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心理学上把已有经验对新课题的影响叫做“迁移”。如果已有的经验能促进新知识技能的掌握,就是正迁移(又叫“助长性迁移”或“熟练迁移”);相反,如果已有的经验阻挠新知识技能的掌握,就是负迁移(又叫“抑制性迁移”或“熟练干扰”).迁移在学习新知、运用新知的过程中作用很大。正迁移能发展学生的智力,负迁移则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怎样在教学中运用迁移规律,克服熟练干扰呢?一、吃透“两头”,弄清迁移成因。迁移的形成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客观原因主要是学习对象(主要是教材知识)内部的共同或相似  相似文献   

2.
已有的知识技能对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总会发生一定的影响,这种现象栽心理学上叫做学习的迁移。迁移包括正迁移和负迁移。已有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技能的学习起积极的促进作用,是正迁移;已有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起消极的妨碍作用,是负迁移。学生学习过程中,一种已有的知识技能对另一种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并不是只有正迁移或只有负迁移,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运用迁移规律的方法有:  相似文献   

3.
人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发生影响,这在心理学上叫做学习迁移。迁移可以分为正移迁和负迁移。如果已经掌握的知识对后面学习新知识产生积极影响,称为正迁移,也简称迁移。例如学生掌握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对于学习小数、分数运算的意义,则有正迁移的效果。如果已经掌握的知识对后面学习新知识产生消极影响,则称为负迁移。例如学生在学习整数时,知道位数多的一个数一定比位数少的一个数大,但在学习小数时,就误以为也是如此,这就是负迁移,也叫干扰。在教学中如  相似文献   

4.
在心理学中,迁移法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从其性质来看大体可分为正迁移、负迁移(干扰),这里我们谈的是正迁移。即已有知识技能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积极影响。学习的迁移观点在我国古代就被认识和提倡,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等。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传授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如果我们把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作为学校教学的主要目标,则学习的迁移就是检验这个目标是否实现的可靠指标。任  相似文献   

5.
本文的“负”与“正” ,是指数学教学中知识的负迁移与正迁移。迁移是指已经学过的知识在新情境中的应用。正迁移表现为旧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促进了新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对新知识的掌握产生积极有利的影响和作用。而负迁移则相反 ,它表现为旧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干扰了新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对新知识的掌握产生消极与不利的影响和作用。  众所周知 ,数学知识的掌握是循序渐进的 ,其系统性和连贯性都很强。通过认识上的正迁移学生能较容易地学会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但在学习中如果经常出现负迁移 ,将会严重影响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难以…  相似文献   

6.
“负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及其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消极影响。表现对新知识的学习起阻碍作用。例如掌握了汉语语法后,在学习英语语法的初期,总是出现用汉语语法去套英语语法的情况,而影响英语语法的掌握,成人写作中出现不少类似情况。过去已有的写作方面的知识、技能在具体写作中不全起促进作用,有时恰恰相反,反而起阻碍干  相似文献   

7.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学习时有一个重要的原理在起作用.此原理称为“学习的迁移”.学习中的“迁移”就是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对学习与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这在教育心理学中分别称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如何在教学中正确运用“迁移”原理对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教学效果与效率将起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心理学》告诉我们:“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前者叫“正迁移”,后者叫“负迁移”。“正迁移”表现为一种已经获得的知识对新知识的学习起促进作用,有利于新知识的掌握。例如,分数的有关知识的掌握对于分式的学习。“负迁移”则相反,表现为过去获得的知识对新知识的学习起阻碍作用。例如,旧知识乘法分配律a(b c)=ab ac对新知识两角和的正  相似文献   

