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第一个信息窗:分数的意义.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本单元学习分数分类、分数基本性质及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解决有关分数问题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
一 背景与思考 “分数的再认识(二)”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教材学习分数的第二节课,根据分数意义的整体设计,本节课侧重于分数的“测量”理解:从测量的角度体会分数的产生,丰富学生对于分数产生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小数的意义"是小学数学的一节经典课,北师大版教材和人教版教材都安排在四年级下册学习,虽然编排体系不同,但都是在"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我尝试结合两个版本教材的不同编排体系,对这节课重新设计.  相似文献   

4.
红红黄红黄黄蓝蓝蓝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分一分(二)。设计背景:本节课在本单元占重要地位,它是建立分数这个概念的基础知识,在第一课时“分一分(一)的基础上,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本节课“分一分(二)”是对分数意义认识的进一步拓展,分数表示的是整体的一个部分。而这个整体的内涵是丰富的,一个整体即“整体1”,是由许多事物组成的集合。分数更深层的意义是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的数量关系,从而可以用分数来描述现实世界的许多现象,教材中的“试一试”的问题情境就是使学生体验到这一点,而思考题则让学生进…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北京版教材第十册. 一、生活实际引入 师: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认识分数、了解分数.  相似文献   

6.
"分数的意义"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一小节的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习第七册时,已借助操作、直观对分数(基本上是真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会读、写简单的分数.本节课是要在这个基础上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建构分数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徐东玉  陈喻 《贵州教育》2008,(10):25-27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7页~88页.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出自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的大小"单元.这一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与运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知识设计日常生活中的方案.本单元共分3课时,"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8.
朱颖老师"认识周长"这节课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独创性地将"周长的认识"作为一节独立的课来设计 "周长"是小学数学中的传统内容,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往往是把对周长的认识和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合在一起进行.这样就把周长的概念作为一个铺垫,用很短的时间完成,而将重点放在长方形周长公式的推导和应用上.  相似文献   

9.
分数的有关概念是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分数应用题的基础,而分数的意义又是分数概念系统的核心。本节课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知识的第一节课,学习的好坏对后继学习有较大的影响。九义教材将分数的教学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本节课要在学生原有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扩展单位“1”的意义,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教学时要处理好两个阶段的关系,明确教学  相似文献   

10.
一、研究新课标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认真分析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是设计探究活动的前提,而整体设计是探究活动成功的基础.课前,教师应认真研究新课标对一节课的内容要求,分析和掌握教材,为完成本节的教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王素琴 《江西教育》2005,(14):30-31
教学内容:"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11~20各数的读、写,初步认识"十位"和"个位",知道了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个位上的几就表示几个一的基础上进行本节课的教学.以下是甲乙两位老师执教这节常规口算课的教学片段对比设计.  相似文献   

12.
1教材处理 物质的量浓度概念与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其实是两个内容,笔者在处理时将二者进行重组.按我的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的提出与溶液配制属于解决问题层面的问题,而浓度计算则是纯技术层面问题.从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角度分析,二者不可同日而语.因此本节课在提出并理解了物质的量浓度概念后,马上进入溶液配制环节,进行仪器的选择与设计、操作流程的设计等,从而使课堂内容紧张有序并使学生充满期待.而浓度的计算内容则放在后续课中进行.这样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环节:①学习概念(物质的量浓度);②认识新仪器(容量瓶);③探索新方法(配制方法).  相似文献   

13.
唐玲 《教师》2011,(13)
[案例背景]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分数乘法的意义以及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分数乘法应用题中最基本的,不仅分数除法应用题以它为基础,很多复合的分数应用题也是在它的基础上扩展的.因此,掌握这类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对今后进一步学习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数学设计中的困惑与思考 "数的认识(总复习)"是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这节课主要复习正数、负数和整数、自然数、分数、百分数、小数的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15.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设计□林长生张胜山教学内容:第十册《分数的基本性质》。所处地位: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关系以及商不变的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进一步认识分数,是学习分数约分、通分、四则计算的基础。教学目标1.情意目标:渗透普遍性寓...  相似文献   

16.
“一个数乘以分数”说课设计□盖州市教师进修学校张胜山教学内容:第十一册一个数乘以分数之例3、例4。所处地位: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分数乘以整数”、“整数乘以分数”之基础上进行教学,进一步认识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是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应用题的基础。教学...  相似文献   

17.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新世纪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时,是在学生认识直线、射线、线段、角以及平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了让学生认识比较抽象的平面图形.教材安排了很多动手操作活动.这便于学生直观认识平面图形,并积累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18.
本节课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第一章《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的第一课时。“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着力于为学生提供思维的机会,创造刺激学生思维的情景,引导学生从自然科学的方法多角度、多方位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学习、掌握双基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敏捷性和批判性等品质。”本着这种观点,我进行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9.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第一个信息窗:分数的意义。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本单元学习分数分类、分数基本性质及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解决有关分数问题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一、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第一个信息窗:分数的意义。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本单元学习分数分类、分数基本性质及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解决有关分数问题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