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与10年前相比,纳博科夫不再是一个让中国读者陌生的名字了。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年生于圣彼得堡。1940年移居美国,成为著名的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其代表作《洛丽塔》《微暗的火》进入现代经典之列,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作品之一。他曾在威斯利、斯坦福、康奈尔和哈佛教授文学,1961年,他侨居瑞士的蒙特鲁斯,1977年在那儿去世。  相似文献   

2.
善良:人世间最宝贵的是什么?法国作家雨果说得好:善良。"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追求一个"善"字:待人处事,强调心存善良、向善之美;与人交往,讲究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对  相似文献   

3.
霍桑是美国19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在他创作的几部长篇小说中,《红字》是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随着它的出版,霍桑成为当时最伟大的作家,至今享有很高的声誉。《红字》作品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模糊性。模糊性是霍桑运用的最娴熟、最成功的艺术手法之一,它贯穿在《红字》始终,遍及人物描写和不同场景设置的方方面面。其中霍桑着力刻画的小主人公珠儿角色,尤其表现了模糊性这一突出特征。  相似文献   

4.
霍桑是美国19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在他创作的几部长篇小说中,《红字》是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随着它的出版,霍桑成为当时最伟大的作家,至今享有很高的声誉。《红字》作品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模糊性。模糊性是霍桑运用的最娴熟、最成功的艺术手法之一,它贯穿在《红字》始终,遍及人物描写和不同场景设置的方方面面。其中霍桑着力刻画的小主人公珠儿角色,尤其表现了模糊性这一突出特征。  相似文献   

5.
这是对王蒙小说《狂欢的季节》的一篇评论。作者从"说者"、 "智者","做者"的不同视角展开对这部小说的评论,最后归结为王蒙与《狂欢的季节》始终保持一种 "他者"的冷静视角。但评论者认为,作为小说家,创作是直面一个丰富的感性世界,尤其是一个生动复 杂的理性王国,这就需要小说家入其里又出其外.  相似文献   

6.
杜鹃 《青年记者》2007,(11):33-35
2007年4月13日,在美国芝加哥举办的第43届芝加哥国际电影节上,凤凰卫视专题节目《冷暖人生》荣获电视纪录片类"艺术与人文贡献银雨果奖"。这是中国电视节目第一次赢得芝加哥国际电视雨果奖。《冷暖人生》主持人陈晓楠说:"此次参赛选送的《华山挑夫》是《冷暖人生》最常态的一集,打动评委的并非是那些挑夫多苦多难,而是他们内心光亮的东西,能突然点燃我们在现代社会中麻木的心灵。"  相似文献   

7.
戈东(Jean Gaudon)教授是法国雨果研究界“大师级”的人物。这“大师级”三字不是我的形容词。1990年,有三位雨果专家在巴黎索邦大学作雨果专题的讲演,主持人布吕内尔(PierreBrunel)教授本人也是法国文学研究大师级的专家,是他向听众介绍时称戈东为雨果研究的“大帅”, 戈东教授又是法国雨果专家中惟一来我国访问过的人。1985年,雨果逝世100周年,戈东曾来我国武汉大学、北京大学等学校,参加我国学术界纪念雨果的活动,他的几次讲演,至今给我国学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1989年访问法国时,曾专程拜访过他,我们当时的谈话主题,是他正在编定出版的《雨果通信全集》。当时第一卷由拉丰出版社(Pobert Laffont)出版。1000页左右,仅收信600余封,包括的年  相似文献   

8.
名刊要览     
伟大的美国作家 美国《时代》(8月23日) 乔纳森·弗兰岑虽然不是当今美国仍健在的最著名小说家,但还是有很多人认为,他是全美最有志气和最优秀的小说家之一。弗兰岑在创作中并未迎合近年来小说对于离奇情节和独特性的附势,而是始终关注广泛的生活题材,描写现实中人们的各种生活方式,完成了一系列杰出作品。  相似文献   

9.
救世主降临     
由GlyphXGames游戏开发公司精心制作,Majesco Games公司发行的《救世主降临》即将闪亮登场。游戏剧本是由曾经获得两届雨果奖和星云奖的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Orson Scott Card撰写的,这位被世界公认的真正科幻小说家曾以在多部科幻小说中的卓越表现,以及曾经参与创作“卢卡斯”《星球大战》系列作品的经验来看,  相似文献   

10.
杜鹃 《青年记者》2007,(11):33-35
2007年4月15日,在美国芝加哥举办的第45届芝加哥国际电影节上,凤凰卫视专题节目《冷暖人生》荣获电视纪录片类“艺术与人文贡献银雨果奖”。这是中国电视节目第一次赢得芝加哥国际电视雨果奖。《冷暖人生》主持人陈晓楠说:“此次参赛选送的《华山挑夫》是《冷暖人生》最常态的一集,打动评委的并非是那些挑夫多苦多难,而是他们内心光亮的东西,能突然点燃我们在现代社会中麻木的心灵。”  相似文献   

11.
喜爱外国文学的人,大约都读过或听说过法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1828~1905年)的作品。这是一位丰产的科学幻想作家,不用多想,就可以举出他的一长串作品:《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地心游记》,《十五岁的船长》,《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气球上的五星期》……凡尔纳凭他那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想象,机俏而幽默的语言,不仅为他那个时代的读者,而且为后世热爱读书的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奇迷人的世界。  相似文献   