9.
迁移(transfer),作为一个认知心理学的概念,是指在学习新知识时,学习者将以前所掌握的知识、经验迁移运用达到新知识的学习、掌握的一种过程.迁移又可分为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两种,如果旧知识的迁移对新知识的学习起帮助、促进作用,它就是正迁移;反之,如果旧的知识、经验的迁移妨碍了新知识的获得,它就是负迁移,即干扰(interference).迁移属于一种非智力因素范畴,在英语语法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重视迁移规律的影响和作用,科学运用迁移规律,努力实现正迁移,同时减少和防止负迁移,具体应该抓住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10.
所谓迁移,就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新技能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凡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新技能的掌握起积极,促进作用的,叫正迁移;如果起消极的、干扰作用的叫负迁移。比如小学生学了汉语拼音,到中学学习英语时,对英语字母的字形识记,书写格式及拼音方法较易掌握,这就起着正迁移的作用。但两种字母的发音又完全不同,同时,学生在升入中学前已学了五至六年汉语,到中学学习英语时,往往依赖于汉语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英汉常常互相干扰,这就起着负迁移的作用。那么能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是什么?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迁移能力呢?根据本人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现从以下四个方向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11.
迁移规律是教育心理学的一条重要规律.它是指已获得的经验在新的学习情境中的应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对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影响。这种迁移的效果有两种:凡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叫正迁移;凡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消极的干扰作用,叫负迁移。正迁移量越大,意味着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所产生的适应新学习情境的能力越强,越能顺利地运用已获得的经验去掌握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正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广泛迁移而实现的.学习迁移对知识和技能转化为智能有着重要意义.在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运用迁移规律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国际心理学界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结合中学化学教学的实践,对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英语教学中的汉语迁移现象就是指汉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正迁移有利于学生加快对英语的理解,负迁移则妨碍学生对英语的掌握.本文探讨了迁移规律的有关知识并分析了导致正迁移和负迁移形成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掌握新知识较快;而有的学生则理解和掌握新知识较慢,主要原因就是迁移现象在个体身上的表现。迁移在教育心理学上是指已获得的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表现为积极的正迁移,也可表现为消极的负迁移。正迁移的产生不在于对原有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而主要取决于对原概念的延义和与其它范畴的概念的联系是否认识。只有真正掌握和理解原有知识的体系和外延,才能产生正迁移,否则就会干扰新  相似文献   

14.
黎克云 《广西教育》2008,(20):69-69
我们知道,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在已有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和习得态度等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会对新的学习任务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就是学习迁移。按影响的效果分类,学习迁移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表现为原有学习对新学习起促进作用,有利于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负迁移则相反,表现为原有学习对新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分析学生在学习数学某些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中所出现的错误时,不难发现有许多错误是相同的或相类似的。这说明学生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形成和掌握产生了干扰,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负迁移。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上的负迁移是可以防止和消除的。因此,认真研究小学生在学习数学中负迁移的表现和心理原因,在教学中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防止和消除旧知识对学习新知识的干扰,对全面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是很有意义的。一、学生在学习中的负  相似文献   

16.
中国学生外语表达错误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起表达错误的原因 1.母语文化的负迁移 母语文化的迁移现象广泛存在于外语学习的过程之中。根据教育心理学原理,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就外语学习而言,母语对所学外语知识起促进作用,产生积极影响,就叫正迁移,它能帮助学生加快对外语的理解和掌握。如:“ I like English.”这一句,由于汉英语言顺序一致。学生在外语实践中就不会感到困难。相反。母语对所学外语知识起干扰或阻碍作用,产生消极影响,就叫负迁移,又称干扰,它会妨碍学生对外语的理解和掌握。如学生表达“我非常喜欢英语”时,往往把汉语的语法结构完全搬进英语句子中,从而造出“I very like English”这样的句子。  相似文献   

17.
学生已学的知识技能对于新的知识技能有很大的影响,教育心理学称之为“学习的迁移”。迁移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正迁移,表现为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能促进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另一种是负迁移,表现为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干扰了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 学生在学习自然的过程中,负迁移对学习概念和  相似文献   

18.
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和态度对于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从影响的结果来看,如果已掌握的知识对后学的新知识产生积极的影响,称为正迁移,简称迁移;反之,如果已掌握的知识对后学的新知识产生消极影响,则称为负迁移,也称为干扰。学习的迁移还要取决于前后所学知识、技能的相关性(共同因素)和学习主体对学习内容相关性(共同因素)的认识与提炼能力。也就是说,如果前后所学知识、技能等不具有相关性和共同性则迁移无法成立。  相似文献   

19.
所谓负迁移,就是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对于新知识的学习、新技能的形成产生消极的作用和影响,妨碍新的知识、技能的掌握;或者新的知识、技能已经初步掌握,旧的知识、技能对它仍起一定的干扰作用。在教学中,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和基本技能时,常常受负迁移的影响而出现错误。 一、旧知识对新知识的学习有哪些干扰 (一)在领会新知识过程中旧知识的干扰。 1.有些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中,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影响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叫做“迁移”。如果影响是积极的,起促进作用的,叫做“正迁移”;如果影响是消极的,起干扰作用的,则称“负迁移”。中学英语教学中经常出现的负迁移,给教学带来很大危害,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英语教学应自觉地发展正迁移,尽量减少负迁移。  引起负迁移的因素很多,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  一、本族语的干扰  初中生在开始学习英语之前,都经过一段正规的汉语学习,能够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他们已有的汉语知识和学习汉语知识的经验对英语学习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