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向高是明末一位十分重要的政坛人物。他历官三朝,两入中枢,为官期间,著述不辍。因清初禁书等原因,其著述流传甚少。本文就笔者所知见,汇同考异其著述,分为:“叶向高撰写的著作”、“叶向高汇纂、选辑、评注、校刻、删订等编著”、“其它典籍载录的叶向高零星诗文”等三类。  相似文献   

2.
,其中的广东人著述尚无专文介绍。借助对广东人著述的统计、分析,了解乾隆后广东人著述在数量、类别、分布、评价等方面的情况。统计分析发现,乾隆后广东人著述大幅增加,在朝代、地域、内容等3方面有明显的特点和变化。  相似文献   

3.
清代赵州(今弥渡县)白族学者李滮一生著述宏富,留下了大量有关经学、自然科学研究著述及诗文、楹联作品,为“文献名邦”大理,增添了一笔重要的精神财富。文章简略考证了李滮的生平及主要著述.以为进一步整理研究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4.
一、个人著述目录的产生个人著述目录亦名个人著述考,包括个人著作年表和著作版本考等,反映著者的全部著、译、校、注等多种形式的著述情况。通过这些书目,可以了解著者的生平事迹及著述经过,还可以通过一些他人的评述文章了解著者的学术思想及发展演化和授受源流的情况,为我国古代学者所重视。个人著述目录有著者自撰和他人代撰两种。自撰体个人著述目录始于三国魏之曹植,据《晋书·曹志传》记载,曹植有《陈思王自撰目录》,是为自己所作诗、赋、杂论等编的目录。但此类目录大都是一些个人诗文集的目录,约相当于今天的一书目录或篇名目录。名符其实的个人著述目录实始于南宋之郑樵。郑氏撰《夹  相似文献   

5.
2001年8月30日,牡丹江市图书馆收到了李鸿文先生捐赠的个人著述《现代东北史》等共计8种9册。李鸿文先生原藉牡丹江市,现为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东北近现代历史的研究工作,一生著述颇丰。40多年来,李鸿文先生一直关注着家乡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他年届花甲之时,将自己一生重要著述捐赠给了家乡图书馆,表达了老先生对家乡的热爱。李鸿文先生的赠书,不仅丰富了我馆的馆藏,也对家乡人民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李鸿文先生向牡丹江市图书馆赠书@黎富贵  相似文献   

6.
地方人士著述是地方文献中一种独具特色的资源。地方人士著述的征集是形成图书馆馆藏特色,扩大图书馆社会影响,提高图书馆知名度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它作为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各级公共图书馆的重视。本文结合晋江市图书馆地方人士著述征集工作的实践,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翟云升是清代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和书法家,一生著述甚丰。今略考翟云升著述之版本、馆藏、出处等情况。  相似文献   

8.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的外国作者著述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从著述概况、文化背景、内容评介、比较分析及产生影响等几个方面对《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的外国作者著述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作者从清刻古籍中的清人著述及前代著述两个方面,考证、论述了清代善本古籍的刊刻、流传情况。  相似文献   

10.
王铎著述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铎一生著述颇丰,但因历时久远且曾遭禁毁,各家书目对其著录多有疏误。本文在认真查阅王铎存世著述及有关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对其著作之时间、内容、卷数、版本、存佚等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对个别版本作了详细的考辨,指出并纠正各家著录的错误这处,为进一步研究王铎的生平与成就提供了必要的资料保障。  相似文献   

11.
王徵著述考     
晚明会通中西的天主教学者王徵,一生著述很多.根据他的七世孙、清朝嘉庆年间的王介所记,"有数十种,累百万言".王微著述在王徵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史、中西文献交流史、中国科技史、中国语言学史等领域的学术价值很大.因王徵忠于明朝的立场,决定了他的著述遭到了清朝统治者的查禁、损毁,加上历史上的损佚,其著述所存仅十之一二.但历代学者对于王徵著述的搜集和整理却没有间断过.本文将从纵向和横向的角度全面梳理王徵著述,以飨学界.  相似文献   