12.
"朴素.象真理一样朴素."这是高尔基的人物特写《列宁》中,一位工人对无产阶级领袖列宁的赞语.《列宁》写于一九二四年春天.当时,高尔基在一封信中谈及此文时,称列宁为"世界最伟大的人".但那篇人物特写原稿的题目却是《人》.后来改用《弗拉基米尔·列宁》这个题目,发表在《俄罗斯同时代人》杂志上.题目虽改了,但作者的原意,全文的中心思想都没有改变.在高尔基笔下,列宁既是"世界最伟大的人",同时又是"人".这有矛盾吗?没有.高尔基的这篇人物特写(见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五九年版《高尔基选集·回忆录选》,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一九六四年版《通讯特写选》),成功之处,可贵之处,正在于他把列宁写成既是"世界最伟大的人",又是"人",让一个活生生的、可敬可亲的无产阶级领袖形象神态逼真地活跃在纸上,站立在读者面前!高尔基非常忠实于生活,忠实于事实.他竭力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去描写生活,而不是从什么脱离实际的某种需要和意图出发去反映生活.他初次见到列宁,就觉得与自己原来想  相似文献   

13.
忠诚是天——感动中国的普通民警朱晓军、李英著,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继《天使在愤怒》、《高官的良心》之后,鲁迅文学奖得主朱晓军教授又与作家李英合作推出一部以真实性与时代性取胜的报告文学《忠诚是天——感动中国的普通民警》(以下简称《忠诚是天》)。在这部作品中,朱晓军为我们塑造了浙江省东阳市派出所重刑犯看守孙炎明这一普通而伟大的形象。这位从警28年的普通警察,即便在得了脑癌化疗期间,仍然惦记着犯人,他偷偷溜出医院去看望犯人,出院后更是忘我地工作。孙炎明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包括那些他看管的犯人,他也因此被评为2010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公安部授  相似文献   

14.
关于雨果散文的写作技巧,我只谈以下三个方面: 一、艺术结构只看雨果的散文题目,并不产生庞大与辽阔的感觉,然而他却在一个平常的题目之内,写出意境开阔的大文章。《莱菌河》这篇散文并非只写河流,而是在写一条民族的历史的长河,有时写历史,有时写现状,读这篇散文之时,使你仿佛在读着一个民族的发展史,却又不是,说不是吧,历史在散文中又有贯串性。散文中写了莱茵河的形成,河畔最早出现的人类,有了人类便为莱菌河两岸带来文明的发展,带来了工业、商业和宗教,同时也带来了战争,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涌现出的那些代表性的人物,等等。这么多的内容,沿着历史顺序,有条不紊地或多或少地都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英国伟大的科学家赫胥黎,他著的《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在世界上发生了重大影响,他论证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得出了“人类是猿类由同一祖先分支而来”的结论,他与达尔文齐名。 1883年5月5日他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说,论《科学与艺术》,此时他近60岁。在这篇简短的演讲中说:“我就不能理解,任何一个具有人类知识的人怎么  相似文献   

16.
乔治·雷蒙德·理查德·马丁(Geoger Raymond Richard Martin)是美国著名奇幻小说家和剧作家,代表作是《冰与火之歌》(A Song of Ice and Fire)和电视剧《权力游戏》(Game of Thrones).2011年,《时代》周刊评选马丁为当年世界最有影响的百人之一. 2012年夏天,芝加哥的世界科幻小说年会上,马丁签名售书,排队的读者蜿蜒不绝.与马丁共用一个桌子的是37岁的科幻小说作家休·豪伊(Hugh Howey).他面前仅有一人,但那人并非索要豪伊的签名,而是打听厕所在哪里.  相似文献   

17.
编辑加工完近90万字的《资治通鉴故事精选365》,掩卷回首,眼前飞扬着历史上一个个事件、场景、人物,那无数朝代更迭,兵荒马乱,兴衰存亡,那些仁人义士,那些乱臣贼子,让人或激动,或愤慨,或感动,或悲哀,或深思,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面对中国历史上这么一部重要的编年古史,我们不能不对其编者司马光和他所完成的伟大业绩心生钦佩。  相似文献   

18.
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南非作家JM·库切在其小说新著《伊丽莎白·科斯蒂略:八堂课》(Elizabeth Costello:Eight Lessons)中,借一位虚构的澳大利亚女小说家之口,发表了八篇主题各异的演讲,在题为“恶之问题”(The Problem of Evil)的“第六课”中,库切再度审视了酷刑与作家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他始终关注的问题。早在发表  相似文献   

19.
写好短稿     
笔者近读两则故事。一则是: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完成他的长篇小说《悲惨世界》后,随即寄出版社。过了一些日子,他给出版社寄了一封信,信的全文是:“?——雨果。”出版社的编辑马上给雨果回信,写的是:“!——编辑室。”不久,震动文坛的巨著《悲惨世界》问世了。一个问号,清楚明白地表达了雨果要说的全部话语。另一则是:有一位“博士”买了一头驴,要写张简单的契约。他写了好半天,一连写了三大张,还没有写到“驴”字,尽是些和买驴无关的废话。由此,隋朝人颜之推说:“‘博士’买驴,书卷三纸,未有驴字。”以上两个故事,一个是靠简单的问号…  相似文献   

20.
1978-2008年,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没有错过这一段惊喜的旅程。当往事与现实纠结在一起,那些历史本身的人物与事件、情景与细节,才更加丰富、生动。记者于9月11日赶赴杭州,采访《激荡三十年》一书的作者吴晓波,请他就写作《激荡三十年》的背景,以及对改革开放30年的记忆中的那些人、那些事谈谈心得体会。吴晓波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多年从事公司研究,曾出版作品《大败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