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人把教师比喻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有人把教师比喻是海岸上的灯塔,指引茫茫大海上过往的船只;有人把教师比喻是铺路石,为路过的人们铺平道路……而我,宁愿将教师比作播种者--播种文明,播种希望.  相似文献   

2.
有人把教师比作春蚕,一直到死丝方尽;也有人把教师比作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还有人把教师比作园丁,以辛勤的劳动培育祖国的花朵;而我,更愿意把教师比作巍峨的山流动的水。  相似文献   

3.
人们在赞美老师的时候往往把他们比作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但本文作者认为,现代化的教师更应该是一个可持续充电的点火器.点燃学生们理想的火花、道德的火花、智慧的火花……本文作者就如何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提高工作效率,延长工作寿命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有人把教师比做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也有人把教师比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等,同时还认为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有一桶水。那么与此相对应的学生是什么呢?在这种比喻之下的师生观符合现代教育思想吗?其实这些比喻并不恰当,也不完全符合现代教育思想。把教师比喻为蜡烛,虽然是为赞美教师的奉献精神,但是在照明工具丰富多彩、越来越先进的今天,蜡烛本身亮光少,一般是在无电的情况下起辅助作用,如果长期使用,学生易近视。况且,老师也不是只要完全牺牲自己就能把学生照亮的圣人,更不是无任何需…  相似文献   

5.
有的人在谈到教师工作辛苦,赞扬教师具有自我牺牲精神时,用蜡烛作比:“教师好比蜡烛,照亮了别人,熄灭了自已。”我想来想去,总觉得这个比喻不够贴切。诚然,任何比喻都不可能恰到好处,而用这句话来比喻教师工作的全部意义,则是歪曲了教师的形象,更是不准确的。如果把教师比作蜡烛的话,我觉得这支蜡烛不仅能照亮别人,也能照亮自已。在教学工作中,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了解学生的需要,同时  相似文献   

6.
人们以前赞扬教师的时候,总习惯把教师比作照亮别人而燃烧自己的蜡烛。然而,我却在想:在当今社会,究竟还有多少人能赞同这  相似文献   

7.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过,“教师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文明之树的培育者,人类灵魂的设计者。”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李商隐的诗里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句子,人们就常把教师比喻为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认为如果从蜡烛及其燃烧过程来看待教师职业,这种比喻十分贴切。  相似文献   

8.
多少年来,人们总是亲切地把人民教师比作蜡烛,说他们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而教师们也总以此喻为荣,站在三尺讲台上,勤耕不辍,灿烂不已;更有诗人、文学家、评论家把教师的“蜡烛形象”捧上天,  相似文献   

9.
人们常将教师比喻成能照亮他人的蜡烛,用照亮他人却将自己化为灰烬的蜡烛精神点赞教师.这种比喻有一定的道理,这是基于蜡烛燃烧这一物理现象的外在描述.往深里想,这种比喻也很悲凉,教师勤勤恳恳、教书育人,传承了知识、传播了真理,最后自己却变成了灰烬,落得个一无所有.  相似文献   

10.
人们都把教师比作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那么,就让我们看看小米山上这支蜡烛所发出的微弱之光吧。  相似文献   

11.
辛勤的园丁     
有人把老师比作蜡烛,点燃自己照亮别人;有人把老师比作勤劳的小蜜蜂,在花丛中为花朵采蜜;还有人把老师比作太阳,永远放射着耀眼的光芒……而我觉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用到老师身上最恰当。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说法,把教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我却不那么认为。教师的“亮度”即使很大,能为那么多人“照亮”么?孔夫子有弟子三千,即使他是圣人,光焰无穷,估计也很难为那么多人“照亮”。且圣人终有死的一天,他死了之后,谁为那些弟子们“照亮”呢?还得学生们自己为自己“照亮”。  相似文献   

13.
人民教师是非常崇高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有人把教师比作春蚕,是因为他奉献了自己,丰富了别人;有人把老师比作蜡烛,是因为他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相似文献   

14.
人们常把老师比作蜡烛,燃烧自己为学生照亮前程,可蜡烛的火焰也有偏移的时候……  相似文献   

15.
自古以来,人们给教师这个职业赋予很多光环和比喻,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也有人说:"教师是人类文明的工程师。"有人把教师比作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也有人把教师比作辛勤的园丁,把爱播洒给祖国的花朵。这些给孙老师的感觉是:有的虚无缥缈,有的结局惨烈,这都不是孙老师想要的。她身为从教27年的一名教师,有着对教师职业的独到理解,她认为做一名好老师,就应该具备竹子的品质和精神。从此,"做师若竹"就成了她的职业操守和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16.
我愿……     
李旭山 《师道》2002,(4):26
我不愿被人称作蜡烛,只做一次性的能量发挥;我不愿被人称作蜡烛,燃烧了自己却不能点燃别人;我不愿被人称作蜡烛,燃烧之后却换来无动于衷的黑暗;我不愿被称作蜡烛,因我从不相信自己能把别人照亮;我不愿被人称作蜡烛,流着泪去“照亮”别人。我愿激励学生燃烧起来,像原上的野火永不停息;我愿激励学生沸腾起来,就像地下的热泉喷涌不止。  相似文献   

17.
人们常把教师比作燃烧的蜡烛,吐丝的春蚕。“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春蚕到死丝方尽”,20世纪中叶以来,人们已开始从关注学生的生活走向关注教师的生活。教师的生活意义何在?是不是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今天这种说法,正受到挑战。教师生活的全部意义是  相似文献   

18.
有人把教师比作春蚕,说它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要吐出最后一缕丝;有人把教师比作蜡烛,说它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有人把教师比作桥梁,说它把学生引向智慧的彼岸。人生最神圣的行为,就是我们每天在做着的事情,只有真正经历过,才会明白其中的酸甜苦辣。自从参加工作起,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我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我努力拼搏,不懈进取,用实际行动诠释教师这个神圣职业,我要做在太阳底下奔跑的人。  相似文献   

19.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人们常用李商隐的诗句来诠释教师的奉献精神。可我认为教师不仅仅应该是蜡烛,更应该是一把火炬,一把能点燃学生心灵火花的熊熊燃烧的火炬。当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教师这把火炬还要为他们点燃心灯,照亮他们心里那块最灰暗的区域。  相似文献   

20.
有人赞美说,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有人赞美说,教师像春蚕,春蚕到死丝方尽。然而,我却一点也不喜欢这个比喻,觉得这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