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1 毫秒
1.
地理教育专业的改革是当前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仅对地理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中的特色课程的设置进行探讨。本文首先对特色课程进行界定,尔后通过对特色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原则的探讨,得出特色课程的内容体系,最后提出特色课程设置的准备条件,并希望对目前的地理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高校地理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中等学校培养优秀的专业化的地理师资。教育类课程是促进培养目标实现、充分体现师范特色的重要专业课程。然而,多数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仍然存在所占学分比例偏低、重理论轻实践、与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衔接不够等状况。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要求,结合河南大学的实践,探讨了地理科学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优化的依据和原则,并提出了地理科学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的优化方案,以期对其他高校的教育类课程设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课程改革是教师教育改革的关键和突破口,它直接关系到教师培养的质量与规格.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地理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是实现地理师资培养目标的关键.本文结合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意义,通过对地方高校地理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缺失和地理新课程理念的剖析,提出了地理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目标和构想.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创业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入手,介绍了本院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模式的思路和改革的具体措施,探讨了创业教育改革的突破点,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目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进行分析和探讨,客观地分析面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特点,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转变的时代要求方面阐述了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转变的必要性。为了更好地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以期对我国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探讨研究型大学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必要性的基础上,研究了公共计算机教学课程设置的定位和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7.
课程设置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本文围绕电大开放教育本科培养目标,对课程设置从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人文社科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补修课程等方面进行了思考,阐述了电大开放教育课程设置改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二年制师专数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问题,对于教育思想的转变、教育观念的更新以及教育改革,特别是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大学数学教育改革的紧迫性、必然性出发,对大学数学教育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进行了一些探讨,提出了一些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
科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科学教育专业是高师院校为适应新时期基础教育改革及培养综合性人才的需求而新设置的专业。本文以西北师范大学科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及课程设置的构建与实践为例,对高校科学教育专业设置的背景、理念、课程结构等进行了分析,并对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11.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开始在国家级和省级实验区展开 ,3~ 6年级和 7~ 9年级设置综合性的科学课程是这次课程改革的内容之一。高等师范教育必须应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 ,进行相应的专业设置调整。所以 ,在高师设置“科学教育”专业是大势所趋。本文就高师“科学教育”专业本科教学计划提出初步设想 ,以期为该专业的设置作一些准备。  相似文献   

12.
通识教育改革是当前我国大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课程改革是落实通识教育理念的核心。而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应以明确通识教育目标为前提,在此认识基础上,本文探讨了课程结构原则和课程内容原则,并就如何提升通识课的地位、课程开发、实施细节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对河南省部分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教育类基础课程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存在着侧重理论层面,滞后于中学地理新课程的改革,教育实践课程没引起足够的重视;教育类课程设置课时较少,学分比例偏低;学生对新课程改革的认知理解程度不足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高师院校应通过整合教育基础理论课程,增加教师职业技能类课程和教育研究课程,重视教育实习,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新型地理教师。  相似文献   

14.
课程设置是根据培养目标,对学校的教育内容进行确定和划分。本文将从中日两国课程设置比较的角度,分析日本中学地理课程设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基于师范教育科学课程不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忽视"师范性"的现状,本文对高师教育科学课程的设置和课程的实施进行了教学改革研究。主要的方法是:调整课程设置,改编教材,改革课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16.
我国曾经全面学习苏联的地理课程设置和地理教材;改革开放后,又学习、吸收和引进欧美的一些先进课程体系,而对俄罗斯现行的高校地理课程的研究甚少。以北京师范大学和国立莫斯科师范大学为例,通过对中俄两国高校地理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学时、学科特点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以便从中发现我国高校地理教育学科设置的优势及不足,为我国高校地理课程的改革和地理教材编写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宁波大学的实践探索为例,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开展通识教育,构建起具有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本文结合实践对通识教育课程的领域与类型划分进行比较与分析,对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原则、课程申报、审议与更新制度进行说明,并对通识教育课程修读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黄雅凌 《考试周刊》2009,(20):156-157
本文就高职院校设置信息检索课程的必要性,以及如何设置此课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白洁 《淄博师专学报》2006,(4):37-42,67
专业课程结构设置是课程建设的基础。我校地理教育(历史与社会)专业课程的设置结构,在充分借鉴国内师范院校综合文科教育专业课程结构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和人文性的组织原则,设置了通识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等四大模块。这就形成了知识与技能兼顾、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设置特色。  相似文献   

20.
冷燕 《教育教学论坛》2015,(13):125-126
在中国社会快速发展、科学大发展和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教育类课程的设置面临新的一轮改革,专业培养有大幅度的提升和扩展,要求专业培养规格应具备科学理论、方法技能和身心素质,专业课程的设置应拓展夯实基础课,强化专业基础课,精选开发专业课,完善实践课,建设有特色的旅游管理课程,构建跨专业的选修课程体系。本文就地理科学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改革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