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闽台孙姓     
孙姓起源源头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源头有三:一出自姬姓.周文王第八子卫康叔之后有惠孙,惠孙的孙子武仲,以惠孙的孙作为自己的姓,是为孙姓,武仲为孙姓始祖.二出自芈姓.楚国王室为芈姓.春秋时楚王室后裔孙叔敖因有大功,其子孙便以他的字--孙为姓,所以这支孙姓出自芈姓.三出自妫姓.西周初周武王封舜后裔妫满于陈(今河南准阳),谥陈胡公,陈胡公后裔陈完逃到齐国,改姓田,齐景公赐田完后裔田书孙姓,这支孙姓实出于妫姓.  相似文献   

2.
郑金洪 《寻根》2011,(3):138-141
溯源 魏姓主要来源有二:一是出自姬姓。以邑以国为姓。据《史记.魏世家》等载,周文王第13子毕公高受封于毕(今陕西省西安、咸阳两地之北),至裔孙毕万时被西戎攻灭,奔投晋国,成为晋大夫,因功受封魏邑(今山西芮城县),子孙以邑为氏,  相似文献   

3.
宋全忠  赵航 《寻根》2012,(4):129-132
入闽 陈姓出自妫姓,其始祖为妫满,妫满受封于太吴之墟陈(今河南省淮阳县),建立侯爵陈国。后陈国为楚所灭,妫满后裔便以国为氏,称陈氏,奉妫满为始祖。  相似文献   

4.
郑金洪 《寻根》2013,(1):134-138
康姓主要来源有三:一是出自姬姓,为康叔后裔。《通志·氏族略》载周武王幼弟康叔谥号“康”,其后人以谥号为氏,姓康。二是出自外族。据《汉书》《旧唐书》等记载,古代西域有康居国(在今巴尔咯什湖和成海之间)、康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一带),曾受汉唐管辖,出使来中国的王子和使者中有居留不返者,其后裔就以原国为姓。  相似文献   

5.
郑金洪 《寻根》2010,(2):117-120
何姓溯源何姓主要有两支,一是黄帝时代东夷归夷的一支,以荷为图腾,并在山东菏泽建立何国,后裔以何为姓。二是出自韩姓。周文王孙唐叔虞的十一世孙万封于韩(今陕西韩城南),其后韩氏与赵、魏分晋,俱列为诸侯国。至韩王安为秦所灭,子孙以韩为姓。秦始皇巡狩路过博浪沙,险遭张良组织的刺客刺杀,  相似文献   

6.
陈平民 《寻根》2014,(5):134-138
西周初年,周武王封舜的后裔妫满为陈侯,都宛丘,在今河南淮阳县城东三里。因有颍水出自淮阳县西北,故陈氏以颖川为堂号称颖川陈氏,妫满身后谥“陈胡公”,他是陈氏得姓之祖。陈国历经600年,传20世、23位君主,于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亡于楚国。陈亡后,渭公次子全温(陈胡公21世孙)奔齐,后居于浚仪,别号陈留。渭公长子衍则避难迁阳武户牖(在今河南兰考县东北)定居。陈衍为户牖陈氏始祖。起初几代有人仕于齐为大夫。第7代陈从善仕于秦为上大夫。第10代陈平佐刘邦定霸业,汉惠帝时官拜左丞相。东汉陈蹇,陈衍23世孙。有一年逢灾荒,有个盗贼夜间爬到陈蹇家屋梁上,被陈蹇暗中发现了,他呼喊儿孙起来,并说:“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是也。”贼人听了,惭愧地服罪。这个典故就是成语“梁上君子”的出处。  相似文献   

