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滩区一颗启明星──记郓城县大潭乡汤垓村扫盲女教师亓巧玉鲁成本刊记者郭炳德摄亓巧玉,女,1949年出生于山东省耶城县大潭乡亓楼村,1969年初中毕业后参加教育工作,现为该乡汤垓小学民办教师。亓巧玉参加工作26年来,把自己的青春全部献给了黄河滩区的教育事...  相似文献   

2.
这 几 年 时 兴 吃 野 味 , 妻 闲 着 没 事 , 中 午 骑 自 行 车 到 城 外 农 田 的 田 埂 上 铲 回 一 篮 苦 苦 菜 。 晚 饭 时 看 着 妻 做 好 的 菜 , 我 不 禁 又 一 次 想 起 初 为 人 师 之 时 在 偏 远 的 乡 村 中 学 教 书 时 那 难 忘 的 岁 月 。   我 在 县 城 长 大 , 很 少 到 农 村 去 。 20岁 那 年 从 师 专 毕 业 被 分 配 到 河 西 中 学 任 教 , 以 后 又 被 借 调 到 离 县 城 百 多 里 地 的 一 所 乡 村 中 学 。 当 时 学 校 还 在 距 公 路 十 几 华 里 的 村 子 里 , 交 通 十 分 不 便 , 下 了 班 车…  相似文献   

3.
雨荷     
雨中观荷是别有一番情趣的。出家门向北,穿过一条宽阔的马路,继续前行50米,那里袒露着的,便是我们村儿里最美的一块肌肤——荷花池了。每到夏天,田田的荷叶或平展展地铺在水面上,或高高地出离水池,好像一双双绿色的手掌擎着,时刻准备承接上苍恩赐给它的雨露似的。亭亭荷花箭在夏日的清风里摇摆着,宛如美少女的轻歌曼舞。当蒙蒙细雨雾似的在天空里弥漫,当绿色的画布铺展开来,把家乡的美景展示给人们的时候,那画布上凸显出来的这一方荷塘,便非常鲜明地刺激着人们的眼球了。  相似文献   

4.
秋天落叶茶     
"大山的子孙哟,爱太阳耶,太阳那个……山里的人哟"这是家乡人最喜欢的一首歌,在那金黄的稻田里,人们一边收割一边谈笑,那嗓音好喜悦,那笑容好幸福,那悠扬的歌声好宛转。听着稻田里机器的"咔咔"声和人们踩在湿湿的田里的"沙沙"声,再加上那自然的一切,头脑里有一幅充满温暖喜悦、幸福光明的画面,好美,好可爱!  相似文献   

5.
正一、抄年画那种幸福的期盼对我来说不亚于对中央电视台"春晚"的期待——选购、抄写和欣赏年画是我儿时过年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乐此不疲的特殊享受,是清素的节日里一顿香醇的精神文化大餐。过年时,家里再穷也要买上几张年画。一进腊月,村北那家小书店里就变得花花绿绿的。我一头扎进书店,转着酸痛的脖子,算计着攥在手心里的那点钱精心挑选。家里  相似文献   

6.
东方弧 《高中生》2008,(4):59-59
有些巧合,很能吊起人们的胃口。现在的英国博物馆里,陈列着一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过的步枪。枪管里堵着一粒子弹。那子弹并不是该枪  相似文献   

7.
在我们村南端有一口池溏,以前塘水碧绿碧绿,清澈见底。村里人爱用池塘水洗衣服、洗菜,小朋友也爱在池塘里游泳嬉水,成群结队的鱼儿悠闲地在池塘里觅食。一年四季,无论酷暑寒冬,池塘总是用自己洁净的“身躯”,为人们服务着。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在池塘里乱...  相似文献   

8.
古墙     
我出生于一个被高楼包围着的城中村。我最难忘记的是村中那堵斑剥的古墙。现在,我在离家千里的陌生大城市里上学,每当我沉入睡梦中,那堵伤痕累累的古墙就会来到我的身边,像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用他那皲裂的手抚摸我疲惫不堪的身体,让我在孤独的异乡汲取到只有在家里才能得到的温暖和力量,支撑着我在明天的艰辛和困苦中继续走下去。  相似文献   

9.
蒋春辉是武清县崔黄口乡辛庄寺学校初中数学教师。他今年47岁,个头不算高,一双有神的眼睛,闪着深沉而自信的光;嘴角老是挂着微笑,给人以亲切、慈祥的感觉。鬓角添上了根根银丝,鱼尾纹也悄悄地爬上了他的眼角。那白发、那皱纹,不正是他在教育百花园里辛勤耕耘的记录吗? 说起蒋老师的从教,还有一段令人肃然起敬的故事呢——那还是粉碎“四人帮”后的1978年春天,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知识越多越反动”的不可思议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广大农民越来越需要知识了。蒋春辉的家乡崔黄口店子村学校缺少教师,党支部决定请曾上过中专的“能人”蒋春辉担任民办初中教师。消息一传开,前村后庄的人们都很高兴,然而蒋  相似文献   

10.
脱盲使她走上了小康之路今年六月的一天,在利新乡长红村的农校里,正在进行脱盲学员接受市里扫盲验收考试,考场里十分寂静,气氛显得有点紧张.在考场里,坐在前面的一名中年妇女,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只见她一会儿思考,一会儿疾书,那凝重的神态,流利的笔锋,工整的字...  相似文献   