12.
杨慎为明代著名学者,文章从其著述内容、著述数量、图书编撰思想、后世评价等方面论述了他在图书编撰学方面的成就。  相似文献   

13.
晚清民初著名学者缪荃孙的著述,《清史稿·艺文志》始有著录,其后经《清史稿艺文志补编》、《江苏艺文志》、《清史稿艺文志拾遗》、《缪荃孙研究数据索引》等史志和专著,以及《缪艺风先生著述目》、《〈缪艺风先生著述目〉补》等专门论文的逐步清理和续补,已得缪氏著述百余种,接近了缪氏实著数目,但它们对于缪氏代人撰著之作仅载寥寥数种,今笔者经过考证,另得二十七种.  相似文献   

14.
缪荃孙著述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民初文献学家缪荃孙的著述,<清史稿·艺文志>始有著录,其后经<清史稿艺文志补编>、<江苏艺文志>、<清史稿艺文志拾遗>、<缪荃孙研究数据索引>等史志和专著,以及<缪艺风先生著述目>、<<缪艺风先生著述目>补>等专门论文的逐步清理和续补,已得缪氏著述百余种,但各家限于条件,所载数量与缪氏实著仍有差距,本文新考得各家失载缪著三十种,并一一撰写了简要提要.  相似文献   

15.
怎样看待文献对于著述的作用———摘自《中华读书报》1996年6月19日周传忠主持人:近两年学界关于思想家与学问家之异同”的论争非常热烈,其着眼点之一就是著述与文献(或曰“参考文献”)的关系问题。著述与文献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是体用不二、不可分割,还是...  相似文献   

16.
著者科学著述指标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钟旭 《情报学报》2000,19(4):296-301
文章应用洛特卡定律、普赖斯定律等研究成果探讨并提出了由科学生产率频率分布指标、不同著述水平著者群的著者率和著文率指标和科学著述能力指标所构成的著者科学著述指标。对1949~1985年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著者的应用、比较研究表明(1)该指标能够科学、准确地考察和评价学科著者的科学著述状况;(2)三学科著者的科学著述指标存在明显的差距,图书馆学著者总体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清人著述总目》为例,总结了中国史志目录的传统编法,即利用已有书目,摘取清人著述。分类编纂。指出困难在于难以齐全,难以避免有名无实的书滥入,难以避免以讹传讹。这三个困难一时难以克服,为史志目录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希望引起目录学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古人著述与今不同,无参阅文献之便,无先进设备可用,更少稿酬润笔之利。但是,古人却为我们留下了浩若烟海的历史文献。三更灯火,五更鸡,衣带渐宽人憔悴;古人对著述的执著和迷恋几乎达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古人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和孜孜不倦、终生敬业的治学精神为今日学人树立了榜样。一、古人著述有着深沉强烈的责任感。古人并不把著书立说看作是单纯的学术问题,而是载负着“正纪纲、弘道德”的历史使命,宋儒甚至把著述提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高度①。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著书立说…  相似文献   

19.
高明 《图书馆杂志》2006,25(11):67-70,75
胡缵宗作为明代陇右著名的官员和学者,在官场和学术上多有影响。本文试对其生平和著述作一简要评述。《四库全书总目》中收有六种胡缵宗著述提要,本文对其所收部分胡著提要作一考释。  相似文献   

20.
罗友松 《图书馆》1996,(1):33-35
出版《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是我国文化界一件大事,对弘扬民族文化,开发古典文献资源,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具有深远意义。四库全书存目之书,内容极为广泛,其中有一批思想水平、学术水平很高的著述,或因某些方面违反封建统治者的意愿,被贬入存目;或因妇女著述、或因属科学著作,不为重视,而列入存目。存目书中收有相当数量有关农田水利、医学、考工、类书、地方志等有裨实用之书,值得重视。《四库存目》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