7.
闽台郭姓     
郑金洪 《寻根》2010,(3):133-136
郭姓渊源古虢国后人《元和姓纂》载:周武王姬发分别封其两位叔叔—姬叔、姬仲于东虢(今河南荥阳东北)、西虢(今陕西宝鸡西),古人以封地为氏,因称虢叔、虢仲。后又建北虢(今三门峡市东南)。东、西、北虢后来分别为郑、秦、晋所灭,其后人乃以虢为氏,古虢与郭同音,虢氏逐渐演变为郭氏。《南安蓬岛郭氏家谱》载:  相似文献   

8.
郑金洪 《寻根》2011,(5):139-141
溯源 翁姓出自姬姓,均为周昭王之后,主要来源有二:一以邑为氏。周昭王妃生庶子姬溢,食采翁山,其子孙以邑为氏。翁溢为翁姓始祖。二以名为姓。周昭王幼子出生时左手有“公”字纹,右手有“羽”字纹,周昭王遂给幼子取名为“翁”,翁的子孙便以翁名为姓。  相似文献   

9.
郑金洪 《寻根》2003,(3):133-135
《左传·襄公廿五年》记载:“昔虞阏父为周陶正,以服事我先王。我先王赖其利器用也,与其神明之后也,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诸陈,以备三恪。”说的是阏父为周的陶正即主管制陶之官,有功得到周文王赏识,把长女大姬下嫁给阏父子胡公为妻,“以备三恪”。恪为客异文,古制灭国不灭祭祀,周武王克殷后,分封虞、夏、殷之后为三恪,封阏父子妫满于陈,建立陈国,都城宛丘(今河南淮阳),以奉虞舜之祀。妫满去世后谥胡公,传至20代公廿三年(前479年)为楚国所灭,子孙遂以国为姓,是为陈姓由来,妫满为陈姓始祖。陈国后裔有的以首任国君妫满谥号胡公为胡姓。此前…  相似文献   

10.
焦姓与焦国     
胡焕英  常军  胡小平 《寻根》2008,(1):123-125
一 焦姓是中国古老的姓氏之一,关于焦姓得姓起源,主要有两处。 1.出自姜姓,上古神农氏后裔,以国为姓。《史记·周本纪》载,周灭商后,“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郦道元在《水经注·河71《注》(卷四)也有“焦国,武王以封神农之后于此”的记载。《史记·正义》引《帝王世纪》云:“神农氏,姜姓也。”由此看来,周初所封者为姜姓焦国。  相似文献   

11.
杨学勇 《寻根》2005,(4):19-22
我们一般所认为的“百家姓”中的诸姓,如赵、钱、孙、李等姓,实质上按姓的本意来说只能叫作“氏”,而不能称为“姓”。姓的成因只有一种,即“女生为姓”(郑樵《通志》)。真正意义上的姓(古姓)是不多的,见于《春秋》的有22个,顾炎武说:“言姓者本于五帝,见于《春秋》者得二十有二。”  相似文献   

12.
琅讶符氏     
符孟标 《寻根》2013,(6):123-127
琅砑(琊琊)符氏源出于鲁国末代君主顷公之后,《元和姓纂》载:“鲁顷公孙公雅,为秦符玺令,因为氏。”虽然符氏得姓于秦朝的咸阳,但“根在琅砑”的理念早在其得姓始祖(姬)雅时业已形成,唐贞观八年《举氏族事件》中更明确记载“沂州琅砑郡六姓有符氏”。  相似文献   

13.
胡文经  胡汇名 《寻根》2007,(3):112-115
清初浙江德清徐、胡、谈、蔡四大姓,胡家有个胡渭,著有《禹贡锥指》,还有个胡会恩,中过榜眼。胡姓是一显赫家族,但延至民初,德清胡姓全族一共二三十户,绝大部分聚居在白羊圩和竹叶蓬(现大友村)务农,只有一家住城里,他们对于家族的历史均不甚了了。  相似文献   