11.
离端午节还有两天了,富贵村的人们都在忙碌着。这富贵村,虽然名为富贵,但其实是一片山坳坳里的穷乡僻壤,偶而飞出一两个金凤凰,箫顺就是一个。去年刚刚医科大学毕业的他正在城里医院里履行着天职。家里有一老母,还有一个快要生娃的童养媳,她们并不知道箫顺的工作单位在哪里,因为这山村实在是太闭塞了,惟一与外界的联系就是那一月才来一次的邮差。往年,箫顺都会在端午节前一个月寄信回家,这样,婆媳俩就会在端午节前收到他的信,为他将要回家作准备。可是今年有些反常,离端午节只有两天了,他的信还没到,婆媳俩倒没怎么担心,心想也许他忙,就忘了…  相似文献   

12.
父亲的青菜     
父亲是我们村第一个种菜的人。 从我记事开始,父亲就固守着那片菜地,风里来,雨里去。他用黝黑的脊梁撑起了火  相似文献   

13.
一码稻草     
那一码稻草被人们遗忘了,堆在田埂上,像一只浇了水后丢在堤上的桶。收完了谷,那堆在田里的一捆捆稻草就被人们拖回家去,垫栏或者喂牛,灶里的湿柴点不燃时,也会抽一把塞进灶去,然后哄的一声蹿出火苗。但是这一码稻草却被人遗忘在田地里了。或者是一板车拖不下,那板车的稻草已装得像一座山,预备着过几日再来挑回去,但是那板田已  相似文献   

14.
六月絮语     
当冬天揭去那白色的面纱,留给春天的是那满目的凄凉。于是春天在那裂缝中艰难地走出来。春色融融,细雨绵绵,润色着那一抹杏花红,芬芳着那丁香花的浓淡。也许是春天过于张扬,所以我慢慢地从记忆里忘却了你,阳光六月。六月的北方是春夏交替的季节,人们在春天里如蜜蜂一样地忙碌着,很少有闲暇的时间去  相似文献   

15.
<正>(1)老家的村子,曾是青瓦房的天下。我从小就生活在那片丛林般的青瓦房里。古老的村庄里,一座挨着一座的青瓦房,像一个又一个手挽着手的兄弟、肩并着肩的君子,脉脉含情地伫立在一条条或宽或窄的巷子两边,默默地收存着岁月悲欢离合的故事。(2)青瓦房的记忆是温馨而美好的。巷子里有玩耍的孩童、闲聊的老人以及走村串  相似文献   

16.
七里香     
曾经有一个村庄,每到春天的时候,那儿就会 开满金黄的油菜花,人们管它叫七里香。 有一个少年,他出生在这块土地上,他的父亲 也出生在这儿。父亲是一个勤劳朴实的农民,他很 爱儿子。 少年的生活很快乐,春天时,他看着父亲播下 种子,盼着七里香花开;秋天时,又看着父亲一刀 一刀收割那无边的油菜、汗水在季节里流淌。 年复一年,父亲重复着那艰苦的劳作来维持 少年读书。  相似文献   

17.
老家的院子里和村旁至今还种着很多杏树。站在村头放眼四望,映入眼帘的满是杏林。早春时节,如雪如霞的杏花便于乡间小路次第绽放,白里透红,红里泛白,一副欲绽还收、欲说还羞的娇容,缀满了大地和天空留出的背景,衬托出春天的万般柔美。那淡淡的芳香,是春天的呼吸,把大地  相似文献   

18.
欢乐的小溪     
人们常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这句话是有道理的。你看,村前那条小溪边上来了三们大嫂,顿时搅活了整条溪水。小溪,五光十色,溢彩流光。那是什么?是一条崭新的花被单。一位胖大嫂挥动她那粗壮有力的手臂,上下掀动着花被单,掀得溪水飞溅,像启动了一台搅水机。“唷!  相似文献   

19.
    
夜深了,我独自坐在窗前,仰望那颗金光闪闪的小星星。我想变成一颗小星星,在银河里自由飞翔,伴随着那清光如水的月儿,照耀着黑暗里的人们,为他们指引前进的方向;不高兴的时候,还可以躲在屏风一样的云中,将白云当作被褥,把弯弯的月儿当成安乐椅,那该多惬意啊! 如果我真的变成一颗小星星,我要和我的小伙伴一起在太空中闪烁,让和平和快乐的火光永不熄灭。  相似文献   

20.
透过玻璃窗,看孤独的咖啡馆那昏黄的灯光,店员们在午后的时光里,没有了往日肆无忌惮的放声畅谈;人流稀疏的大街,随风摇曳的梧桐树枝上,只有鸟儿在轻轻的微风里自由徜徉;路上的行人,不再为了享受午后轻松惬意的时光而踱着悠闲的脚步。风,微微地吹起薄薄的衣角,头发也被搅得凌乱,两眉之间透着明亮,似乎是在宣誓着什透么;心在轻轻地颤动,好像是在被什么感召着。云,悠悠地飘动着,那一抹纯纯的白,霎时变成了一位白衣天使,传递着无数的爱和关怀,就在那上空,就在那人们最容易忽视的地方,演绎着她们绚丽的人生……你看,城市那独特的街景,连绵的阴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