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唐勇高 《教育》2015,(2):64
教育均衡是学校管理者应认真思考的一个课题,它应该是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平等地分配教育资源,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当前,对广大中小学而言,中心校和村校发展基本是不均衡的,有的把村校当成中心校的附属品,在人财物方面不能有效保障,制约了村校的发展。学校为了破解村校均衡发展的难题,制定了中心校和村校同步发展目标,落实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注重政策引领,落实教育均衡近年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教育部制定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村小学和教学点经  相似文献   

2.
对村校微观问题样态的描述和分析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价值。通过对一位从教36年村小高级教师的访谈发现:农村教育政策过程存在"微观障碍";村校布局调整的直接受益主体是学校和政府而非家庭;村校留人机制表现出明显的"社会性"而非"经济性";教师管理存在授权自主和加强干预的选择性困境;村校教师存在"45岁退休"现象;村校教师收入的参照系是同村村民而非城镇教师。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给予管理上的主动回应:第一,利用重要科研平台为农村教育管理提供专业支持;第二,建立中国农村教育综合数据库为农村教育决策提供基础数据支持;第三,注重农村教育政策生成的"自下而上"逻辑,建立村校管理信息上报制度;第四,努力实现教师队伍由"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  相似文献   

3.
利用社会资源拓展学校教育时空,为学生搭建更广阔的成长平台,这一直是江苏省常州市东青实验学校努力践行的使命。村校联建共育,为学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学创造了更为有效的育人机制。学校与村委精诚合作,成立"乡韵武城"村校联建共育平台,着力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劳动教育和假期课外服务,策划有益活动,培育时代新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村校主任教师不是学校"官"级人物,但相对村校来说,村校主任教师既是村校的校长,也是村校的教导主任,更是村校一线教师。在多重角色中,村校主任教师需要扮演好四种角色。一、本职角色:认真教学村校主任教师是一线教师,一线教师要明确自己的本职工作——搞好教育教学。所以,村校主任教师要以学校的整体利益为重。一是带头执行学校的意见,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5.
统筹优质教育资源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市鼓楼区采取多种措施努力促进区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努力实现教育质量和教育服务优质化,积极由“教育大区”向“教育强区”迈进。其具体措施有:教育布局结构的合理调整;师资队伍的均衡建设;学校管理层的“盘活”创新等。这些举措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全区性覆盖,真正有效地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茂艳 《考试周刊》2013,(53):159-159
<正>随着农村学校硬件条件的逐步改善,软件建设相对薄弱的问题日渐凸显出来,学校管理水平和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相对不高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如何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努力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使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整体薄弱的局面得到根本性的扭转,成为了我们努力的方向。我校大胆创新,与手拉手学校在建设校园文化、全面提高师生综合素质上实现了共赢,奏响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乐章。  相似文献   

7.
当前,教育公平问题是社会热点问题之一,缓解这一难题的关键在于学校的均衡发展。而实现学校均衡发展,除了要以政府为主导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之外,以评价引导学校均衡发展是推进教育公平的有力手段和助推器,如何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更好地创新学校评价机制,解决教育发展观和评价观问题,正确评价学校、教师、学生是否成功,引导学校科学发展,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个性化的全面进步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人生公平的起点。这次《纲要》把促进公平作为战略重点,并重点体现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提出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率先在县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十年内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9.
开县书香小学,是一所辖7所村校的农村小学。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我校将实施村校课程改革作为管理的重中之重,通过拉通使用教师,结对子帮助村校,领导进驻村校,送课到村校等办法,推进了村校的课程改革,促进了村校、中心校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参考》2006,(5):F0002-F0002
为推进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2005年4月,江苏省张家港人民政府出台了《张家港市农村小学基本现代化建设实施意见》、《张家港市农村小学基本现代化建设标准和评估细则》,硬件、软件双管齐下,全面组织实施村校改造建设工程。在市、镇两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累计投入资金6512万元,不到一年的时间,全市共有13所村校完成了改造,使农村孩子的就学条件达到了市镇学校的标准,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编按]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实现了从权利平等到资源均衡的转变,正在从资源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优质均衡是优质和均衡的结合,是在资源均衡基础上追求教育质量的提升,旨在实现教育质量的均衡。教育质量体现在教育输入、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三个方面,教育质量均衡也因此包括教育输入的质量均衡、教育过程的质量均衡和教育结果的质量均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是底线均衡基础上的差异均衡,其发展是注重质量提升的内涵发展,是基本质量标准基础上的特色发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把基本质量标准与多元特色发展结合起来,以学校为主体,通过深化学校内部的变革,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途径。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努力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的公平公正,使教育事业惠及更广大的人民群众。既是教育的奋斗方向也是教育工作的实践。教育督导有责任在这方面有所作为,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3.
以所辖市、区全部创建为山东省教育示范县,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为基础,以在全国率先实现市域内义务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为目标,威海市逐步探索实施"市级统筹"均衡发展机制,努力实现市域范围内学校办学条件的同步优化、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  相似文献   

14.
统筹城乡教育,关键在落实。北碚区教委结合区域特点。以城乡教育“捆绑发展”为核心,以城乡师资统筹为重点,将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细化为六个方面的具体工作,着力“放大”优质教育功效,带动薄弱学校建设,做了大量细致工作。通过一些切实可行的统筹办法和均衡举措,北碚教育正加快实现“学校建设规模化、办学条件标准化、学校管理规范化、教育质量优质化”,努力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区域内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化,不断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15.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课题,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义务教育是特定区域空间结构的组成部分,区域空间结构的不断演变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得以可能.义务教育区域空间结构均衡的发展趋势是显性均衡和隐性均衡的统一,是要实现义务教育在特定区域空间结构中的相对位置、空间分布和空间组合形式的优化整合.义务教育区域空间结构要素的分解与重构是实现均衡发展的前提条件,其实质是破解义务教育区域空间结构的结构惯性.要实现义务教育均衡的区域空间结构优化,应该引导每一所薄弱学校办出特色,保障农村学校的交流话语权,构建城乡教育共同体,促进义务教育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成华区已基本实现办学条件的均衡,但要实现区域教育高梯形均衡发展还必须着力解决队伍建设这一“软件”。经过几年努力,我们摸索出了一条“构建教师研修共同体,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区域教育高位均衡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从某种意义上说,实现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就是关注和帮助弱势群体和落后地区。而实现教育公平是一个长期动态的综合发展过程,因此它需要国家政府,学校自身以及社会各界共同付诸努力。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教育局就一直把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工作的重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的基础,要真正实现教育公平,不仅要做到学校间办学条件、办学资源的均衡,更要实现学校间办学水平的相对均衡,而且只有实现办学水平的优质均衡,才能办出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农村学校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实现均衡发展的前提,而农村学校体育则是实现农村学校教育均衡发展的短板。由于传统文化观念使然,使得农村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一直处于附属地位,成为农村学校教育的  相似文献   

20.
罗华孔 《广西教育》2008,(10):12-13
党的十大七报告指出,“要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优化教育结构,实现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部2008年工作要点提出:“要依法均衡配置公共义务教育资源,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巩固和发展‘两基’攻坚成果,继续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进一步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