14.
衷氏源流考     
衷鑫恣 《寻根》2020,(1):116-119
“衷”姓是我国比较罕见的姓氏,原本为“哀”。现在主要聚居于福建武夷山市(旧崇安县),江西南昌县、万安县、赣州市,湖北监利县及台湾地区,他处也有零星分布。关于哀氏的概述,郑樵《通志》卷二八载:“哀氏,谥也,未详何王公之谥与。汉有哀章,事王莽。金陵有哀仲,种(梨)。《述异记》宋有哀道训,望出南康东阳。今建州多哀族。”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卷六云:“哀,《后汉书·更始传》:‘王莽使国将哀章守洛阳。’(唐章怀太子)注曰:‘《风俗通》,哀姓出自鲁哀公之后,因谥以为姓’。  相似文献   

15.
江山 《寻根》2012,(3):123-128
檀氏是中国汉族稀有姓氏,据正史记载和考古实物,可上溯商、周之际。清陈廷炜编《姓氏考略》中说:“檀氏望出高平(今属山东济宁)、平卢(今山东淄博淄川区)、清河(今河北清河至山东临清)。”这三个郡望中,以兖州高平檀氏有迹可寻。  相似文献   

16.
郑金洪 《寻根》2008,(6):126-130
洪姓出自炎帝神农之后的共工后代,居住在黄河两岸,黄帝时起其首领就担任治理天下水利之官,被人尊为水神。江西乐平《洪氏家谱》载:“共工官者,共理百工之事也,子孙以官为姓。”洪迈《容斋三笔·共工氏》云:洪氏出于共工氏,本曰共,“后又推本水德之绪加水干左而为洪”。《元和姓纂》亦云:“共工之后,本姓共,后改为洪氏。”共加水为洪有二说:一曰颛项帝时,  相似文献   

17.
中华姓氏大观范世忠自古及今,中国到底有多少姓?至今尚无统一说法。《百家姓》有503个(一说560个);续《百家姓》1852个;明初吴沈编的《千家姓》收有1968个;《新编千家姓》选编了3107个;《中国人名大辞典》里搜集4129个;《中国姓氏大全》姓...  相似文献   

18.
郑金洪 《寻根》2011,(2):138-141
连姓溯源据《姓氏考略》载:"连姓出自黄帝裔孙颛顼的曾孙陆终三子惠连之后。"其后裔就以他的字为姓。《姓氏考略》又载:"楚连尹、连敖,皆官名,以官为氏,望出上党。"上党,秦置郡,今山西沁水以东地区,即连姓上党郡望由来。  相似文献   

19.
郑金洪 《寻根》2012,(6):134-135
溯源 传说古时有位名人杜康,任宰人,即掌管膳食的官.《说文解字》又说:"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秣酒.少康,杜康也."少康是夏朝的第六代国王,居住今河南西部.杜康是已知中国最早姓杜的人,但其后裔世系缺乏文字记载,无从可考.现代杜姓的起源,有典籍记载的主要有二: 一是出自祁姓,为帝尧裔孙刘累之后.帝舜时,尧的儿子丹朱,封于唐(今山西翼城西),子孙在夏、商时任诸侯国君.周成王时,唐国被灭,其封地给成王弟叔虞,原唐国的国君被封于杜城(今陕西西安东南),史称唐杜氏.周宣王时唐杜国国君桓在朝任大夫,人称杜伯,后杜伯受人诬陷被杀,子孙以杜为姓.  相似文献   

20.
江姓的由来     
胡迎建 《寻根》2005,(1):108-110
江姓,汉族百家大姓之一,其源大多来自江国,系从古老的赢姓分出。唐代林宝《元和姓纂》记载:“赢姓颛顼元孙伯益之后,爵封于江,后为楚所灭,以国为氏。”元即玄,颛顼的玄孙即伯益,为赢姓始祖。伯益第三个儿子恩成,约于西周初期受封在“江”地,建立江国。据史料记载,江国在古代兖州与豫州之间,西临道国(在今河南确山县),东与息国毗连(在今河南息县),北接蔡国(在今河南上蔡县),南滨淮水。其地当在今河南正阳县,面积相当于正阳县南半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