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现代图书馆建筑功能探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沈怡 《河北科技图苑》2001,14(2):14-15,74
现代高新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全面渗透,改变了图书馆的内涵、功能、服务和管理,直接影响到图书馆本身的结构及图书馆建筑,引发了图书馆建筑的一系列变革,现代图书馆建筑必须充分考虑并满足各方面的要求,图书馆界应发挥其在研究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学图书馆建筑的规划与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秀琴 《河北科技图苑》2002,15(5):48-49,67
阐述了大学图书馆建筑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即图书馆建筑在大学中的位置、设计中图书馆和建筑师的配合及综合布线等方面的问题,并阐述了未来图书馆建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建筑功能散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尉伟 《图书馆界》2003,(2):23-25
网络技术的发展,并没有使图书馆建筑的作用日趋减少,而是使图书馆建筑的作用和功能日趋增强。图书馆建筑实际上是图书馆的物化形式,她与图书馆共存亡,是图书馆实现其各种功能的最基本的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建筑的内在特性:文化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我国图书馆建筑的缺陷--缺乏文化品味,提出图书馆建筑文化性这一概念,剖析其深层的内涵,并初步探讨就 其在图书馆建筑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建筑内涵的特征,其建筑应最大限度地体现文化内涵、教育内涵和学术内涵,指出加强高职院校图书馆建筑的内涵,可以提升图书馆发展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全面介绍了天津美术学院新图书馆的建筑特色和功能,并阐述了图书馆的现代化、网络化、文献载体的多样化等对图书馆建筑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7.
论数字图书馆技术下图书馆功能与建筑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不同类型的建筑,建筑信息基础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图书馆建筑是与信息技术关系最为密切的建筑类型之一。数字图书馆技术下图书馆功能与建筑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信息处理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变化;图书馆建筑在布局与面积分配、馆内综合布线系统、家具及其它细微设计上的变化。努力探索并具体分析这些变化,对未来图书馆的建筑与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图书馆建筑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维佳 《图书馆学刊》2004,26(3):63-64,F003
透过图书馆建筑的现状,分析了图书馆建筑的五个发展趋势。从图书馆建筑的规模、位置、功能面积和布局等角度探讨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建筑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的高校图书馆建筑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郄少青  于强 《河北科技图苑》2003,16(1):12-13,41
图书馆建筑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21世纪信息、知识经济时代对图书馆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建筑的设计思想、建筑结构和智能化诸问题。  相似文献   

10.
"数字化生存"时代图书馆建筑设计新理念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论述了“数字化生存”时代对图书馆建筑的新要求,认为现代图书馆建筑的核心问题是灵活性、多功能性和智能化,提出图书馆建筑设计新理念。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理念浅论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论述了21世纪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的新理念,包括以人为本的设计指导思想、图书馆建筑布局的开放性、图书馆建筑的智能化、图书馆建筑的多功能性、图书馆建筑的艺术性、图书馆建筑的绿色环保设计。  相似文献   

12.
台湾图书馆建设及其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李明华 《图书馆论坛》2001,20(1):52-54,19
台湾现代图书馆建筑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色,开放性、多功能、广泛应用新技术;规划设计强调人文与科技相结合,专业馆员参与及图书馆建筑专家的作用。并重视对图书馆建筑理念及信息化网络化挑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自启蒙时代整个欧洲大学兴起以来,不管从象征意义上还是从物理位置上大学图书馆一直处于大学的核心位置。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建筑规模庞大,建筑特点突出.图书馆一直是大学校园的标志性建筑。这些早期的大学图书馆继承了庙宇的风格,但却和它们有着很大差异。与中世纪只有僧侣经常出入的修道院建筑不同,像剑桥大学和都柏林大学Trinity学院这样庄严的研究机构的图书馆既是学习中心,又是西方学者重要的聚集地。  相似文献   

14.
论读者功利目的与图书馆建筑艺术的超距离审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琴 《图书馆》1994,(3):38-41
论读者功利目的与图书馆建筑艺术的超距离审美生琴在众多的文化建筑中,图书馆建筑鉴于其复杂的功能需要,显示了突出的功利性,而图书馆建筑艺术的超距离审美,不仅与其功利性相得益彰,而且与读者的功利目的息息相通。一、图书馆建筑艺术的超距离审美与其功利性相对于超...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驻石家庄高校图书馆馆长2004年年会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图书馆组织,于9月23日至24日在河南省林州市举行。驻石家庄12所高校图书馆的32位馆领导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的主题是:现代图书馆的建筑。围绕其主题,特邀河北经贸大学图书馆馆长吴文广教授作了《赴浙粤高校考察图书馆建筑报告》。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苏州图书馆新馆的建筑园林化,环境高雅化、设施现代化,服务大众化四大特色建设,使图书馆成为吸引市民开展继续教育的殿堂。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篇演讲稿,仅就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的图书馆人员编制、文献资源建设、法制环境建设、图书馆建筑、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工作等五个方面问题进行了论述;最后指出:只要我们和衷共济,必将使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取得更大进展。  相似文献   

18.
人文视野下的图书馆建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人文视野下的图书馆建筑进行了论述。指出在不同的城市和学校,图书馆建筑成为了标志性建筑,成为反映一城一校的文化地标,图书馆建筑也因其深厚的人文内涵而在人们心中永存 并通过广州大学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如何从人文的视野去设计、去建筑图书馆的实践案例,论证了人文视野下的图书馆建筑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9.
文章提出了现代化图书馆在体现建筑美的同时必须重视网络化、数字化建设,重视设施的现代化要求,指出这是21世纪现代化图书馆建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高校图书馆建筑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金娜 《图书馆学刊》2006,28(3):139-140,F0003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标志性建筑,人文精神充溢于这座建筑设计的每一个环节。简要概述人文精神的涵义及在图书馆建筑中的重要意义,认为高校图书馆建筑要将人文精神贯穿于馆舍设计的每个环节,包括馆舍选址、外部环境建设、建筑整体造型、馆舍的内部设计以及个性化服务空间的建设等。并具体阐述了如何在高校图书馆建筑中体现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