴随着特大事故的救援、抢修和善后等工作展开.  相似文献   

20.
浙江之声“新闻110”是一档周一至周五全天5小时直播的新闻节目,也是一档全省78家地方台共同参与的新闻直播节目,节目中播送的新闻几乎全部是记者从现场发来的口述连线报道。半年多来,随着浙江之声“新闻110”新闻直播节目的成功运作,被视为“弱势”媒体的广播,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在新闻口述连线报道中发挥出前所未有的威力。县级电台也在参与浙江之声“新闻110”口述连线报道的实践中,重新认识到了自己的媒体特性和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