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共同举办的“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 ,于 2 0 0 1年 5月 2 6— 3 0日在广州—深圳举行。来自全国十余所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点或基地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以及国内研究马克思哲学的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发言、提问踊跃 ,学术气氛浓厚。学者们就怎样理解马克思理论实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马克思的文本研究、实践哲学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一、马克思哲学的实质和当代价值过去 ,对于马克思的哲学 ,我们是一本教科书、一个体系、一种理解。现在…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复旦大学哲学系及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马克思哲学论坛———“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及其当代意义”全国研讨会于 2 0 0 2年 5月 8日至 12日在上海召开。全国各地的 70多位著名专家学者莅临大会 ,提交论文 40余篇。与会学者围绕本体论问题展开激烈讨论 ,内容涉及对“本体论”概念的界定、马克思的哲学有没有本体论问题以及马克思的哲学中本体论思想对当代哲学研究的意义与价值等一系列关键性的课题 ,并分别提出了各自最新的研究成果。一、关于“本体论”概念的界定问题与会代表…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哲学”与“本体论”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为近来我国哲学界讨论的重要热点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直接影响到对马克思哲学本性的准确理解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合理建构,必将对我国哲学研究产生全面、深远的影响。文章对目前国内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问题的部分讨论文章和著作进行了研究,在概括、整理其他学者观点的基础上,试图对这场讨论加以评述。  相似文献   

4.
该文以对话形式论述了马克思唯物史观新哲学中实践标准与生产力标准的统一关系问题,认为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在唯物史观之外讲实践,忽视生产劳动实践观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模糊了马克思唯物史观新唯物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邓小平用生产力标准深化了实践标准,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又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唯物史观实践论的生产力标准哲学。文章还从主、客体尺度上论述了生产力标准的结构问题。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分别用实践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来称谓新唯物主义哲学,显示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实质或侧重点理解的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其哲学观、自然观和历史观三个基本组成部分之分。马克思的哲学观是“实践唯物主义”。《反杜林论》和与之相一致的《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表达的只是马克思的自然观,它们与马克思哲学的整个体系并没有什么相违背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创新问题,国内学者所提出的新思路、新观点和新的理论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体系之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化”和“非体系化”问题,从两个层面得以展开:(1)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无体系,需要不需要建构一个科学而合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2)如何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科学体系。二是“哲学观之争”。实质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等问题的不同理解,集中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的当代形态的理论表达形式问题上。三是“研究范式之争”。就马克思主义哲学本真精神的理论表述而言,实际上可以归约为“超越”与“反思”两种不同的方式。前者主张反思性建构,纯属一种理性化表述,而后者则主张批判性建构,是一种实践性表述。  相似文献   

7.
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哲学观形成的根本思维方式,它贯穿于马克思整个的哲学理念或哲学观中,由此形成了马克思独特的哲学观——实践哲学观。这种哲学观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并且为理解和解释现代哲学中的各种哲学观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由中南大学承办的“全国高校第 2 1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2年 8月 11日至 16日在湖南长沙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师 110多人参加了这次会议。与会代表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功能以及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实效性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问题哲学的思维需要创新 ,没有创新就没有哲学。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是人类“文明的活的灵魂”。因此 ,2 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要比别的哲学更能透彻地回答和解…  相似文献   

9.
作者在精读了衣俊卿教授的《人道主义批判理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述评》后,从如下方面讨论了斯大林主义与东欧人道主义化的新马克思主义的关系:(1)“斯大林化”时代“斯大林主义”的“要害”和“恶果”;(2)斯大林的“国家社会主义”的“全面异化”与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对之的“人道主义批判”;(3)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哲学观:马克思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人道主义哲学”,绝非“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4)“回到青年马克思”,为实现“国际人道主义”和“自由人联合体”社会而奋斗。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资本论》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联合主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 2 1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2年 4月 2 2— 2 4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高校及科研机构的 15 0多名经济学专家 ,以及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共 2 0多位国外经济学家。会议集中讨论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 ,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 ,新技术革命、经济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当前经济学界关注的问题。一、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哲学的实质是什么?马克思的哲学究竟应冠以什么名称?近几年来,丛大川先生多次著文,认为马克思的哲学是实践的人本主义,并最终在(入本·实践·自由:马克思新哲学观的本质和取向》(戏(哈尔滨师专学报)1997年第2期)一文中作了完整的说明,以“人本、实践、自由”三个概念作为马克思哲学的逻辑基石,从而形成了丛先生的实践人本主义的新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如何评价丛先生的这一新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呢?毫无疑问,与传统教科书体系所构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相比,这一新的观点具有明显的优越之处,因为它克服了传统体系的自然本…  相似文献   

12.
分析哲学的哲学观是一种根本否定哲学的错误的哲学观。这种哲学观集中体现在它“拒斥形而上学”的问题上。通过剖析分析哲学“拒斥形而上学”的种种说教,揭露分析哲学的哲学观的错误实质,肃清分析哲学造成的不良影响,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根本目标是关注现实问题,然而如何关注现实与如何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地在我们的时代“出场”,这是当代学界研究中面临的一个根本问题和焦点.“对话”无疑是一种很好的研究范式,使马克思哲学与当代对话、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话、与中国现实对话.20世纪80年代以后,对话范式作为国内学界的一种主要研究方法,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当代化,无疑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作者在精读了衣俊卿教授的《人道主义批判理论一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述评》后,从如下方面讨论了斯大林主义与东欧人道主义化的新马克思主义的关系:(1)“斯大林化”时代“斯大林主义”的“要害”和“恶果”;(2)斯大林的“国家社会主义”的“全面异化”与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对之的“人道主义批判”;(3)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哲学观:马克思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人道主义哲学”,绝非“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4)“回到青年马克思”,为实现“国际人道主义”和“自由人联合体”社会而奋斗。  相似文献   

15.
杨楹 《三明学院学报》2007,24(3):241-245
马克思将哲学划分为“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两类,突出地表达了马克思走出了“思辨哲学”基地,将现实生活世界作为其哲学的理论视域,并以改变现实生活为价值旨归。文章首先在比较两类哲学中,厘清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实立足点、本质内涵、价值立场以及理论逻辑路径和思维方式等,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紧紧扣住“现实生活”的理论特质;其次从四个层面揭示了现实生活的基本特征,强调“生活”的逻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能不断与时俱进的根据所在;最后强调指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新形态的建构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贯精神与价值原则,以深入剖析当代中国“生活”为关键,方可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由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复旦大学哲学系和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承办的“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教学改革研讨会” ,于 2 0 0 1年 4月中旬在上海召开。此次会议的召开 ,对我国哲学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第一次突破了二级学科的界限 ,在全国范围内邀请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共商发展中国哲学事业的大计 ;它第一次明确地把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作为会议的中心议题 ,并由此展开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与现代西方哲学研究者之间的实质性…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以对话形式论述了马克思唯物史观新哲学中实践标准与生产力标准的统一关系问题 ,认为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在唯物史观之外讲实践 ,忽视生产劳动实践观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 ,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模糊了马克思唯物史观新唯物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邓小平用生产力标准深化了实践标准 ,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又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唯物史观实践论的生产力标准哲学。文章还从主、客体尺度上论述了生产力标准的结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葛兰西从“什么是哲学”这一问题入手,把“实践哲学”看作是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所谓“实践哲学”,就是“一种绝对的创造性活动”。葛兰西以此为基石,一方面批判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物质一无论”与唯心主义哲学观——“精神一无论”;另一方面,批判了对马克思思想起源和组成部分做僵化的研究。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内在统一的,是一种总体的知识。同时,葛兰西也反对庸俗唯物主义和经济唯物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简言之,葛兰西认为“实践哲学”开辟了一种新的哲学观。哲学不是一种理论教条,而是一种历史性的政治实践。哲学不仅描述了这个世界,而在于推翻非人的旧世界,并建立合理化的新世界。  相似文献   

19.
在“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反对马克思主义,这是当代西方的一股社会思潮。作为“新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主要流派,法兰克福学派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领域全面地反对马克思主义,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在哲学自然观上,法兰克福学派继承了卢卡奇等人开创的“新马克思主义”传统,歪曲马克思的自然观,捏造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自然观问题上根本对立的事实,攻击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本文试图通过评析法兰克福  相似文献   

20.
费尔巴哈认为,以黑格尔思辨哲学为代表的整个近代哲学乃至一切形而上学的全部秘密和根本错误都在于颠倒了思维与存在、自我意识与“现实的人”的真实关系。马克思在哲学上超过费尔巴哈的地方在于:第一,在马克思看来,只要现实世界的“自我矛盾”和“自我分裂”没有得到根除,宗教就不可能消亡,传统意义上的哲学或形而上学就不会“终结”,因此,与费尔巴哈仅仅满足于对宗教和思辨哲学本身的批判相反,马克思提出了对颠倒的现实世界本身加以革命性的颠覆和改造的任务;第二,马克思用“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代替黑格尔的“绝对观念的精神活动”作为现实世界的基础,从而摆脱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者仅仅从直观的或纯粹客观的意义上来理解现实世界的根本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